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哦哦哦,原来是这个事!”

郭嘉一听,顿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瞬间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拍着胸脯道,

“我当是什么龙潭虎穴要去闯呢,害我一阵心慌。小事一桩!那两支队伍就交给我吧,保管给你调理得明明白白,让他们迅速壮大起来!”

搞阴谋、玩策略、煽风点火,这本就是他的强项,对付些地方豪强和黄巾余部,他自信手到擒来。

见郭嘉答应得如此爽快,江浩也放心不少。

他当即将与这两支暗子联络的暗号、接头人以及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注意事项,详细地告知了郭嘉。

以郭嘉之能,对付那些占山为王的黄巾势力,确实是牛刀小试。

解决了此事,宴席上的气氛更加热烈,众人又闲聊了几句,少不了拿太史慈的“爱恨情仇”打趣一番,直把这位沙场猛将说得面红耳赤,这才尽欢而散。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广饶县城的临时官署前,出现了一个让江浩差点没认出来的身影。

只见太史慈穿着一身崭新的大红锦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胡子也精心修剪过。

脸上带着几分紧张羞涩,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喜气,整个人如同一个即将进入洞房的新郎官,红红火火、板板正正地站到了江浩面前。

“子义,你……你这是?”

江浩上下打量着他,忍俊不禁地问道,“谁教你这么穿的?”

太史慈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他那梳得油光水滑的脑袋,憨憨地答道:

“是奉孝啊,他说提亲就要有个提亲的样子,穿得喜庆些,显得郑重,也显得咱们诚意足。怎么了军师?有什么……问题吗?”

他看着江浩古怪的表情,心里有些打鼓。

一旁,郭嘉双手一摊,做出一个“与我无关”的无辜表情,但眼中闪烁的笑意却出卖了他。

江浩看着太史慈那既期待又忐忑的样子,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动,他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道:

“没事,挺好的,非常喜庆!精神!就这么穿着!”

他今天也特意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深色儒衫,并非为了那小小的葫芦岛,而是出于对太史慈这位爱将的尊重,对他人生大事的重视。

众人集合完毕,便骑马出城,再次来到巨定湖畔。

此时,湖畔的景象更是让众人眼前一亮!

只见三艘高大的斗舰和三艘灵活的艨艟战船,已然停泊在码头边。

与往日肃杀的军容不同,今日这些战船上,处处张灯结彩,船舷两侧挂满了红色的绸缎和灯笼,连船头的撞角上都系着大红绣球,俨然一副迎亲婚船的派头!

旗帜依旧飘扬,但那“刘”、“太史”字大旗旁边,也多了几面象征吉祥喜庆的彩旗。

更令人惊讶的是,为首那艘最大的斗舰甲板上,赫然站立着三个身影。

中间一人,面容敦厚,身着常服却气度不凡,正是刘备!

他左侧,站着一位身着红袍、面如黑炭、环眼圆睁的猛将,正是张飞;

右侧,则是一位同样身着红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英俊将领,乃是赵云!

“云与主公、翼德在此等候多时了。”

赵云率先开口,声音清越,带着淡淡的笑意。

太史慈、江浩等人见状,连忙快步上前,在码头上躬身行礼:

“拜见主公!”

江浩更是故作惊讶,上前一步道:

“玄德公前来,也不知会我等一声,让我等未能远迎,实在是失礼之至!”

其实,昨日派军士快马给刘备送去大黄鱼时,他便已暗中修书一封,将太史慈之事的前因后果详细叙述,并恳请刘备若能抽身,最好能亲临广饶,为太史慈主持这场提亲,以显重视。

他深知,刘备亲自出面,对收拢太史慈这等重将之心,效果远超旁人千言万语。

刘备闻言,立刻领会了江浩的用意,哈哈一笑,上前亲手扶起江浩和太史慈,朗声道:

“惟清说的哪里话!是我来得太早,心急想喝子义的这杯喜酒啊!昨日军士送来那罕见的大黄鱼,又提及子义今日有天大的好事,备岂有不来之礼?此等美事,焉能错过?”

他话语真诚,目光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惟清,子义,你们快来,赶紧开船出发!子义等得急,俺老张都等不急了!”

张飞性子急,哇呀呀地叫着,仿佛是他娶媳妇一般,伸出大手,几乎是把江浩和太史慈“拎”上了船,他那粗豪的笑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郭嘉则围着赵云转了两圈,用羽扇指着赵云身上的红袍,打趣道:

“啧啧啧,子龙,今日真是细节到位啊!

平日里咱们见的都是白袍银枪、潇洒绝伦的赵子龙,今日竟也换上红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今日的主角是你嘞!”

赵云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白皙的脸庞微微泛起红晕,解释道:

“军师说笑了。此乃子义兄的大喜之事,穿白袍终究有些不妥,故而换上了红袍,沾沾喜气。”

他性格严谨,在这种细节上考虑得尤为周到。

“主公!为慈之私事,竟劳动主公日夜奔波,亲自出席,慈……慈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太史慈看着眼前这一幕,鼻子一酸,虎目之中竟泛起泪光。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刘备面前,声音哽咽。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桩私下的情事,竟能让主公主动前来,如此兴师动众地为他撑场面,这份知遇之恩和体恤之情,厚重得让他无以言表。

刘备见状,连忙弯腰,用力将太史慈搀扶起来,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道:

“子义,快快请起!你我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兄弟的终身大事,便是备之大事,何来劳动之说?

今日,我们便是你的娘家人,定要风风光光,为你将这桩良缘定下!”

江浩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自赞叹:

“不愧是‘大汉魅魔’,这收买人心的手段,已臻化境,润物无声啊!

经此一事,子义怕是真要死心塌地,至死方休了。”

而程昱站在稍后位置,看着刘备搀扶太史慈的真挚场景,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他素来多疑,至今仍时常怀疑刘备的仁义是否是刻意伪装。

但此时此刻,看到刘备能为了一员将领的婚事做到如此地步,无论是真心还是手段,都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真乃明主也……”

他心中低语,对刘备的认知,似乎又深了一层。

“吉时已到,启程!”

见众人皆已登船,刘备意气风发地下令道。

霎时间,鼓乐齐鸣,六艘张灯结彩的主力战船,以及后面护卫的八艘走舸快船,组成了一支既显威仪又充满喜庆的船队,扬起风帆,划动船桨,径直朝着湖心的葫芦岛方向驶去。

这支队伍人数虽只有数百,但皆是精锐,更有张飞、赵云、太史慈、高顺这样的万人敌猛将在列,其战力,足以踏平整个葫芦岛。

船行湖上,破开平静的湖面,留下道道涟漪。

不到半个时辰,林木葱郁、水寨依稀的葫芦岛已然在望。

船队在距离水寨一箭之地外缓缓停下。

不需要任何命令,训练有素的军士们立刻在船舷列队,气沉丹田,齐声高呼,声音如同滚雷般传向岛屿:

“大汉皇叔、乐安郡守刘玄德,前来拜会葫芦岛黄岛主!”

“特为帐下广饶县尉东莱太史子义,求娶贵岛黄菲小姐!”

声浪层层叠叠,在广阔的湖面上回荡,惊起了无数水鸟,也清晰地传入了水寨之中。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