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狂热浪潮席卷大地,一所中学的空地上,焚书坑烈焰熊熊,“毒草小说”在火中蜷曲成灰。红卫兵苏卫红,曾用名苏璎,正奉命看守焚书现场,年轻的脸上满是时代赋予的激昂,眼神却藏着一丝未被磨灭的懵懂。
她在书堆里翻找时,指尖触到一本破旧抄本——《离魂传》。翻开书页,清说书人翠娘记录的跨时空离魂故事,瞬间攫住了她的心。在文化禁锢的年代,这细腻的轮回情感,像一束光照进她心底。她悄悄将抄本塞进衣襟,却被身后的教师沈砚撞个正着。
沈砚本是热爱文化的人,却在动荡中被恐惧裹挟,终日谨小慎微。“你在干什么?”他声音发颤,像寒风中的枯叶。苏卫红眼眶泛红,哀求道:“老师,这书很有趣,我只想留着看。”
沈砚内心翻涌:同情苏卫红的天真,更怕这“错误”牵连自己。最终,恐惧压过恻隐,他突然高声喊道:“这是封建轮回论!是思想毒药!”声音在空旷校园里回荡,惊来了其他红卫兵。
红卫兵们围上来,眼神凶狠如饿狼。“交出来!”一人厉声喝道。苏卫红紧紧抱着抄本,倔强地摇头:“这是好书,不能烧!”可她的反抗终究徒劳,抄本被夺走,扔进焚书坑。火焰瞬间吞噬纸张,“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抄本在痛苦呻吟。
苏卫红看着灰烬,眼神空洞。她突然转身,疯了似的跑出校园,任凭沈砚在身后呼喊,却被其他红卫兵拦住。一路狂奔到钱塘江畔,江水咆哮着,她喃喃自语:“这世界容不下一点美好……”随后纵身跃入江中,只留下一圈涟漪,很快消散无踪。
沈砚得知消息,懊悔如刀绞。他整日沉浸在自责中,教学无法继续。向校领导坦白后,领导虽劝他宽心,他却无法原谅自己。从此,他暗下决心,要保护那些濒临毁灭的文化。
经人指点,沈砚找到城郊一位老藏书家。破旧小院的地下室里,堆满了古籍抄本。他向老人讲述苏卫红的故事,老人深受触动,递给他几本轮回文化相关的书籍:“小心保管,别被发现。”
此后,沈砚冒着风险收集资料,可局势愈发紧张。一次大规模搜查中,他的藏书被搜出,尽数投入火海。看着书籍化为灰烬,沈砚泪流满面,却没放弃——他开始在昏暗灯光下,凭记忆记录读过的内容,指尖酸痛也不停歇。他坚信,文明终有重焕生机的一天。
后来,沈砚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两人并肩作战,在危险中收集、保护文化资料,哪怕多次濒临暴露,也从未退缩。
终于,疯狂的年代落幕。沈砚与年轻人保存的资料,成了研究那个时代文化的重要依据。站在阳光下,沈砚望着手中的记录本,仿佛看到了苏卫红的笑容——他知道,他们共同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