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甜蜜滋味
清晨,李来是被窗外呼啸的北风吵醒的。他起身关窗,发现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
“爸爸,今天好冷啊!”小来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像只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地走进客厅。
“因为今天是立冬啊。”李来把热牛奶递给女儿,“从今天开始,就正式进入冬天了。”
小来好奇地眨着眼睛:“立冬是什么?”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李来耐心解释,“就像春天的立春、夏天的立夏一样。从今天起,天气会越来越冷,我们要开始注意保暖了。”
“那立冬要做什么呢?”小来捧着温热的牛奶杯问。
“在北方,立冬要吃饺子;在南方,有些地方会吃鸡鸭鱼肉进补。”李来笑着说,“不过你们学校今天肯定有特别的活动。”
提到学校,小来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张通知单:“爸爸你看!王老师说今天学校要举办立冬美食节!”
通知单上画着可爱的雪人和热气腾腾的食物图案,写着:“亲爱的家长,今日立冬,我校将举办‘温暖立冬’主题活动。孩子们将亲手制作并品尝冬季美食,感受传统文化。”
“太棒了!”小来兴奋地手舞足蹈,“王老师说我们要做麻辣烫和冰糖葫芦!”
李来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麻辣烫和冰糖葫芦,这组合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送小来上学的路上,北风呼啸,但阳光很好。路边的梧桐树已经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干在蓝天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爸爸,为什么立冬要吃这些东西呀?”小来牵着爸爸的手问。
“麻辣烫可以暖身,冰糖葫芦是冬天的特色零食。”李来解释道,“这些都是为了让身体适应寒冷的天气。”
校门口,王老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迎接孩子们。她的脸颊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但笑容格外温暖。
“小来爸爸,今天我们要举办立冬美食节,孩子们可期待了!”王老师热情地说。
“听说了,麻辣烫和冰糖葫芦,想想都流口水。”李来开玩笑地说。
小来迫不及待地拉着王老师的手:“王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做呀?”
“第一节课就开始!”王老师笑着回答,“快去教室吧,其他小朋友都到了。”
小来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教室,临走还不忘回头喊道:“爸爸,放学我要告诉你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李来站在原地,忽然有点羡慕起这些孩子来。他心想:“不知道学校要不要300个月大的小孩,哈哈哈。”
上班的路上,李来一直在想象学校里的热闹场景。他记得自己小时候,立冬时妈妈总会包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现在的学校能把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真是件好事。
中午休息时,李来忍不住给王老师发了条信息:“王老师,今天活动顺利吗?小来他们玩得开心吗?”
王老师很快回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小来系着小围裙,正专注地串着冰糖葫芦。她的小脸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嘴角还沾着一点糖渍。
“太可爱了!”李来回复道,“看来孩子们都很投入。”
“何止投入,”王老师又发来一段视频,“您看看这个。”
视频里,教室里热气腾腾,几个大电煮锅里翻滚着红色的汤底。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往锅里放食材。小来正夹着一片土豆,专注地盯着锅里的变化。
“这是我们自己调的麻辣烫底料,”王老师在一旁解说,“孩子们学习了各种香料的作用,还认识了不同的食材。”
李来看着视频,忽然觉得自己的午餐便当索然无味。
下午,李来提前结束了工作,迫不及待地想去接小来。他太想听听女儿分享今天的经历了。
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大家似乎都对今天的活动很感兴趣。
“听说今天孩子们自己做了麻辣烫?”
“是啊,我女儿从来不吃青菜,今天居然主动往麻辣烫里加了菠菜!”
“我儿子也是,平时挑食得厉害,今天居然说麻辣烫里的木耳好吃!”
家长们议论纷纷,语气中满是惊喜和感激。
放学铃声终于响了。孩子们像潮水般涌出校门,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个餐盒和一根冰糖葫芦。
“爸爸!”小来飞奔过来,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你看!这是我做的冰糖葫芦!这是我打包的麻辣烫!”
她像献宝一样把手中的东西举给李来看。那根冰糖葫芦上的山楂又大又圆,糖衣晶莹剔透;餐盒里的麻辣烫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
“太棒了!”李来由衷地赞叹,“这都是你自己做的?”
“嗯!”小来用力点头,“我串的冰糖葫芦,王老师说我的糖衣裹得最均匀!麻辣烫里的菜也是我自己选的!”
