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峰,守静堂。
檀香袅袅,气氛却比往日更加肃穆凝重。田不易端坐主位,胖脸上惯常的油滑慵懒之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与忧虑。苏茹坐在他身侧,素手紧握,眉宇间也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霾。堂下,宋大仁、吴大义、郑大礼、何大智、吕大信、杜必书、张小凡、田灵儿等大竹峰核心弟子齐聚,人人面色沉凝,垂手肃立。
吕大信站在弟子首位,青衫磊落,气息沉静。他刚刚结束了对天帝宝库之行的详细禀报。当然,禀报的内容有所取舍,重点描述了死亡沼泽的凶险、各方势力的汇聚、魔教三公子的难缠、黄鸟与黑水玄蛇的恐怖、宝库崩塌的惊变以及虚空乱流的险死还生。关于天书第三卷的具体内容、小灰吞食神仙水冥石的细节,他只以“侥幸感悟到部分古老传承气息”和“灵宠略有奇遇”一语带过,并未深言。毕竟,天书干系太大,小灰的异变更是匪夷所思,在未彻底弄清因果、权衡利弊之前,不宜尽数公开,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祸。
即便如此,他叙述的经过,也已足够惊心动魄。当听到魔教三公子手段诡谲、上古神兽搏杀毁天灭地、宝库崩塌引发空间风暴时,田灵儿忍不住捂住了小嘴,张小凡握紧了拳头,连宋大仁等修为高深的师兄也面露骇然之色。他们虽未亲临其境,但也能想象出那是何等的凶险场面。
“掌门师兄……伤势如何了?”吕大信禀报完毕,话锋一转,问出了所有人都最关心的问题。道玄真人的安危,关乎整个青云门的稳定。
田不易重重叹了口气,胖脸上皱纹更深了几分,声音低沉:“掌门师兄……伤势极重,七尾蜈蚣之毒已侵入心脉,虽经普泓上人以无上佛法暂时压制,又服用了宗门珍藏的续命灵丹,但……至今仍昏迷不醒。苍松那个叛徒!”提到苍松,田不易眼中迸射出骇人的怒火,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整个守静堂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苏茹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臂,柔声接口,语气却同样沉重:“通天峰由萧逸才师侄暂代事务,各脉首座需共同协理。如今魔教蠢蠢欲动,外界风云变幻,我青云门……正值多事之秋。”她看向吕大信等人,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幸得大信、雪琪你们平安归来,更在险境中有所突破,实乃不幸中之万幸。你等历经生死,道心必有所获,当好好消化,稳固修为。”
“是,师娘(苏师叔)!”众人齐声应道。
田不易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吕大信身上,语气稍缓:“大信,此次你临危受命,带领同门,应对得当,更在关键时刻护得众人周全,做得很好。没有堕了我大竹峰的名头!回去好生休整,此次收获,细细体悟,莫要辜负了这番机缘。”
“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吕大信躬身行礼。
议事结束后,众人心情沉重地散去。道玄重伤、苍松叛变、魔教势大、外界动荡……种种阴云笼罩在青云门上空,也让每个弟子肩头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是夜,月明星稀。大竹峰后山,吕大信独坐于自己小院的黑节竹林深处。夜风拂过,竹涛阵阵,带来丝丝凉意。他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入定修炼,而是罕见地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望着天边那轮清冷的明月,任由思绪飘飞。
白日守静堂中的凝重气氛犹在眼前,但更清晰地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死亡沼泽中的一幕幕生死搏杀。与碧瑶伤心花的诡异周旋,应对秦无炎无孔不入的剧毒,化解金瓶儿防不胜防的魅惑,在黄鸟与黑水玄蛇的余波中挣扎求生,在虚空乱流里守护同门……
这些场景,如同走马灯般一一掠过。然而,吕大信思考的重点,并非其中的凶险,而是力量运用的细节。
他微微蹙起眉头。一个问题,随着这次险死还生的经历,变得越来越清晰,甚至让他感到一丝隐隐的不适。
那就是太极玄清道的攻伐手段,与他自身所修的金丹大道,存在一种深层次的、难以言喻的不协调感。
