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绮罗坊虽规模不大,还算稳步前行。
和钟素秋一起完善了些细节,水三娘便准备去看看慈孤院的孩子们。
自从她忙着开设工坊以来,倒是有些日子没有去过了。
路上遇见卖糖葫芦的,红彤彤的山楂包裹着一层晶莹的糖衣,她不爱吃,但看着就讨喜,孩子们肯定喜欢。
直接掏钱将所有糖葫芦都包圆了,拎着到了慈孤院。
刚踏入大门,朗朗的读书声顺风飘到她耳边,孩子们正在上课。
将糖葫芦递给了厨娘,让她等会分发给孩子们。
她绕到上课的屋子外,悄悄站在了窗户死角处,见一个个小脑袋都抬得高高的,精神头十足的模样,嘴角没忍住弯了弯。
看到孩子们一切都好,水三娘也就放心了。
虽说有妙书她们照料,本不用她多费心,但她也不能真的全然扔下不管。
只是刚转身没走两步,她居然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三娘,你来啦。”见到她,陶醉脸上带着笑意,温和地对着她颔首。
“你怎么会在这?”看着他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水三娘被他这平淡的反应噎了一下,才蹙眉问道。
陶醉抬手做了请坐的手势,水三娘顺势在石凳上坐下。
这一坐下她才发觉,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小片清脆的竹林,风一吹还簌簌作响。
她暗自腹诽,陶醉这家伙还真是,做事总是莫名其妙的。
她先前还以为陶醉想开了之后要流浪天涯了呢,没成想他居然不声不响窝到了慈孤院来。
前些日子,好像灰髯给她提过一嘴,说是慈孤院来了新妖精。
她当时正在忙工坊的事,也没在意,让灰髯自己做主了,也没想过来的居然是陶醉。
陶醉递了杯热茶给她,才缓缓解释道:“我前几日路过这里,想着慈孤院是你开办的,便想进来瞧瞧。”
“然后你就被这里的孩子打动,舍不得走了?”水三娘接过茶,顺着他的话打趣道。
陶醉笑着点头,“确实如此。”
他前些日子,本就是漫无目的,走到哪儿算哪儿。
直到那日,看到慈孤院的孩子们正在跟着夫子读书,,满眼都是认真。
那一刻,他忽然有了想法,或许他可以留下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他成了孩子们的武师傅,白日里教他们练些强身健体的武艺,闲时便带着他们吹笛子。
这让他感受了久违的宁静,看着孩子们纯粹的笑脸,一声声的陶夫子叫得他心软,他竟也慢慢找到了他活在这个世间的意义。
至于那些毫无乐感、能把调子吹到天边,怎么也纠正不回来的孩子,他被气到想发火,但又发出来的那种憋屈时刻,他选择性的遗忘了。
水三娘看着陶醉确实比当初有生气多了,她就说,陶醉一个人待在山里不行,他又不是那种为了一心修炼不闻窗外事的妖精,还得出走走。
现在看来,陶醉还是很适合来当夫子,学问不差、性格温和,还身怀武艺,方方面面都挑不出毛病来。
两人也没有什么旧要叙,在陷入相顾无言的尴尬之前,水三娘选择结束话题告辞。
灰髯找到她,给她汇报了慈孤院里的近况,一切都平稳进行着,并无什么大事发生。
水三娘却有些好奇,往日她一过来,妙书总会叽叽喳喳地跟她讲孩子们的日常。
哪个孩子最可爱、哪个孩子最淘气,可今日她都来了这么久了,都没见到那丫头。
灰髯叹了口气,面色有些不好道:“正要告诉您呢,前几日我们在慈孤院门外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妙书正在学着怎么照顾小婴儿呢。”
水三娘闻言也沉默了,这样的事很常见,女婴在一些人家看来是无用的,甚至是拖累。
她忍不住想:自己开这慈孤院究竟是救了那些女婴,让她们不至于悄无声息的死在某个角落,还是加剧了抛弃行为,毕竟有人会觉得,送到慈孤院就饿不死,为什么不扔呢?
这样的念头也只在那脑海里过了一瞬就放下了,千百年烙印在人们骨子的观念,她没本事改变,只能尽自己所能,救下她能看见的女孩,问心无愧就好。
“她能照顾好吗?”在水三娘的的印象中,妙书自己年纪也不大,“日后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她不得不提醒灰髯,不用把太多的事放在妙书身上,他们现在也不缺人手。
灰髯连忙解释:“我也怕妙书照顾不好反而造孽,是陆离也在,主要是她在照顾,妙书正跟着学呢。”
听到陆离也在,水三娘点头,这她就放心了多了。
陆离本是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们怨气所化的灵。
最初,她总是飘荡在人间,偷偷窥视那些有孩子的人家。
她本身对孩子没有恶意,但总是吓得人家鸡犬不宁。
后来日子久了,她慢慢能控制住本能,便在崂山安了家,还时不时下山逗弄孩童。
听说水三娘这里有许多无家可归的孩子,没等水三娘开口,她自己就主动来了慈孤院。
等水三娘见到她们的时候,陆离正抱着个襁褓哄着孩子,她一副年轻妇人的模样,一身青衣,估计是照顾孩子不方便,浑身上下没有一件首饰。
妙书也在一旁眼热,时不时碰一下婴儿的脸蛋。见到水三娘来了,妙书惊喜道:“姑娘。”
陆离也望了过来,对她点了点头。
水三娘走近看向襁褓里的小婴儿,肉嘟嘟的小脸很是红润,正咧嘴笑着,嘴里一颗牙都没有。
她轻轻摸了一下婴儿稀疏的头顶,毛茸茸的,手感很不错。
看着陆离疼爱的神情,水三娘问:“这漂亮的小家伙取名字了吗?”
陆离摇头,伸出食指放进小家伙总在抓挠的小手里,“我们是想着,还是请三娘你来取更好。”
水三娘却苦着脸,“我哪里会取什么好听的名字?”
突然担此重任,她也不想敷衍了事。
注视着榻上已然睡熟的小小身影,她托着腮冥思苦想了半晌。
“念安!”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眼前一亮。
这名字好,从她在慈孤院门口被捡到,人生就已然不同,往后会有很多人惦念她,而“安”字则是,希望她平安顺遂,往后能在慈孤院安稳长大,一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