回家的路上,小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把今天的每一个细节都告诉了爸爸。
“我们先学了立冬的由来,王老师说立冬要‘补冬’,就是要把身体补得壮壮的,才能不怕冷。”
“然后我们分了组,我负责切土豆和穿冰糖葫芦。小明切土豆的时候差点切到手,但是王老师教了我们正确的握刀方法。”
“调麻辣烫底料的时候,我们放了花椒、辣椒、八角...好多好多香料!王老师说每个香料都有不同的作用...”
李来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那你们是怎么决定放什么食材的?”
“王老师让我们自己选!”小来的眼睛亮晶晶的,“我选了土豆、白菜、豆腐皮,还有肉丸!王老师说要注意营养均衡,所以我特意加了青菜。”
“真懂事!”李来摸摸女儿的头。
回到家,小来迫不及待地要加热麻辣烫给爸爸妈妈品尝。
“小心烫,”陈玲帮女儿把麻辣烫倒进锅里加热,“要不要妈妈帮你?”
“不用!”小来信心满满,“我在学校都学会了!”
果然,她熟练地调节火候,轻轻搅拌,还不时尝尝味道。
“好像可以再加一点盐...”她自言自语,像个小厨师一样专业。
当麻辣烫的香气弥漫整个厨房时,李来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开饭啦!”小来把热腾腾的麻辣烫端上桌,还把冰糖葫芦插在杯子里当作餐后甜点。
三人围坐在餐桌前,小来紧张地看着爸爸妈妈品尝她的手艺。
“怎么样?好吃吗?”
李来尝了一口,麻辣鲜香的味道在口中绽放,比他想象中还要美味。
“太好吃了!”他由衷地赞叹,“这麻辣烫做得真地道!”
陈玲也连连点头:“味道调得正好,不太辣也不太咸,小来真有天赋!”
小来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两条缝:“那当然!王老师说我有当厨师的天赋!”
享用完美味的麻辣烫,小来又献宝似的拿出冰糖葫芦:“现在该吃甜点啦!”
她小心地取下冰糖葫芦,先递给爸爸,再递给妈妈,最后才拿起自己的那一根。
“我们干杯!”她提议道。
三口人举着冰糖葫芦轻轻碰在一起,像碰杯一样。
“祝我们立冬快乐!”小来说。
咬下第一口冰糖葫芦,酸甜的味道立即在口中弥漫开来。脆甜的糖衣包裹着酸爽的山楂,形成了绝妙的口感。
“嗯...”李来满足地闭上眼睛,“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只有冬天才能吃到冰糖葫芦,每次吃都觉得特别幸福。”
“我们也是!”小来兴奋地说,“王老师说,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能让不同年代的人产生共鸣。”
饭后,小来拿出她的绘画本,要把今天的经历画下来。
“我要画我们做麻辣烫的场景,画串冰糖葫芦的过程,还要画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的样子。”她一边画一边说。
李来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忽然问道:“小来,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小来放下画笔,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我学到了立冬不仅是天气变冷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的日子。我学到了做饭不容易,要考虑很多因素。我还学到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传统文化很有意思!那些古老的习俗背后,都藏着祖先的智慧。”
李来惊讶于女儿的感悟能力。他发现,通过这样生动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学到的远不止是知识,更是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睡前,小来把剩下的冰糖葫芦小心地包好,放在床头柜上。
“爸爸,明天我还能吃到冰糖葫芦吗?”
“当然可以,不过要记得刷牙。”
“那明年立冬,我们还能做麻辣烫和冰糖葫芦吗?”
“每年立冬都可以。”李来温柔地说,“而且,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的冬季美食。”
小来满足地笑了:“那我要学会做所有的冬季美食,这样每年立冬都能给爸爸妈妈做好吃的!”
这句话让李来的心柔软成一片。他想起白天自己开玩笑地想当“300个月大的宝宝”,此刻却觉得,能作为父亲分享孩子的成长,是远比美食更珍贵的幸福。
夜深了,窗外北风依旧,但家里温暖如春。小来在睡梦中还咂着嘴,似乎在回味冰糖葫芦的甜味。
李来轻轻为女儿掖好被角,在心底感谢学校的用心。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立冬的甜蜜滋味,不仅留在了舌尖,更深深地烙印在了记忆里。而这份温暖,将陪伴他们度过整个寒冬,直到来年春天。
在未来的岁月里,每当立冬来临,小来都会记得这个特别的日子——她第一次亲手制作传统美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节气的意义,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爱与温暖,可以透过美食,代代相传。
而李来也明白,最好的教育,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生活点滴中。当孩子们亲手串起冰糖葫芦,当他们在麻辣烫的热气中欢笑,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
这个立冬,因为一串冰糖葫芦、一碗麻辣烫,和一个孩子灿烂的笑容,变得格外温暖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