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黎明,海天相接处泛着鱼肚白,继而染上瑰丽的橘红与金黄。浩渺无垠的海面上,波涛舒缓地起伏,仿佛昨夜之前的厮杀与诀别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一支由大小不一的船只组成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向着西南方向坚定地航行。
在船队后方遥远的海平线上,两个小小的黑点逐渐变大,最终清晰起来——那是两艘吃水不深、速度较快的渔船,正全力追赶着前方的队伍。船头伫立着的,正是李金唐。海风吹拂着他布满硝烟痕迹且多日未换洗的军服,也吹不散他眉宇间的疲惫与凝重,但当他看到前方那支虽然缓慢却依旧完整的船队时,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
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航行,凭借对海流的熟悉和预留的燃油,他们终于追上了。
当李金唐所在的渔船缓缓靠近主力船队中那艘最大的货轮时,船队中爆发出了难以抑制的、混杂着哭泣与欢呼的声浪。人们拥挤在甲板栏杆边,挥舞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泪水肆意流淌。看到李金唐安全归来,仿佛给这支漂泊无依的队伍瞬间注入了主心骨。
“司令!是司令回来了!”
“老天爷保佑!司令没事!”
王豹、苏望海等人早已在货轮甲板上等候,绳索与跳板迅速架设。李金唐身手矫健地登上货轮,与迎上来的众人用力地握了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辛苦了,豹子,望海,明海。”李金唐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豹依旧吊着的胳膊上,“弟兄们都安顿得怎么样?”
王豹脸上的激动稍稍褪去,换上了一丝沉重:“司令,您回来就好。大部分人都还好,就是……就是海上这几天,不太平。”
他引着李金唐走向船舱,一边低声汇报。船队按照预定计划分成了两批,第一批由王豹率领,携带大部分民众和重要物资先行;第二批则由李金唐断后,计划在摆脱追兵后汇合。如今,两批队伍终于在这片公海之上成功碰面。
然而,喜悦之下,是无法忽视的代价。
苏望海拿着一份初步统计的名册,声音低沉:“司令,我们登船时清点人数是一万零几十人。但这几天的航行……我们损失了二十三位乡亲。”
李金唐的脚步一顿,眼神骤然锐利:“怎么回事?”
“主要是风浪和疾病。”周明海补充道,脸上带着痛惜,“出发后第二天遇到了一阵不算太大的风浪,但对于挤在渔船和旧货船上、很多人从未出过海的乡亲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考验。有五位体弱的老人和两个孩子,没能挺过去……坠海或是突发疾病,没能抢救回来。另外,海上潮湿,温差大,一些本身有旧疾或者受伤未愈的人,病情加重……我们缺医少药,只能眼睁睁看着……”
李金唐沉默地听着,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这二十三条生命的逝去,不同于战场上壮烈的牺牲,却更显无奈与悲凉。他们是北吕宋最普通的民众,怀揣着对生的渴望跟随他踏上这条未知之路,却倒在了求生的半途。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空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翻涌:“带我去看看大家。”
他走过拥挤的船舱。空气中混杂着汗味、呕吐物的酸味和淡淡的药味。人们蜷缩在分配给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背井离乡的迷茫以及对刚刚发生的死亡的恐惧。看到李金唐进来,许多人挣扎着想要起身,眼中重新燃起希冀的光芒,也夹杂着无声的质询。
李金唐没有回避那些目光。他走到船舱中央一块稍微宽敞点的地方,示意大家安静。
“乡亲们!父老兄弟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压过了海浪和引擎的噪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我们,已经离开了吕宋岛,离开了那片我们曾经流血战斗过的土地。”他的开场白,让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不好受。离开家园,漂泊海上,前途未知……而且,我们还失去了二十三位亲人、朋友。”李金唐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真挚的哀痛,“他们没能看到我们抵达彼岸,这是我们的损失,是北吕宋的损失!我李金唐,心如刀绞!”
他停顿了片刻,让悲伤的情绪稍稍宣泄。船舱里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
“但是!”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不能停下!更不能回头!我们为什么要离开?是为了活着!是为了让我们北吕宋人的血脉和信念,不至于在那片焦土上被彻底抹去!这二十三位乡亲,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让我们更多的人,能够活下去!”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悲戚的面孔:“我向大家保证,他们的名字,将会被我们永远铭记!等我们到了新的地方,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们立碑,告诉我们的后人,我们是从怎样的艰难中走出来的!”
“我们现在,正驶向暹罗(泰国)。”李金唐终于明确说出了目的地,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在那里,有愿意帮助我们的华人同胞。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相对安宁的环境。我承诺,只要我李金唐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家在异国他乡,寻找一块能够安身立命之地!我们会重新建房,重新开垦土地,重新让我们的孩子上学,重新建立起我们的秩序和尊严!”
他的承诺,如同暗夜中的灯塔,驱散着人们心头的迷雾。
“前路或许依然艰难,海上可能还有风浪,登陆后也可能遇到新的挑战。但是,请你们相信我,相信我们这支队伍的核心,相信我们彼此!我们携起手来,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北吕宋的精神,不灭!我们,必将重生!”
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朴实而坚定的承诺。但这番话,却比任何动员都更有力量。人们眼中的恐惧和迷茫渐渐被一种坚韧所取代。是啊,他们已经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除了跟着眼前这个男人继续走下去,还能有什么选择?而他的承诺,给了他们走下去的勇气和盼头。
李金唐亲自参与了后续的安抚工作,看望了逝者的家属,探望了生病的伤员。他将那二十三个名字亲手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郑重地合上。
船队调整了编队,李金唐所在的货轮成为了新的指挥中枢。两艘汇合的渔船加强了警戒。船队向着西南方,向着那片被称为湄南河三角洲的希望之地,继续航行。
海风依旧,波涛依旧,但船上的气氛,已然不同。悲伤犹在,希望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