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仁是极深的墨色,此刻正沉静地望过来,目光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仿佛能穿透人心。可在那锐利之下,姜袅袅却莫名捕捉到了一丝淡淡,却挥之不去的忧伤情绪,如同深潭底部泛起的微澜。
那面具实在过于狰狞可怖,青面獠牙的造型在日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姜袅袅猝不及防之下,被惊得微微一颤,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纤手按住了心口。
徐九见状,连忙解释道:“娘娘莫惊。此乃末将麾下悍卒,此前作战时面部受了重伤,甚为骇人,故而以面具遮掩。这些都是此次北征立下战功的儿郎,陛下恩典,欲在庆功宴前先行召见,以便论功行赏。”
姜袅袅闻言,惊魂稍定,脸上重新漾开温婉的笑意,只是眼角的余光仍忍不住瞥向那双过于引人注目的眼睛。
她柔声道:“原来如此。诸位皆是有功之臣,陛下正在等候,快些前去觐见吧,莫要耽搁了。”
他们临走时,姜袅袅再次掠过那个沉默的覆面身影,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涟漪。
*
“袅袅,听说你方才去寻我了?”
李玄稷的声音自殿外传来,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
他从当值太监口中得知姜袅袅曾去寻他,便匆匆处理完手头政务,立刻赶了回来。
一进内殿,他便瞧见那抹令他心心念念的身影,当即上前,不由分说地将人揽入怀中,下巴亲昵地抵在她散发着幽香的发顶,整个人的重量仿佛都要依靠在她身上,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与讨好:“不生气了,好不好?”
姜袅袅被他紧紧抱着,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热和疲惫,原本强装的那点冷硬,在他这般姿态下,也渐渐维持不住。
她微微别开脸,语气里却还残留着委屈:“我生气有什么用?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想法。”
李玄稷听出她语气中的松动,心中微喜,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落下轻柔的一吻,如同安抚炸毛的猫儿。“我怎会不在乎?”他低声叹息。
他这几日并非毫无作为。
阿满失踪多年,搜寻无果,但他费尽心思,终于寻得一个与阿满身形年纪相仿,且容貌有几分相似的少年。
他已决意让此人假扮阿满,与姜袅袅见上一面,以慰她思念之苦。他已反复叮嘱那替身,届时务必谨言慎行,尤其不可与姜袅袅深入谈及过往细节,想来应当能蒙混过关。
心中计议已定,他捧起姜袅袅的脸,望进她那双依旧带着些许不满的明眸:“袅袅,我答应你,让你见阿满。”
姜袅袅闻言,眼中瞬间发出惊喜的光芒,几乎不敢相信。
然而李玄稷紧接着又道,语气微沉:“但你需答应我,见他之时,不可与他过于亲近,更不可与他叙话太久。”
姜袅袅此刻满心都是即将见到阿满的喜悦,对于这略显古怪的要求虽有一丝疑惑,却也来不及深思,连忙点头应承:“好,我都听你的,只要让我见他一面便好。”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相对无言的三人。
姜袅袅凝望着眼前这张与李玄稷有五六分相似,却明显更显稚嫩的面容,又下意识地侧首看向身侧的李玄稷。
像,确实是像的,可不知为何,与她记忆中那个粘着她撒娇,眉眼灵动的小阿满相比,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袅袅。”那人开口唤她,声音刻意放得低沉。
这一声呼唤,却让姜袅袅心头莫名一滞,涌陌生与不适。她微微蹙起秀眉,美眸中带着审视与不确定,轻声问道:“你当真是阿满?”
“是。”对方的回答简洁有力,目光却避开了她探寻的视线。
“但是……”姜袅袅还想说些什么。
但不等她问出口,那人却抢先一步,用冷漠疏离的语气说道:“袅袅,我如今过得很好。若没有其他要紧事,往后,便不必再相见了吧。”
姜袅袅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纤长的睫毛剧烈颤抖起来,眼眶瞬间便红了,盈满了摇摇欲坠的泪水。
她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哽咽与急切:“阿满你是不是在怪我?怪我当年让你一个人出宫?”
面对她带着哭腔的质问,那人只是沉默地站着,垂着眼眸,紧抿着唇,不再给予任何回应。
这死寂般的沉默,比任何指责都更让姜袅袅心痛。
最后一丝力气仿佛被抽空,她双腿一软,纤弱的身躯向后倒去,落入一直静立旁观的李玄稷的怀抱中。
她将脸深深埋进他坚实的胸膛,压抑许久的悲伤与委屈终于决堤,化作颤抖与滚烫的泪水,瞬间浸湿了他的前襟。
而那个顶着“阿满”之名的身影,在完成这冷酷的告别后,竟是毫不犹豫地转身,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没有丝毫留恋,只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的光影里。
李玄稷将怀中颤抖呜咽的娇躯拥得更紧了些,下颌轻轻抵在她散发着幽香的发顶。
他垂下眼眸,遮掩住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满意神色。
他疼惜地,一遍遍亲吻着她的发丝,动作轻柔,宽厚的手掌在她单薄的背脊上一下下缓慢地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