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吧,兄弟!》第三季的筹备工作已全面驶入快车道,电影化的蓝图、国际化的布局、衍生节目的谨慎规划,每一项都牵动着杜仲基巨大的精力。然而,就在这日理万机的巅峰时期,他却做出了一个在许多人看来“不务正业”甚至“自找麻烦”的决定——他要在“仲基制作”的内部,成立一个面向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 “未来之光”综艺导演训练营。
这个念头的萌生,并非一时兴起。在一次业内高峰论坛上,杜仲基作为压轴嘉宾发言后,被一群满怀憧憬的年轻编导和学生围住。他们急切地提问,眼神中闪烁着对内容的赤诚与对行业的迷茫。他们问技术、问创意、问如何应对平台压力,问题具体而微,却折射出整个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人才断层与培养体系缺失。
当晚,杜仲基在办公室里,翻阅着人力部门提交的招聘报告。简历堆积如山,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但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对综艺制作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和观看层面。一封来自某影视学院学生的邮件更触动了他,信中写道:“杜导,我们学校教的都是几十年前的剧作理论,我们渴望了解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子,但找不到门路。”
“行业的未来,不能只靠几个‘杜仲基’。”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愈发清晰。他意识到,《狂奔吧》的成功,得益于他多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积累的实战经验。而如今,他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行业播下更多的种子。
决策与阻力:为何要做这“赔本买卖”?
当他首次在高层会议上提出这个计划时,意料之中地遇到了阻力。
“杜导,我们现在项目压力这么大,第三季、大电影、国际合作,哪一样不是烧脑烧钱?再分心去做一个不赚钱的培养计划,会不会拖累主业?” 一位负责运营的副总直言不讳。
“是啊,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不能留住还是个问题。万一我们辛苦培养,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岂不是……” 另一人补充道。
甚至有好心的朋友私下劝他:“仲基,你现在是行业标杆,多少双眼睛盯着。办训练营,教得好是应该的,万一教出几个不成器的,或者将来有什么负面,都会算到你头上。何必担这个风险?”
杜仲基耐心地听完所有反对意见,平静却坚定地回应:
“各位,我知道大家的顾虑。这确实是一件投入巨大、短期没有经济回报的事情。但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所有的顶尖团队都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中国综艺的土壤只会越来越贫瘠。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多元的创造力。”
他目光深远:“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和平台的机遇。现在,我们有了些能力和资源,就应该反哺行业,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不是慈善,这是为了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投资’。只有池子里的水活了,大鱼才能游得更远。”
训练营的蓝图:实战、初心与传承
说服团队后,杜仲基亲自勾勒出训练营的独特架构:
1. 名称与宗旨: 定名为“未来之光”,寓意点亮行业未来。宗旨并非培养模仿者,而是 “唤醒创意本能,锤炼实战能力,坚守内容初心”。
2. 极致精英化: 每年一期,面向全国招募学员,名额严格控制在20人以内。选拔标准极其苛刻,不仅看专业背景,更看重对内容的独特理解、强烈的表达欲和不为流俗所染的创造力。
3. 魔鬼课程体系: 摒弃传统理论教学,采用 “沉浸式实战模拟”。课程由杜仲基亲自设计核心模块:
* “解剖《狂奔吧》”:杜仲基带领核心导演组,首次对外彻底拆解节目从创意萌芽到后期剪辑的全过程,甚至展示失败的案例和调整思路,毫无保留。
* “极限策划工作坊”:给定一个主题和极限预算,要求学员在24小时内提交完整的策划案,并接受杜仲基和资深制片人的“毒舌”质询。
* “现场失控模拟”:在模拟场地,人为制造各种突发状况(艺人争执、设备故障、天气突变),考验学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 “价值观抉择”:设置商业利益与内容底线冲突的虚拟场景,让学员进行辩论和抉择,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4. 导师天团: 杜仲基不仅亲自授课,还动用人脉,邀请了国内顶尖的编剧、摄影指导、后期大神乃至心理专家组成导师团,进行专题讲座。
5. 不设绑定,自由飞翔: 训练营不要求学员毕业后必须加入“仲基制作”,杜仲基鼓励他们:“学成之后,去任何需要你们的地方,去创造属于你们的精彩。”
首期开营:点燃星火
经过数月筹备,“未来之光”第一期终于开营。二十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带着紧张和兴奋,走进了“仲基制作”那间着名的会议室。开营第一课,杜仲基没有讲高深的理论,而是分享了自己早年做场记、被投资人拒绝、在片场崩溃大哭的经历。
他说:“今天坐在这里,我不是什么‘金牌导演’,只是一个比你们早入行几年、摔过更多跟头的师兄。我能教你们的,不是成功的捷径,而是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如何守护心里那点对内容最纯粹的热爱。”
训练营的过程艰苦异常,常常彻夜不眠。但学员们眼中燃烧的火焰,让杜仲基和所有导师感到欣慰。他们激烈争论,大胆试错,在一次次“折磨”中飞速成长。
结业时,杜仲基对学员们说:“记住,技术易学,初心难守。无论未来你们走到多高的位置,都不要忘记今天这份想要做出好内容的冲动。行业未来能有多亮,取决于你们每个人能发出多大的光。”
“未来之光”训练营的成功举办,虽然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极大地提升了“仲基制作”和杜仲基本人在行业内的声誉和领导力。它被视为中国综艺行业人才培育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杜仲基用行动证明,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创作者,更是一位有格局、有担当的行业筑路者。这束由他点燃的“未来之光,正悄然照亮中国综艺更广阔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