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之内,关于以阵养山、稳固不周山的讨论暂告一段落,镇元子与红云对林玄的宏大构想已然认同,并愿共襄此举。然而,林玄的思绪并未停歇,他目光悠远,仿佛看到了洪荒天地更为深远的未来。
沉吟片刻,林玄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推演天机般的深邃:“二位道友,方才所议,乃是以不周山为核心,固本培元,此为守成之法。然天地之道,阴阳相济,动静相生。不周山虽为天柱,承托洪荒天地之重,然其孤悬于天地中央,力有未逮之处,亦是难免。贫道思之,若能在洪荒天地之四极边际,再立下四根撑天支柱,与中央不周山遥相呼应,构成五方天柱之势,共撑苍穹,疏解压力,岂非能使洪荒天地之基更加稳固,更能抵御未来可能之劫难?”
此言一出,镇元子与红云皆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这个想法,比之前那个更为大胆,格局也更为宏大!
“四极天柱?”镇元子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闪烁,迅速推演起来,“东南西北,四极之地,乃是洪荒边界,混沌与秩序的交接之处,亦是天地之力相对薄弱之环节。若能在彼处立下撑天之柱,与不周山形成五行五方之势,的确能极大增强天地结构的稳定性,将洪荒天地真正打造成一个浑然一体、牢不可破的整体!道友此念,高瞻远瞩,贫道佩服!”他越说越激动,身为地仙之祖,对大地脉络、天地结构最为敏感,立刻意识到了此举的深远意义。
红云老祖也拍案叫绝:“妙!太妙了!五根天柱,比一根更稳当!林玄道友,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等法子也能想出来!只是……”他挠了挠头,“这撑天的柱子,可不是寻常山石能行的,需得是能承受洪荒天地之重的无上神材才行啊!这等神物,何处去寻?”
林玄见二人反应,心中了然,知道此议也切中了要害。他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北方,似能穿透无尽虚空,看到那北冥之极的景象,缓声道:“红云道友所虑极是。炼制撑天支柱,确需逆天神物。不过,贫道久居北冥,却知一物,或可担此重任。”
“哦?是何神物?”镇元子和红云异口同声问道,充满好奇。
“北海有玄龟。”林玄缓缓道出其跟脚,“其形不知几万里也,背负庞大仙岛与北海。此玄龟乃混沌遗种,先天而生,其躯壳历经混沌之气淬炼,坚固无比,更蕴含一丝混沌本源,堪称洪荒第一防御。其四肢,粗壮如撑天之柱,蕴含无穷神力与不朽道韵。若以其四肢,辅以无量功德与顶级炼器之法,炼制为天柱,必能承受洪荒天地之重,万劫不磨!”
“北海玄龟?!”镇元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惊叹,“贫道亦曾听闻其名,知其乃洪荒异种,体魄无双,只是常年蛰伏北冥深处,不显于世。若真如道友所言,其四肢确为炼制天柱的绝佳神材!此乃天意乎?”
红云老祖更是兴奋:“玄龟四肢?好!这个好!以其庞大身躯,四肢炼制天柱,正好对应四方!林玄道友,你可是早就盯上那老邻居了?可是要如此取其性命确实有些…”。
林玄摇头失笑:“并非如此。贫道亦是方才论及四极天柱,心有所感,方想起此物。那玄龟与世无争,性情温和,此事关乎洪荒众生,若真需其付出,亦需妥善商议,以功德补偿,不可强求。况且,炼制天柱,非仅材料即可,还需无上炼器之术、调和四极地脉之法,以及……恐怕还需一场莫大的功德契机,方能功成。”
他顿了顿,看向镇元子:“道友执掌地书,于调和地脉、稳固四方最为擅长。若行此事,地脉连接、天柱立基,非道友莫属。”
镇元子肃然点头:“若真有此机缘,贫道义不容辞!”
三位准圣越谈越是投机,从加固不周山,到立四极天柱,思路愈发开阔,一个旨在应对未来天地大劫、稳固洪荒根基的宏大蓝图,渐渐在五庄观的这次密议中,勾勒出了初步的轮廓。虽然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三位大能联手,又有了明确的方向,已然为未来的洪荒,埋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种子。而北海那只沉睡的玄龟,其命运,似乎也因此与洪荒天地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