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认可了李婆子的说法。
这点银子,以他现在的身价,完全不在乎。
他转头对彩云吩咐道:“彩云,你支一笔银子,日后听涛轩所需食材用度,派人直接去外面采买,挑好的来。”
彩云恭敬应道:“是,三爷,奴婢明白了。”
既然三爷发话了,她自然不再计较。
她也知道,以三爷如今的资产,怕是比现在的荣府都富上几倍了。
李婆子闻言,如蒙大赦。
面对贾环的大手笔,她心中也是十分羡慕。
如今整个贾家,真正有本事的,也只有这位三爷啊!
刚处理完食材用度的琐事,这时,一道俏丽的身影步履轻快地走进了听涛轩院子。
是林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
紫鹃脸上带着盈盈笑意,走到贾环面前规规矩矩行了个礼,声音清脆:
“环三爷安好。我们姑娘今日在园子里起了诗社,特命我来请三爷过去,一同聚聚,论诗品茗,不知三爷可得空赏光?”
贾环闻言,略一挑眉。
没想到林黛玉今日会邀请自己,看来是想我了。
他微微一笑,点头道:“回去告诉你家姑娘,我稍后便到。”
紫鹃见他应允,脸上笑意更浓,应了声“是”,便转身回去复命。
……
大观园,藕香榭内。
碧水潺潺,映着亭台倒影,四面清风送来阵阵草木花香。
亭内,林黛玉、薛宝钗、探春、迎春、惜春并李纨等一众姐妹早已聚齐,正说笑闲谈,莺声燕语,其乐融融。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声音皆是一顿,目光齐刷刷望去。
只见贾环身着一袭墨色暗纹锦袍,身姿挺拔,面容俊逸,眉宇间少了几分往日的冷峻锐利,多了几分闲适从容。
气氛只微微一顿,随即便再度活络起来,甚至比先前更加热切。
林黛玉起身相迎,雪青色的裙裾如水波微漾,她望向贾环,唇边不自觉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你来了。”
贾环迎上她的目光,笑容温和:“你邀请,我自然要来。”
贾环一落座,瞬间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
探春笑着让出身边的位置,迎春怯生生的问候,惜春也好奇地眨着眼望他。
如今的贾环,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不仅是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更是这些深闺少女心中好奇崇拜的对象。
此时,薛宝钗款步上前,亲自为贾环倒了一杯新沏的君山银针茶。
她含笑开口,声音温润如春风拂过琴弦:“环兄弟来得正好。我听说,你刚破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拐子案,解救了许多被掳的孩童与百姓,真是功德无量,令人敬佩不已。不妨与我们聊一聊。”
贾环心中微动,薛宝钗果然消息也灵通,而且为人处事十分圆滑,这份周全,确是旁人难及。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薛宝钗。
她今日穿着一件蜜合色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身姿丰腴匀称,肌肤莹润如羊脂美玉。
面容精致,不施过多粉黛,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朱,端庄明艳之中,自有一股雍容华贵的气度。
不愧是十二金钗之首啊。
众姐妹一听这个消息,都惊叹不已,纷纷对贾环流露出关切与钦佩之色。
“环兄弟居然又破大案了,真是英雄!佩服佩服!”
“做了好大一件善事!”
“那伙贼人凶悍吗?危险吗?环兄弟辛苦了……”
赞许之声此起彼伏,皆是发自内心。
这些女孩儿心地纯良,对于这等惩奸除恶、解救无辜之举,自然心怀好感。
林黛玉坐在一旁,手里闲闲地捻着一方素绢,听着众人称赞,唇角亦忍不住微微上扬。
实际上,她素来对官场功名不感兴趣,但此事不同,这是实实在在的善行,何况……做这件事的人是他,她自然由衷地感到高兴。
但很快,她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眉头微微蹙起。
因为她看见薛宝钗如此活跃,言语神态间与贾环似乎颇为熟稔,位置还挨得近,心中没来由地泛起一丝微澜,似有若无的涩意萦绕心头。
她垂下眼睫,目光落在自己纤细的手指上,方才捻着的绢子,不知何时已被无意识地攥紧。
这个薛宝钗,真是讨厌。
李纨见气氛热烈,便笑着拍手道:
“好了好了,称颂环兄弟的话稍后再说,咱们诗社今日可不能忘了正题。人都齐了,这就开始吧?”
众人称善,林黛玉也暂且按下心头莫名的情绪。
由于刚得知了贾环破案立功的事,众人便决定以“将军”为题,限了一炷香的时辰。
众姐妹各自凝神构思起来。
一时间藕香榭内静谧下来,只闻风吹树木的细响。
不多时,香尽诗成。
众姐妹纷纷展示佳作。
林黛玉的诗词空灵缥缈,字字含情。
薛宝钗的浑厚含蓄,沉稳大气。
探春的疏朗开阔,自有格局。
迎春、惜春也各有意趣。
一时间,榭内诗香弥漫,笑语盈盈,气氛融洽热烈。
贾环今日是被请来当个“评判”的,众姐妹也并未指望身为武状元的他能下场作诗。
然而,他的点评却让众人大感意外。
他虽不言辞藻格律,却能精准点出各诗的气韵与内核,言简意赅,直指要害,非有相当的文学造诣不能为。
探春心下惊奇,不由笑着怂恿道:
“三弟点评得如此在行,想必胸中亦有丘壑。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此言一出,众女的目光立刻齐刷刷地聚焦在贾环身上,充满好奇与探究之色。
这位如今在朝堂江湖都声名赫赫、武艺超群的环三爷,难道于诗词一道上,也藏着不为人知的造诣?
“呃……”
贾环愣了一下。
他不确定探春是不是在报复之前自己把她当丫鬟使。
他会点评,不代表他会作诗,他对诗词一道确实不感兴趣,也没花时间研究过。
而且,在红楼这个时代,李白、杜甫等巨擘的诗篇早已流传于世,想当“文抄公”亦是无门。
不过,他也无所谓。
反正他当初中的是武状元,又不是文状元,走的是武道之路。
面对众姐妹期待的目光,贾环想了想,说道:“既然你们想听,我就简单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