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风带着夏末的暖意,卷过漫无边际的针茅,将远处蒙古包的炊烟揉成轻软的云絮。年糕站在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下,爪子轻轻搭在铺着米色亚麻布的桌沿上,耳尖偶尔随着风的节奏动一下,像是在认真分辨空气中每一缕陌生的气息——有青草的涩香,马奶酒的醇甜,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属于人类的低语声。
今天是它的三岁生日,也是它正式卸任“法人猫”的日子。
帐篷里的布置简单却透着用心。墙上挂着几幅巨大的照片,记录着它过去两年的“工作瞬间”:戴着迷你太空头盔对着镜头歪头的模样,爪子搭在键盘上假装打字的憨态,还有第一次穿上定制“太空服”时,因为不习惯而炸毛的可爱样子。照片下方的展台上,放着它曾经用过的小爪子印章、印有它头像的纪念徽章,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盒,里面装着第一份由它“签署”的公益合作协议副本。
“年糕,该换衣服啦。”饲养员小林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捧起它。小林的手上带着淡淡的护手霜味道,是年糕熟悉的气息,从它三个月大被 rescue 回来,这个味道就一直围绕着它。年糕温顺地伏在她怀里,尾巴轻轻勾住她的手腕,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呼噜声,像是在撒娇,又像是在表达不舍。
原本象征“法人猫”身份的银灰色猫头盔被放在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新鲜野花编织而成的花环。小林动作轻柔地将花环戴在年糕的头上,紫色的勿忘我和黄色的小雏菊交织在一起,恰好卡在它两只三角形的耳朵之间,衬得它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愈发明亮。“真好看。”小林忍不住用鼻尖蹭了蹭年糕的额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我们年糕,今天是草原上最漂亮的小寿星。”
年糕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她的手指,湿漉漉的鼻尖蹭得她手心里发痒。
帐篷外传来一阵轻轻的骚动,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年糕好奇地抬起头,顺着帐篷的缝隙往外看——一条猩红色的地毯从帐篷门口一直铺向草原深处,地毯两侧插着五颜六色的小旗,旗面上印着它的卡通形象:戴着花环,踩着小皮鞋,旁边写着“年糕退休快乐”的字样。地毯尽头,停着一辆造型奇特的白色房车,车身上画着漫天星空和一只穿着太空服的小猫,车顶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那是“静音风暴”,是技术团队特意为这次退休仪式改装的移动科普站。
“准备好啦,我们要出发咯。”小林抱着年糕走出帐篷,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微微睁大了眼睛。红毯两侧已经站满了人,有曾经和年糕一起工作过的团队成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还有几位穿着传统蒙古服饰的牧民。看到年糕出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声,有人举起写着“年糕猫生赢家”的灯牌,还有人手里拿着印着它头像的小扇子,轻轻挥动着。
年糕的耳朵竖了起来,有些害羞地往小林怀里缩了缩,爪子紧紧抓住她的衣角。它还记得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的紧张,那时它才一岁,被放在直播架前,面对无数闪烁的灯光和陌生的声音,吓得差点钻到桌子底下。是小林一直陪在它身边,用温柔的声音安抚它,用它最爱的冻干零食转移它的注意力。后来,它慢慢习惯了镜头,习惯了每天对着屏幕前的观众“喵喵”叫,习惯了成为那个被无数人喜欢的“猫主播”“法人猫”。
“别怕,大家都是来送你的。”小林轻轻拍了拍它的背,顺着它的目光看向人群。她看到技术组的老张举着相机,正对着年糕不停地拍照;看到运营组的小王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蛋糕上用奶油画着年糕的样子;还看到粉丝群里的几个小姑娘,正激动地互相拉着对方的胳膊,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通道,小林抱着年糕,一步步踏上红毯。红毯的触感柔软而厚实,踩在上面几乎听不到声音。风把人群的欢呼声吹得忽远忽近,年糕的尾巴却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好奇地左右摇摆。它看到红毯旁边的草地上,放着几个透明的玻璃罩,里面装着一些小小的“太空服模型”——那是团队特意为这次科普展览准备的,缩小版的太空服上,甚至还印着和它身上一样的花纹。
“看,那是你的小太空服。”小林指着玻璃罩,轻声对年糕说。
年糕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在回忆自己第一次穿上太空服的场景。那套太空服是团队花了整整三个月才定制完成的,轻盈又保暖,还带着一个小小的氧气面罩。第一次穿上它的时候,它总觉得身上沉甸甸的,不停地用爪子去挠面罩,直到小林把它抱到窗边,让它看到外面飘落的雪花,它才渐渐安静下来。后来,它穿着那套太空服完成了好几次科普直播,向屏幕前的小朋友们介绍太空知识,告诉他们在太空中需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想到这里,年糕的爪子轻轻动了动,像是在和那些小小的模型打招呼。
红毯的尽头,“静音风暴”的车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温馨的布置。车门口站着一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银色奖牌。看到年糕过来,工作人员笑着蹲下身,将奖牌轻轻挂在它的脖子上。奖牌上刻着一行小字:“授予年糕‘终身荣誉法人猫’称号,感谢其为流浪猫公益及太空科普事业做出的贡献。”
年糕低下头,用鼻子蹭了蹭奖牌,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它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喷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所有人都转过头去,只见两匹骏马正朝着这边跑来,一匹是雪白色的,一匹是棕红色的,它们的鬃毛在风中飘扬,像是两团流动的火焰。骑马的是两位牧民,他们穿着绣着金边的蒙古袍,手里拿着长长的马鞭,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
两匹马渐渐靠近,在红毯旁边停下。白色的那匹低下头,用鼻子轻轻蹭了蹭年糕的花环,像是在表达友好。棕红色的那匹则和白色的马耳鬓厮磨着,发出温柔的嘶鸣声。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笑声,有人拿出手机,对着这一幕不停地拍照,弹幕也在此时瞬间刷屏——
“救命!这画面也太治愈了吧!”
