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F4再次齐聚图书馆。
昨日晚上,陈启明已经改完了3人的试卷。卷面上,红色的批注与黑色的解题步骤交相辉映,记录着他们思维鏖战的每一道痕迹。
他没有急着公布分数,因为分数在这种级别的测试中,已是最不重要的衡量标准。
“昨晚我看完了。”他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总体结果,比我预期的要好。”
刘利伟立刻挺直了腰板,眼神发亮,像个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
陈启明将第一份试卷推到刘利伟面前,指尖在卷面上轻轻一点。
“数学,物理,满分。”
“耶!”刘利伟一拍大腿,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狂喜。他感觉自己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为这个结果欢呼。
“别急着高兴,”陈启明的话锋一转,“问题出在化学生物上。”
刘利伟的笑容僵了一下。
“化学最后一道有机合成,你的合成路线设计得太大开大合,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保护基,导致副反应无法避免。”陈启明精准地指出问题核心,“生物最后两道遗传题,你在计算连锁互换率时,套用了简化的模型,而题目背景给出的隐性条件,指向的是一个更复杂的非标准模型。”
他总结道:“你的宏观物理思维太强,擅长从整体构建框架,但在微观层面,容易忽略细微变量。这是你需要打磨的地方。”
刘利伟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被指出了不足,但心里却服气得五体投地。这种一针见血的剖析,比任何分数都让他受益匪浅。
坐在对面的林溪,看着他那副又骄傲又吃瘪的复杂表情,嘴角不易察觉地勾了一下,清冷地开口:“恭喜,你的大脑终于从二维生物进化到了2.5维。离三维还有点距离,继续努力。”
“嘿!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刘利伟瞪了她一眼,但那语气,却没什么火气,反而带着点炫耀的意味。
接下来,陈启明将另外两份试卷分别推到了林溪和顾知夏面前。
“你们俩,生物和化学,全对。”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林溪出身医学世家,对生命科学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与严谨。而顾知夏对生化的兴趣,再加上逻辑缜密,处理这类需要一步步严谨推导的题目,正是她的强项。
顾知夏的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悄悄看了一眼陈启明,似乎在寻求肯定。
林溪则显得平静许多,只是轻轻颔首,等待着下文。
“林溪,”陈启明看向她,“你的问题和刘利伟正好相反。数学错了道拓扑题和数论题,物理错了一道电动力学题。你的思维极其严谨精密,如同手术刀,习惯于在清晰的逻辑链条上进行精准切割。这在处理结构明确的生化问题时是无往不利的优势。但拓扑学和数论,需要的往往是突破常规的直觉和跳跃性的联想。”
他接着指向那道电动力学题:“这里也是同理。你完美地处理了所有的矢量微分,甚至连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张量形式都运用得无懈可击,但你忽略了题目背后更宏大的对称性与守恒律。你看到了每一根树木的纹理,却错过了整片电磁森林的布局。”
林溪闻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试卷的错题上轻轻划过。她没有反驳,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恍然。陈启明的话,像一道精准的激光,瞬间照亮了她思维中的盲区。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严谨,在面对这些更宏大、更抽象的理论时,竟然成了一种桎梏。
“至于知夏,”陈启明的目光转向顾知夏,语气变得格外温和,“你的数学和物理,都只错在了最后一步。”
他将顾知夏的卷子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那道复杂的物理建模题。
“你的整个解题过程几乎完美,尤其是在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时的切入点,非常巧妙,比标准答案的思路还要简洁。只是在最后一步的求导上,因为不自信和紧张,出现了一个微小的计算失误,导致结果偏差。”
他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顾知夏,你要相信你的第一直觉。你的天赋和思路,一点都不比他们差。”
这番话,像是一股暖流,瞬间涌入了顾知夏的心田。
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的光芒,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好了,复盘结束。”陈启明将三份试卷收拢,“这次测试,证明了你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冲击国赛决赛的绝对实力。剩下的,就是磨平棱角,形成合力。”
“国决?”三人疑惑的看着他。
这个词像一颗深水炸弹,在三人平静下来的心湖中瞬间引爆。
“对!国决!”
“你们看这些题目,感觉熟悉吧?”
“是不是与九省联考的附加题,有那么一点相似性,只不过没有到这个级别的难度。”
三人沉思,“的确,自己都能有思路做出来。”
“这些题目,就跟我之前说的,都是在这些天教你们的以及学习的知识框架下,出的卷。而这些题目,是我看国决和考研的难题,再依据教材和文献内容改编的。”
图书馆的这个角落,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仿佛凝固了。
“卧……槽?”
刘利伟憋了半天,最终从喉咙里挤出这两个字。他瞪大了眼睛,看看陈启明,又看看自己面前那份写满了自己笔迹的试卷,感觉整个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你的意思是……我们刚刚考了一场‘国决+考研’难度的模拟卷……而且还……还几乎满分?”
林溪那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眸子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她猛地抬起头,直视着陈启明,呼吸都急促了半分。
她瞬间明白了这场测试的真正意义。
“所以,这不仅是一场测试,”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更是一次定位。你用这场考试,让我们都能摸清自己什么水平。”
“正是如此。”陈启明赞许地点了点头。
而顾知夏,她的小手紧紧地攥着,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反复回荡着一个念头:原来……我也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吗?她看着陈启明,那双总是带着些许羞怯的眼眸里,此刻满是璀璨的星光,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倒映着他的身影。
“别高兴得太早,”林溪瞥了一眼旁边已经快要飘起来的刘利伟,习惯性地泼了盆冷水,“你还错了三道题。离‘不挂科’还有点距离。”
“嘿!就不能让我多嘚瑟两分钟吗?”刘利伟不服气地回怼,但脸上那傻笑怎么也藏不住。
他知道,林溪这话听着是打击,其实是在用她的方式,承认了这次成就的含金量。
陈启明看着他们,眼中含笑。
他将顾知夏那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卷子轻轻推回她面前,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说:“现在,还觉得‘国决’这个目标,遥远吗?”
这一次,没有人再提出疑问。
遥远吗?
当他们亲手解开了来自那片最高战场的难题,当那曾经遥不可及的顶峰,已经被他们用笔尖踏足过,所有的不自信和迷茫,都在此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滚烫的野心。
“不远了。”刘利伟咧开嘴,笑容张扬而自信,“简直近在眼前!”
“路线图已经清晰,”林溪推了推眼镜,镜片下的目光锐利如刀,“现在要做的,就是执行。”
顾知夏没有说话,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那份坚定,胜过千言万语。
不过呢,虽然你们题目都做对了,但是呢,每一道题还都有我的标注,这些标注,可以看出你们即使做对了,还是有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以及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题。
今天的任务就是看懂这些标注,继续进一步思考这些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