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十块厚重狰狞的重型炮盾成功加装到试制的“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上,那冷峻的倾斜造型与巨炮的威猛身姿相得益彰,引得瓦窑堡兵工厂上下纷纷前来围观,啧啧称奇。披甲的巨炮静卧在厂房深处,仿佛一头收敛了爪牙、却更显危险的钢铁凶兽,无形中提振着所有人的信心。
然而,林烽深知,信心不能只建立在视觉和心理感受上,必须经过最严苛、最真实的检验。那块倾注了心血的炮盾,究竟能否在鬼子那恶名昭彰的47毫米反坦克炮面前,真正护住“战争之神”的周全?这需要实打实的测试数据来说话!
“光看着结实不行,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林烽在技术讨论会上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必须用鬼子同型号的炮,同样的穿甲弹,在实战距离上,真枪实弹地打一次!”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一些老师傅倒吸一口凉气。
王老铁首先表示担忧:“厂长,咱们好不容易才造出这么一块好盾,万一……万一没顶住,打穿了,岂不是……”
李德顺也眉头紧锁:“是啊,而且用咱们试制的炮架和炮盾做靶子,风险太大,万一损伤了核心部件……”
就连牛大力也有些犹豫:“厂长,要不……咱们找个厚点的废钢锭试试?这宝贝疙瘩,要是打坏了,俺老牛第一个心疼!”
林烽理解大家的顾虑,但他态度异常坚决:“同志们,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是,模拟终究是模拟,废钢锭和咱们精心热处理、特定结构的钨合金炮盾完全不同!只有用真实的敌人武器,在真实可能交战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我们得到的结论才可靠!这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一块盾牌,更是为了将来使用这门炮的炮兵战士们的生命负责!哪怕……哪怕真的打坏了,暴露了问题,我们也来得及改进!这好过在战场上,用战士的鲜血去验证!”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更何况,我对我们的设计,对我们的钨合金钢,有信心!”
苏婉率先表态支持:“我同意林厂长的意见。科学的结论来自于严格的试验。我们必须知道这块盾牌的极限在哪里。”
老张推了推眼镜,也点了点头:“高风险,高回报。获取一手防护数据,价值巨大。”
意见统一后,整个兵工厂立刻行动起来。前线部队想方设法,甚至付出了一定代价,才将一门缴获的、还算完好的日军94式(注:此处沿用常见的47mm反坦克炮型号说法,与之前提到的“新型”并不矛盾,可视为同系列或情报细化)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十几发宝贵的穿甲弹,秘密运回了瓦窑堡。
测试场地选在兵工厂后山一个极其偏僻、四面环山的山谷里,确保安全和保密。那门披挂着首块测试炮盾的“41式”榴弹炮被牢牢固定在一个模拟炮兵阵地的坚实土台上,炮口指向空无一人的山壁,而那面15毫米厚、倾斜30度的钨合金炮盾,则正对着山谷入口方向,等待着命运的审判。那门缴获的94式反坦克炮,则被设置在500米外,这是这种火炮能够有效精确射击的典型距离。
测试当天,山谷里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所有非必要人员都被清场,只留下林烽、苏婉、老张、王老铁、李德顺、牛大力等核心成员,以及负责操作反坦克炮的几名最有经验的炮手(由沈泉挑选的警卫排老兵临时客串)。
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草丛的沙沙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五百米外那个小小的炮口,以及更近处那面在阳光下泛着幽冷青光的倾斜盾牌上。
牛大力不停地搓着手,在原地踱步,嘴里念念叨叨:“老天保佑,可一定得顶住啊……俺还指望它以后轰鬼子碉堡呢……”
王老铁更是紧张得额头冒汗,眼睛死死盯着那块他亲手参与锻造的盾牌,仿佛想用眼神给它再加持一层防护。
李德顺则拿着本子和笔,准备记录撞击的瞬间和后续检查结果。
苏婉站在林烽身边,虽然面色平静,但微微攥紧的拳头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唯有林烽,站在观测位置,举着望远镜,神色异常沉稳,只有那微微抿紧的嘴唇,显露出他并非全然放松。
“反坦克炮准备完毕!”负责指挥射击的沈泉高声报告。
林烽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目标,敌方火炮炮盾中心区域!一发穿甲弹!装填!”
“装填完毕!”炮手利落地将一枚黄澄澄的47毫米穿甲弹塞进炮膛。
“瞄准完毕!”
“射击!”
随着林烽一声令下,炮手猛地拉动了击发绳!
“咚——咻!”