这种不协调,并非说太极玄清道的剑诀法术威力不足。恰恰相反,无论是“神剑御雷真诀”引动九天神雷的煌煌天威,还是“斩鬼神”一往无前的决绝凌厉,亦或是其他各脉的精妙剑法,都是经过青云门前辈千锤百炼的无上妙法,威力绝伦。
问题在于“驱动”的方式和“契合”的程度。
太极玄清道,更侧重于“引动”和“契合”。引天地灵气为己用,契合天地法则,将自身作为沟通天地之力的桥梁与枢纽。施展强大剑诀时,需要以自身法力为引,剧烈搅动周围天地灵气,形成浩大声势,威力固然巨大,但对施法者自身的法力精纯度、神识掌控力以及天地灵气的依赖度都极高。
而吕大信的金丹大道,核心在于“凝练”与“内求”。将一身精气神高度凝聚,于丹田铸就金丹种子,视其为自身小宇宙的源泉与核心。力量源于自身金丹的旋转与升华,追求的是对每一分力量的绝对掌控,是由内而外的释放,是自身生命层次的进化。它同样重视与天地共鸣,但更强调以自身为核心去“驾驭”和“影响”天地法则,而非单纯“引动”和“契合”。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当他施展需要大规模引动外界灵气的太极玄清道高阶剑诀时,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他磅礴精纯的金丹法力,在转化为引动外界灵气的“引子”时,仿佛被无形地“稀释”和“浪费”了。他无法将自身金丹那凝练到极致、如臂指使的本源力量,完美地灌注到这些剑诀的框架之中。就像拥有一柄千锤百炼、吹毛断发的神兵利器,却不得不套上一个虽然华丽但并非完全贴合剑身的剑鞘来使用,虽然依旧锋利,却总无法发挥出神兵本身的全部灵性与极致锋芒。
在与魔教三公子这等顶尖高手交锋时,这种细微的不协调,在生死一线间被放大。他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神去“调和”两种不同理念的力量运转方式,才能爆发出应有的威力。若非他根基雄厚,神识强大,对力量掌控精微,恐怕早已吃亏。
“是因为我的‘道’,与青云门传承两千年的‘道’,在根基上,已然走上了不同的路么?”吕大信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太极玄清道是堂皇大道,是沟通天地的无上法门。而他的金丹大道,则更侧重于挖掘自身潜能,以自身为宇宙,追求超脱。两者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但路径的确有所不同。
“若要真正将金丹大道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我必须创出完全契合自身道基的攻伐手段!”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心田。
一种强烈的冲动在他心中涌起。不能再满足于“使用”现有的剑诀,哪怕它们再精妙。他需要的是“创造”,是打造出完全属于“金丹大道”的利剑!一套能够将他金丹巅峰的雄厚根基、精纯法力、强大神识以及对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完美转化为毁灭性力量的攻伐之术!
这个想法让他心潮澎湃,却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创功法,尤其是攻伐之术,谈何容易?需要对自身之道有极深的理解,需要对能量运转、天地法则有深刻的认知,更需要经过无数次推演、尝试乃至失败的磨砺。
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他有这个底气!金丹大道的理论框架是他一手奠定,天书总纲为他指明了方向,天书第三卷的感悟更是开阔了他的眼界。死亡沼泽的连番血战,让他对实战中的力量运用有了最直观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向道之心!
“师父常言,修道之人,当有披荆斩棘、开创新路的勇气。我吕大信既然选择了这条与众不同的金丹大道,便不能总是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行。前方的路,需要我自己来闯!”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
“闭关!必须立刻闭关!系统梳理所学,推演属于金丹大道的攻伐剑诀!”
月色下,吕大信的身影挺拔如松,一股开创者的决心与气魄,悄然弥漫开来。大竹峰的这片黑节竹林,今夜,注定将见证一场关乎未来的静思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