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正式会面邀请后,杜仲基并没有坐等回复。他知道,对于李辰这样以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常规的会议室谈判或许不足以触动其内心。他需要一种更直接、更能引发共鸣的方式。于是,在发出茶室会面邀请的同时,杜仲基通过中间人,向李辰发出了一个附加的、更为私人的邀请——“辰哥,如果有空,不妨先一起练练?”
地点,约在了李辰常去的一家高端私人健身会所。
当天下午,杜仲基换上一身简洁的运动装,提前到达了健身房。他没有带任何文件,只是安静地在器械区进行着热身。当李辰穿着背心、露出结实肌肉走进来时,看到早已在此等候的杜仲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丝了然和兴趣。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反而让他觉得新鲜。
“杜导,没想到您也好这一口。”李辰笑着打招呼,声音浑厚。
“活动活动,保持状态。”杜仲基擦了擦汗,笑容坦诚,“而且,要想说服‘能力者’,总得先感受一下‘能力者’的日常。”
没有寒暄,没有试探,对话直接从铁器开始。两人并排在卧推架上热身,重量逐渐增加。杜仲基的体型虽不如李辰健硕,但动作标准,核心稳定,显示出长期的锻炼习惯,这让李辰暗自点头。
“杜导,您那个《狂奔吧》的企划书我看了,”李辰一边推着杠铃,气息平稳地开口,“概念很新,野心不小。但说实话,我对这种高强度、不确定性的录制,有点顾虑。毕竟,演员的身体是本钱。”
杜仲基完成一组训练,坐起身,认真地看着李辰:“辰哥,您的顾虑我完全理解。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觉得您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指着周围的器械,“真正的能力,不是在温室里练出来的,而是在对抗和不确定性中激发出来的。我们的节目,不是要消耗您的‘本钱’,而是要向观众展示您这份‘本钱’最真实、最震撼的价值。”
他站起身,引着李辰走到一个模拟障碍攀爬的器械前:“节目中,会有大量这样的环节。它不是表演,是真实的挑战。我们需要一个核心人物,能在这种时候,真正扛起团队,用绝对的实力给大家信心和安全感。这种‘扛得起’的担当感,”杜仲基目光灼灼地看着李辰,“我相信,是任何剧本都给不了您的体验。”
李辰没有说话,只是上手试了试器械,动作流畅有力。
接着,杜仲基又带他来到战绳区。两人各执一根沉重的战绳,开始用力甩动。
“节目的节奏,就像这战绳,”杜仲基在剧烈的运动中提高音量,“有高峰,有低谷,需要持续的爆发力和耐力。团队七个人,就像七股绳,需要拧成一股劲。而能力者,就是这股劲的发力源头!”汗水顺着杜仲基的脸颊滑落,但他的眼神异常明亮,“我们需要您的力量,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那种永不服输、能带动全队的领袖气质!”
高强度的运动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汗水成了最好的沟通语言。李辰能感觉到,杜仲基不是在画饼,而是在真诚地描绘一个需要真刀真枪去拼杀的战场,并且由衷地认为他是这片战场上的关键统帅。
运动结束后,两人靠在器械上休息,喝着功能饮料。
“杜导,”李辰抹了把汗,终于露出了坦诚的笑容,“您很会选地方。在这里谈,比在茶室有感觉多了。”
杜仲基也笑了:“因为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彼此话语里的‘分量’。”
李辰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演员的神秘感固然重要,但一个能被观众真心信赖和依靠的‘真实力量感’,也许更有价值。这个‘能力者’,我接了!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点竞技的意味,“节目里要是有什么体力活,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杜仲基伸出手,与李辰满是汗水的手紧紧一握:“求之不得!要的就是您这股劲儿!”
一场健身房的对谈,用汗水和力量完成了最有力的说服。杜仲基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不仅敲定了李辰的加盟,更提前点燃了《狂奔吧,兄弟!》所需要的热血与拼搏的魂。李辰这头“大黑牛”的加入,为兄弟团注入了最坚实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