94式反坦克炮炮口猛地喷出一团炽热的火焰和浓烟,一声尖锐刺耳的呼啸声撕裂了山谷的宁静,炮弹以极高的初速脱膛而出,直奔五百米外的炮盾而去!
这一刻,时间仿佛被拉长。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提到了嗓子眼。牛大力甚至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望远镜的视野中,那发代表着死亡和穿透的穿甲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几乎笔直的弹道,下一瞬,便狠狠地撞在了那面倾斜的厚重盾牌之上!
“铛!!!!!!!!!”
一声极其尖锐、洪亮、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巨响猛然炸开,仿佛两座巨钟以最大的力量对撞!声音在山谷中反复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甚至能感受到脚下地面传来的轻微震动!
撞击点上,瞬间爆起一团耀眼的火星,如同铁匠铺里最猛烈的锻打!肉眼可见的冲击波气流向四周扩散,卷起地上的尘土。
所有人的心都随着这声巨响猛地一沉!
“怎么样了?打穿了吗?”牛大力第一个吼了出来,急不可耐地踮起脚尖张望。
烟尘和火星稍散,望远镜里,那面炮盾依然矗立在那里!似乎……没有被直接洞穿的迹象!
“没有击穿!目测没有击穿!”沈泉率先高声报告,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
“快!快过去看看!”王老铁已经按捺不住,第一个朝着炮位冲了过去。林烽等人也立刻跟上。
众人几乎是跑着来到炮盾前。凑近了看,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刚才那惊天一击留下的痕迹。
在炮盾正中央,一个触目惊心的凹坑赫然在目!凹坑周围是放射状的细微裂纹和白印,那是巨大动能瞬间释放留下的烙印。凹坑最深的地方,明显向内凹陷,边缘的金属因为极度挤压而微微翘起。
李德顺立刻拿出深度尺,小心翼翼地测量起来。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的动作。
“……凹坑最深处,5毫米!”李德顺报出了精确数字,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弹头没有穿透!被成功挡住了!”
“万岁!”牛大力第一个跳了起来,兴奋地一拳捶在旁边沈泉的肩膀上,“老沈!看见没!挡住了!鬼子的铁花生米没啃动!”
沈泉也难得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揉了揉肩膀:“看见了!好家伙,这动静,刚才可真吓死我了!”
王老铁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那凹坑周围的金属,喃喃道:“顶住了……真的顶住了……咱这钢……没白费劲啊!”
林烽仔细检查着弹着点,尤其是那倾斜的角度。他注意到,弹着点并非完全垂直撞击,而是因为30度的倾角,明显有向上滑移的痕迹,在盾牌表面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刮痕,这正是设计中所追求的跳弹效应的体现!虽然这次撞击角度和弹头特性未能形成完全跳弹,但倾斜设计无疑极大地消耗了炮弹的垂直穿透能量。
“完美!”林烽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而又自豪的笑容,“设计完全成功!倾斜装甲的效果显现了!我们的钨合金钢,经受住了考验!”
苏婉也仔细查看了损伤,惊叹道:“只在表面留下了5毫米的永久凹痕,背面的变形微乎其微!这防护性能,远超预期!”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传回兵工厂主区,等待结果的人们瞬间沸腾了!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这块能够硬撼鬼子47毫米穿甲弹的盾牌,其意义丝毫不亚于那门巨炮本身!它意味着,八路军的炮兵,在未来面对日军直射火力的威胁时,将拥有前所未有的生存保障!
后续,林烽又安排了对同一块炮盾不同位置、以及另外几块新炮盾进行了多次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重复测试,结果都 consistently 表明:在500米及更远距离上,日军94式47毫米反坦克炮的穿甲弹,无法有效击穿这块15毫米厚、30度倾角的钨合金重型炮盾!
有了如此确凿无疑的测试数据支撑,林烽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从即日起,‘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及所有后续量产型号,将这款重型炮盾作为标准配置!每一门出厂的榴弹炮,都必须披挂上这身‘重甲’!”
车间的生产计划立刻进行了调整,炮盾的制造被提升到与炮管、炮架同等重要的优先级。锻造车间炉火日夜不息,机械加工组加班加点,一块块闪烁着冷峻青光的厚重盾牌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等待着与它们即将守护的“战争之神”合体。
山谷中那声震耳欲聋的撞击巨响和盾牌上那清晰的5毫米凹痕,如同最有力的宣言,宣告了八路军在重武器防护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面用智慧与坚韧锻造的盾牌,不仅守护着火炮,更守护着所有军工战士和未来炮兵们的信心与希望。当披挂着这身“铁甲”的“战争之神”最终怒吼着冲向战场时,必将在日寇的“坚盾”上,砸出远比5毫米深刻千百倍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