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丹房所在的“百草院”与戒律峰的肃杀截然不同。此处空气常年弥漫着各种药材混合的复杂气息,初闻微涩,细品却有一丝令人心安的草木清香。院落由青竹篱笆围成,几间宽敞的丹室和库房错落分布,檐下挂着风干的药草束,随着微风轻轻晃动。相较于宗门其他地方的紧张修炼氛围,这里似乎总流淌着一种缓慢而专注的韵律。
最大的那间丹室内,李长老正独自一人对着一座半人高的赤铜丹炉。炉火未燃,炉盖敞开,露出内部光滑的膛壁,残留着上次炼丹后淡淡的药气余韵。他并未像往常一样着手清理或准备下一炉药材,而是负手立于炉前,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目光落在虚空处,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执法堂的最终裁定早已传遍外门,他自然也已知晓。赵虎被废逐,其叔父受罚,林阳仅受口头训诫——这个结果,从明面上看,证据确凿,合情合理,任谁也挑不出错处。甚至可以说,执法堂的处理堪称“公正”且带有一丝“人情味”。
但李长老的眉头却并未因此舒展。
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整个事件的零星碎片,尤其是与林阳相关的部分。
那个少年,是他亲自点头应允留在丹房做清扫任务的。原因无他,手脚麻利,沉默寡言,眼神清澈,看着是个踏实本分的孩子。在丹房这些时日,林阳也确实如此,每日准时到来,将各处打扫得一尘不染,整理药架时也小心翼翼,从未出过差错。
偶尔,他会表现出对药材的“好奇”。李长老记得,有一次自己正在分拣一批新送来的“赤焰藤”,那少年在一旁擦拭药柜,眼神却不时瞟向那色泽鲜艳、隐隐散发着火气的藤蔓,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像是想碰又不敢碰。自己当时还觉得有些好笑,心想年轻人对未知事物抱有好奇也属正常,便随口提点了两句赤焰藤性烈,需以寒性药材中和方能入药的特性。那少年听得极为“认真”,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地重复了一遍,仿佛要牢牢记住。
还有那次…李长老的目光微微闪动。那是在赵虎出事前两三日,林阳打扫完毕,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去,而是磨蹭了一会儿,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和“困惑”,最终才上前,向他请教了一个关于“金线蕨”与“墨玉莲”药性相克的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意思。金线蕨与墨玉莲并非常用药材,且属性一金一水,看似并无直接关联。寻常弟子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两种偏门药材,更遑论探究其相克之理。他当时解答了,指出二者若强行融合,会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极不稳定的灵力躁动。那少年听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又“苦恼不已”的表情,喃喃自语了一句:“…怪不得我按那古方试了那么多次都炼不成,还差点…唉…”
“古方”…李长老当时只以为这少年是得了什么乡野偏方,好奇尝试失败,并未深想。毕竟,外门弟子私下捣鼓些乱七八糟东西的情况并不罕见,只要不惹出大乱子,他也懒得去管。
可现在,将这一切与赵虎的结局联系起来…
赵虎抢走的正是一张所谓的“古丹方”,服下的丹药也恰恰呈现出灵力狂暴反噬、属性冲突剧烈的特征!而林阳,事前“恰好”请教过相关药性相克的问题,事后又“恰好”多次警告丹药危险…
太多的“恰好”汇聚在一起,让李长老这种活了近百岁、见惯了宗门风雨的老修士,本能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一个资质平平、看似老实的外门弟子,偶然得到一张危险古方,屡次炼制失败,结果被恶霸同门抢走丹药,恶霸自作自受,而他却侥幸躲过一劫,还赢得了同情?
逻辑上完全说得通。
但李长老却总觉得,这逻辑太过“完美”,完美得像是一出早已编排好的戏码。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每一个证据都指向唯一且合理的结论,将林阳本人完完全全地从责任中摘了出去,甚至还为他塑造了一个“受害者”兼“警示者”的正面形象。
那个平时看起来有些怯懦、甚至有些愚钝的少年,在整件事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委屈”、“愤怒”、“后怕”以及最后的“善良劝诫”,情绪转换之自然,时机把握之精准…现在细细回味,竟隐隐让李长老感到一丝寒意。
如果…如果这一切并非巧合呢?
如果那张丹方,本就是林阳故意遗落?如果那丹药的危险特性,本就在他预料之中?如果他事前请教、事后警告,都是在为赵虎的贪婪铺设一条通往毁灭的必经之路?
那么这个年仅十几岁、玄士修为的少年,其心机之深沉,算计之精准,对人性把握之老辣,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李长老缓缓踱步到窗前,目光投向窗外郁郁葱葱的药田。几个外门弟子正在田里辛勤劳作,除草施肥,表情专注而单纯。他们为了几点贡献而奔波,为了偶尔得到一句长老的夸赞而欣喜。
而那个林阳…
他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脑中这个过于骇人的猜想。或许真是自己多心了?一个少年,怎会有如此城府?或许真是赵虎利欲熏心,自寻死路?
但他无法说服自己完全相信。
他回想起林阳在丹房时的眼神。大部分时间确实是清澈甚至略带茫然的,但偶尔,在他以为无人注意的瞬间,那眼神会变得极其专注和锐利,飞快地扫过药架上的标签,或是凝视着丹炉壁上某道细微的纹路,那是一种…近乎贪婪的吸收和理解的目光,绝不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外门弟子该有的神情。
还有,他打扫时那异乎寻常的细致,角角落落都不放过,仿佛…仿佛在借此熟悉丹房的每一寸地方,记下每一种药材的摆放。
李长老缓缓吸了一口带着药香的空气,又缓缓吐出。
他决定,不再去深究赵虎事件的真相。执法堂已有定论,此事便算翻篇。无论林阳在此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都没有证据,也不想卷入无谓的麻烦。赵虎咎由自取,其叔父也受了惩戒,这个结果,他乐见其成。
但是,他对那个名叫林阳的少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极其浓厚的兴趣。
这少年,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他那份“老实”和“怯懦”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实面目?他留在丹房,真的只是为了赚取那点微薄的贡献点吗?他对于丹药之道,是真的仅有粗浅的好奇,还是…另有所图?
李长老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那是一种长者发现了一件有趣玩具般的神情,带着探究,也带着一丝谨慎的期待。
看来,这枯燥的外门丹房,日后或许不会那么无聊了。
他需要更仔细地、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个少年。或许,在某个合适的时机,还可以…稍稍试探一下?
想到这里,李长老转身,不再看窗外,目光重新落回那尊沉默的赤铜丹炉上。炉壁光滑如镜,隐约映出他若有所思的苍老面容,以及那双变得深邃起来的眼睛。
山风穿过百草院,带来远处弟子修炼的呼喝声,却吹不散丹室内这悄然凝聚的、无声的疑云与即将到来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