“年糕:退休生活从被马贴贴开始~”
“猫生赢家实锤了!有花环,有红毯,还有马朋友!”
“突然有点羡慕年糕,三岁就退休搞公益,我三岁还在玩泥巴呢。”
“年糕基金冲啊!以后要多帮助流浪猫呀~”
年糕抬起头,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弹幕,尾巴轻轻卷了起来。它记得自己第一次直播的时候,弹幕还只有寥寥几条,大多是“好可爱的小猫”“这是什么直播间”。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它,弹幕渐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屏幕前和它打招呼,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人说,因为看了它的直播,开始关注流浪猫;有人说,因为它,自己的孩子爱上了太空知识;还有人说,每天下班回家看年糕的直播,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那些温暖的话语,那些真诚的喜欢,像是一束束光,照亮了它的“猫生”。
小林轻轻把年糕放在地上,年糕踩着红毯,一步步走向“静音风暴”。它的爪子踩在红毯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脚印,像是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走到车门边,它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向身后的人群。风把小林的声音吹了过来:“年糕,以后要开心呀。”
年糕对着她“喵”了一声,声音温柔而清晰,像是在回答:“我会的。”
它转过身,走进了“静音风暴”。车门缓缓关上,将外面的喧嚣轻轻隔在门外。车厢里的布置简洁而温馨,一侧的货架上放着各种关于流浪猫tNR的资料和太空科普的书籍,另一侧则是一个小小的休息区,铺着柔软的地毯,放着它最喜欢的玩具和窝。车窗是特制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草原,风吹过针茅的样子,两匹马耳鬓厮磨的样子,还有人群中那些带着笑容的脸。
工作人员轻轻摸了摸年糕的头,递给它一小碗冻干。年糕低头吃了起来,耳边传来团队成员们的讨论声——
“年糕基金的第一笔款项已经到账了,下周就可以开始联系流浪猫救助站了。”
“太空服科普展览的场地也已经确定了,下个月在市科技馆开展。”
“我们还可以和学校合作,让孩子们近距离看到那些太空服模型,了解更多知识。”
“还有,粉丝们捐的那些猫粮和猫窝,已经打包好了,明天就可以送到附近的救助站去。”
年糕抬起头,嘴里还嚼着冻干,眼睛却亮晶晶地看着窗外。它知道,虽然自己卸任了“法人猫”,但属于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以后,会有更多的流浪猫因为“年糕基金”而得到帮助,会有更多的孩子因为太空服科普展览而爱上科学。而它,会在草原上,在“静音风暴”里,继续看着这一切,继续被大家爱着。
风从车窗的缝隙里钻进来,带着草原的气息,吹动了年糕头上的花环。它轻轻闭上眼睛,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它的身上,像是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弹幕还在刷屏,有人说:“年糕退休快乐,以后也要常出来营业呀。”
有人说:“希望年糕基金越来越好,帮助更多流浪猫。”
还有人说:“这个退休仪式太有意义了,看得我眼眶都湿了。”
年糕不知道什么是“营业”,也不知道“年糕基金”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它只知道,今天的阳光很好,风很温柔,身边有很多爱它的人,还有两匹愿意和它做朋友的马。
这就够了。
它的“猫生”,因为被爱而完整,因为付出而闪耀。从“法人猫”到公益象征,从镜头前的“猫主播”到草原上的退休小猫,年糕用三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段传奇,在今天,以最温柔的方式,翻开了新的一页。
草原的风还在吹,针茅在阳光下轻轻摇曳,“静音风暴”的车顶太阳能板反射着微光,像是一颗落在草原上的星星。年糕睁开眼睛,看向远处——那里,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