“自是,我怎敢欺瞒皇上?”她星眸眨眨,竭力去迎接他审视的目光,不让他瞧出倪端。
他似乎相信了,点点头,“那好,我让子忠护送你过去。”
“这?”
见她脸露迟疑之色,他走上前轻轻点住她的鼻子,带着宠溺地轻哄,“他会在山下等你,不会进入寺中。如此,你便可安心与如清住持聊天了。”
“好。”她垂下眸子,点点头。心情却是无比复杂,他这般信我,护我,我却利用他对我的爱,去为另一个男人点灯,这真的合适吗?
感业寺虽处于郊外,但香火旺盛,每日来往的香客络绎不绝,是长安的贵女常去之处。为避免引人注目,谢滢琅一行人乔装改扮,来到了山下。
如清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在门口等候。这几年,感业寺被如清打理得井井有条。回到寺庙,谢滢琅只觉恍如隔世。
师姐妹多年不见,闲聊了一段时间后,谢滢琅便聊起正事,“师姐,我想在感业寺供奉一盏长明灯。”
在皇家寺庙供奉长明灯,价格可不低。在听闻谢滢琅说要为宁月臣所设时,如清大吃一惊,劝说道:“师妹可要想好。你如今身为皇妃,来感业寺为另外一个男子供奉长明灯,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肯定会大发雷霆。”
谢滢琅握住她的手,“师姐,他是为我而死。今日是他的生辰,若连祭祀他的亡魂,祈祷他往生都无法做到,我无地自容。”
见她如此执拗,如清也不好再阻拦。将谢滢琅引入内殿,这里摆设了香案还有笔墨。
谢滢琅在纸上写下“先夫宁月臣,江南杭州人,生猝……”等字眼。笔落,将白纸黑字交由如清。
收下后,两人又来到后院用斋饭,直至午后谢滢琅才动身回宫。
傍晚,李扶渊来到飞镜台。
无人通传,他手中提着一盏灯,眸光萧森,宛如雪夜中的寒芒落在谢滢琅身上,“这是什么,谢滢琅,你已嫁给朕,怎能背着朕去怀念别的男子?”
殿内寂静无声,李扶渊的话仿佛一团烈火,要将这座宫殿燃烧。
闻言,谢滢琅心头原本的愧疚荡然无存,她不卑不亢,站了起来,“你派人监视我?”
“是你先骗朕在先,”李扶渊不再压抑,几乎咆哮起来,他将长明灯砸落在地,袖袍翻飞,鼓荡起无边怒意,“你怎么敢?背着朕跑到感业寺点长明灯,你可曾尊重过你的夫君?”
见皇上盛怒,瓜子勇敢地跪到皇上跟前,“皇上息怒。此事因奴婢而起。因为先生待奴婢恩同再造,所以娘娘感念奴婢一番桃李之情,故而才带奴婢出宫设灯。请皇上责罚奴婢,不要迁怒娘娘。”
此话更点燃他心里那根刺,瓜子叫他想起了,她好像是宁月臣收养的孤儿,谢滢琅将她带在身边,总是会想起那人。未及,李扶渊抬起腿,朝瓜子胸口踢去,“贱婢,你也自身难保。当初朕念你对滢滢一片忠心,才许你进宫。可你倒好,吃里扒外,朕该让你怎么死才好呢?”
眼见李扶渊目露杀意,谢滢琅抱住了瓜子,“皇上,你要杀要剐臣妾绝无怨言。可你若杀了瓜子,臣妾一辈子都不跟你说话。”
青年呵呵一笑,“谢滢琅,你就这般有恃无恐么?既然你们主仆二人不识抬举,那朕便按宫规行事。以下犯上,欺君辱君者,当乱棍打死。来人,将瓜子先押进暴室,听候发落。”
谢滢琅哭了起来,“皇上,瓜子若死,臣妾定会随她一起走。”
李扶渊一愣,宁月臣的死,还有宁家人都因他而死,他若是再沾染瓜子的鲜血,无疑火上浇油。难道他真要冒险,让她记恨一辈子?
“谢滢琅,你好样的。”他眼中有怨,却不敢大开杀戒,终究还是令人将瓜子押走。
“喏。”张子忠在门槛领命,带着两名惊鲵卫将瓜子带下。
望着空荡荡的宫殿,李扶渊深呼吸,“从今日起,没朕的允许,不准你踏出这飞镜台。还有,你若敢自寻短路,朕便拿你爹娘开刀。”
语毕,他便拂袖而去,并留下大量惊鲵卫在殿外把守。
谢滢琅嗤嗤一笑,没想他还是不信任她,居然让别人在背后监视?
翌日,谢滢琅依然坐在案边。侍女们在旁看得干着急,皇上令她们照顾好娘娘,她这样不吃不喝的,万一饿垮了……
直到中午,膳房的人端来几道膳食,有人上前劝道:“娘娘快些用膳吧,填饱了肚子,才能救出瓜子姐姐。”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食盒,将精致缤纷的菜品纷纷呈现在眼前,有芋泥燕窝羹、三鲜猪肉包,有一壶桃花茶,有她最爱吃的枫糖糕,还有青色的炒时蔬。
虽然被禁足了,可李扶渊在吃穿用度上,一如既往地供应。
谢滢琅本来没有胃口,但为了救出瓜子,还是打起精神,令侍女先将包子递过来。
侍女夹了个肉包放入碗中,“这是山上特养的黑猪,肉质比普通的白猪要更有嚼劲,味道也更鲜美呢。”
谢滢琅吃了几口,突然食欲大增,笑道:“这猪肉的口感的确好。”又瞥了那晶莹泛绿的炒时蔬,“把那时蔬也给我端过来。”
侍女拿起筷子,夹了几根绿叶子递给她,“娘娘多吃点。吃饱了才能想出办法。”
谢滢琅点点头,含在蔬菜在口中只觉清爽舒适,不由得多吃了几口。
片刻,忽觉胸胃翻江倒海。谢滢琅的手臂上,脖颈上开始出血,胃部也是翻江倒海的疼痛。
“娘娘?”侍女正舀着芋泥燕窝羹,见状手上一抖,芋泥羹洒落在地。她飞奔到谢滢琅身前,只见娘娘浑身没来由地出血,额间汗水连连,似乎特别痛苦。
“这是怎么了娘娘?”飞镜台的几个侍女吓得围到一起,娘娘要是出了事,她们的命就保不住了。
眼看着情况越来越紧急,其中一人突然颤道:“我们要赶紧禀报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