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紫府洲。仙岛灵秀,霞光万道,乃是东王公被册封为男仙之首后,精心经营的道场与势力核心。此刻,仙宫大殿内,东王公(东华帝君)手持盘龙杖,凭栏远眺,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的神识能够感应到,洪荒天地间,两股庞大无比、针锋相对的气运正在疯狂增长、激烈碰撞!一股煌煌如日,与周天星辰呼应,是那妖族立族的气运;另一股厚重如山,与洪荒大地相连,是那巫族立族的气运。这两股气运之强,远超他这男仙之首目前聚拢的散修势力。
“妖族掌天,巫族掌地……好大的声势!”东王公心中既羡且妒,更有一股紧迫感。“道祖立我为仙首,统御群仙,岂能坐视巫妖逞威?长此以往,洪荒众生只知巫妖,何人还识我仙首威仪?”
他自觉身负道祖重任,有梳理洪荒之责,岂容巫妖二族肆意妄为,破坏“秩序”?更何况,若不尽快壮大势力,彰显权威,莫说制衡巫妖,恐怕连自身这仙首之位都要名存实亡,沦为笑柄。
“单凭我紫府洲眼下这些散仙,实力远不足以与巫妖任何一方抗衡。必须联合更多力量……”东王公心思电转,首先便想到了那位与他一同被册封的西王母。
西王母居於西昆仑瑶池,亦是先天大神,修为高深,更有道祖亲赐的极品先天灵宝昆仑镜,若能得她相助,男女仙首联手,号召力与实力必将大增!
想到此处,东王公不再犹豫,取出一枚传讯仙玉,以神念刻入信息,大致表达了巫妖势大、仙道式微,希望与西王母道友共商大计,联手立下一方仙道势力,以全道祖嘱托、维护洪荒安宁之意。言辞恳切,并隐约点出此举对凝聚气运、提升修为的益处。
仙玉化作一道流光,破开虚空,直奔西昆仑而去。
西昆仑,瑶池仙境。此地与东海的繁华不同,处处透着清冷与静谧。仙泉流淌,奇花盛开,白鹤翩跹。西王母一袭素雅宫装,坐于瑶池之畔,昆仑镜悬浮于身前,镜面如水,映照出洪荒各处的景象,尤其是那巫妖二族气运冲撞之处。
她看到帝俊太一的雄心勃勃,也看到十二祖巫的霸道蛮横,更看到无数小族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她神色平静,无喜无悲,唯有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怜悯与无奈。
此时,那道传讯仙玉穿过瑶池禁制,落入她手中。神识扫过其中信息,西王母微微摇头,轻轻一叹。
“东华道友……还是这般心急气盛。”她低声自语。她何尝不知巫妖势大,仙首职责?但她更清楚,道祖立下仙首,首要乃是梳理调和,而非争霸抗衡。以眼下仙道散修的实力,贸然组建势力与巫妖正面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无法维护秩序,反而会率先成为量劫的牺牲品,将无数散修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生性喜静,不慕权势,居於西昆仑,更多是怀着一种超然物外、庇护一方生灵的心态。道祖赐予昆仑镜,是让她监察乾坤,安抚群仙,而非让她去参与争霸。
更何况,她通过昆仑镜,隐隐窥见天机混沌,量劫将至,此时卷入是非,因果太大,恐难脱身。
沉吟片刻,西王母亦取出一枚仙玉,神念传入:“东华道友钧鉴:道友之意,吾已知晓。然天道有序,大势难违。巫妖之争,其势已成,非我等可轻易干涉。吾居西昆仑,但求清净,庇护一方生灵,无意参与纷争。道友既为男仙之首,行事当以谨慎为上,以调和为本,切勿意气用事,以免引来祸端。望道友三思。”
仙玉传回,语气温和,却态度明确:拒绝联手,并劝东王公谨慎。
紫府洲中,东王公收到回讯,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没想到西王母如此“不识大体”,竟甘愿偏安一隅!
“妇人之见!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大事?”东王公心中愠怒,觉得西王母辜负了道祖期望。“既然你不愿联手,那我便自己来!我就不信,有道祖名分在手,有盘龙杖镇压气运,汇聚洪荒散仙,还立不下一方足以与巫妖抗衡的仙道势力!”
他将西王母的劝告抛诸脑后,决心更坚。立刻下令,让麾下仙使加大力度,游走洪荒,招揽更多散修大能加入紫府洲,并开始着手规划,准备正式树立仙道旗帜,与巫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西王母的避世,并非怯懦,而是一种看清时势的智慧。他的急于求成,或许正将他自己与他招揽的那些散修,推向量劫漩涡的中心。
东西两位仙首,因理念不同,就此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洪荒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