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避风港”的晨光里,新增的十八位化工厂工人正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末世堡垒——加固的围墙、高耸的了望塔、整齐堆放的物资,还有巡逻哨兵身上的制式武器,都让他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加上林墨、大伟等核心成员,基地总人数已逼近三十人,昔日空旷的厂区如今变得热闹起来,却也多了几分秩序感。
林墨站在仓库前的空地上,看着眼前的新成员,语气沉稳:“欢迎加入钢铁避风港,但这里不是安乐窝。末世里,安全感只能靠自己挣,从今天起,所有人必须参与训练,掌握自保能力。”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凭空出现十八支qbZ95-1自动步枪,整齐排列在地面上。这是他用击杀智能丧尸获得的5点能力强化点(转化为50点资源点)兑换的,正好为每位新成员配备一把,剩余资源点则留作后续基建使用。
“每人领取一把步枪,熟悉枪械构造,半小时后在训练场集合。”林墨话音刚落,新成员们就按捺不住兴奋,纷纷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武器。他们大多是普通工人,末世前从未碰过枪,此刻握着沉甸甸的枪身,既紧张又激动,手指笨拙地抚摸着冰冷的金属部件。
“大伟、豆豆,新兵整训交给你们。”林墨转头说道,“基础的枪械操作、瞄准射击、战术规避,务必在一周内让他们达标。重点训练协同作战,毕竟以后出任务,他们要互相掩护。”
“收到!”大伟挺直腰板,拍着胸脯保证,“墨哥放心,保证把他们练得能打能守!”豆豆也点了点头,作为电子对抗兵的他,不仅体能出众,还擅长总结训练技巧,正好辅助大伟。
新兵训练立刻拉开序幕。大伟负责枪械实操教学,他拿着步枪,拆解、组装、上膛、瞄准,动作一气呵成,引来新成员们的阵阵惊叹。“握枪要稳,三点一线瞄准,扣扳机时别闭眼,呼吸要均匀……”他耐心地讲解着,手把手纠正每个人的姿势。
豆豆则带着新兵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和战术规避练习。“低姿匍匐前进,注意利用地形掩护,听到枪声先找掩体,再判断敌情……”他示范着标准动作,身形灵活如猫。这些化工厂工人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底子不算差,加上之前全员60%的素质提升,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都咬牙坚持,没人叫苦叫累。
另一边,林墨和沐政道正在挑选机枪手。“基地目前火力不足,新增两挺95-1班用机枪,需要靠谱的人操作。”林墨说道。他用剩余资源点兑换了两挺95-1班用机枪,与自己的qJb-201形成火力互补。
沐政道目光扫过新成员,最终选中了两人——一个叫老陈,四十多岁,曾在部队服过役,有基础射击经验;另一个叫小杨,二十出头,身材壮硕,臂力惊人,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就你们俩了,跟我来。”沐政道扛着一挺95-1班用机枪,带着两人走向单独划分的火力训练区。
作为前特战支队重火器手,沐政道的教学极其专业。“班用机枪讲究火力压制,不是盲目扫射,要控制射速,精准覆盖目标区域……”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据枪姿势,“你们看,架枪时要利用三脚架稳定,呼吸节奏很重要,射击间隙调整呼吸,保证持续火力。”
老陈有军旅基础,很快就找回了手感,据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子弹精准命中百米外的靶心;小杨虽然没经验,但臂力强悍,在沐政道的指导下,很快就能稳定架枪,射速控制也越来越熟练。沐政道还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教他们计算风速对弹道的影响,调整射击角度,两人的进步飞快。
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基地的基建工程也同步推进。林墨将厂区西侧的废弃仓库改造成物资储备库,9立方米的储物空间足够存放核心物资,外围仓库则用来堆放普通物资,并由王富贵负责建立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他用笔记本电脑(从学校带出,豆豆帮忙改装了太阳能充电模块)建立表格,详细记录物资名称、数量、保质期,让资源分配更加高效。
供电系统的改进是重中之重。豆豆带着几位懂电工的化工厂工人,对基地的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他们从废弃的工厂里找到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利用豆豆的电子技术知识,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仓库屋顶和围墙顶端,组成简易太阳能供电系统。“这样一来,基地的监控设备、照明、通讯器材就能实现24小时供电,不用再依赖发电机和燃油了。”豆豆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防御工事也在进一步加固。林墨带领大伟、吴星海和部分体力强悍的新成员,在围墙内侧加装了钢板,顶端的削尖钢管之间缠绕上铁丝网,还在围墙外挖了一道宽两米、深一米的壕沟,沟底铺满碎石和锋利的金属碎片。“这样既能阻挡丧尸攀爬,也能减缓尸群冲击速度,为我们争取射击时间。”林墨站在围墙上,看着改造后的防御工事,语气坚定。
阿哲则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在基地各个角落安装了更多监控摄像头,配合豆豆的红外传感器,形成无死角监控网络。“现在只要有丧尸靠近,监控室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还能通过摄像头精准定位,引导火力打击。”阿哲得意地展示着监控屏幕,上面清晰显示着基地内外的每一个角落。
张医生则带着两位有医护经验的女工人,整理扩大了医疗区。他们将仓库的一个隔间改造成临时手术室,摆放上从医院搜寻来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还建立了伤员档案,定期为成员们做身体检查。“基地人多了,医疗保障必须跟上,以后训练受伤或者出任务负伤,都能及时处理。”张医生说道。
训练和基建并行,基地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成员们在大伟和豆豆的严格训练下,进步神速。一周后,步枪射击考核中,所有人都能精准命中五十米外的靶心,战术规避和协同作战也基本达标;老陈和小杨更是能熟练操作95-1班用机枪,实现精准火力压制,成为基地的重要火力点。
这天下午,林墨组织了一场模拟防御演练。他让大伟和吴星海带着部分新成员扮演“尸群”,从基地西侧发起冲击,其余成员则负责防御。
“警报!西侧发现尸群,数量约五十只,正在靠近!”监控室里,豆豆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
围墙上的哨兵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老陈和小杨架起95-1班用机枪,瞄准“尸群”方向;新成员们按照训练时的战术,分成小组,依托围墙和壕沟,举起步枪瞄准;林墨和沐政道则站在了望塔上,指挥全局。
“尸群进入射程,开火!”林墨一声令下,枪声瞬间响起。老陈和小杨的机枪火力全开,“哒哒哒”的扫射声形成火力网,将前排的“尸群”压制住;新成员们则轮流射击,精准命中“目标”,配合默契。
“尸群突破壕沟,准备近战!”大伟的声音传来。围墙上的成员立刻切换手枪,部分新成员按照训练内容,扔下准备好的燃烧瓶,壕沟里瞬间燃起火焰,阻挡“尸群”前进。
演练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尸群”被成功击退。林墨看着满头大汗却眼神坚定的新成员们,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大家表现都不错,一周的训练没有白费。但记住,模拟演练永远比实战轻松,真正的尸群不会按套路出牌,以后必须保持警惕。”
演练结束后,众人没有休息,继续投入到基建中。太阳能供电系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基地的路灯亮起,监控室的屏幕不再闪烁,通讯器材也能稳定工作;物资储备库整理得井井有条,王富贵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让每一件物资都有据可查;防御工事经过加固,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夜幕降临时,基地里燃起了篝火。新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训练和工作的心得,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自信坚定,离不开林墨团队的帮助,更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墨哥,现在我们基地兵强马壮,防御坚固,就算遇到大规模尸潮也不怕了!”大伟端着一杯水,走到林墨身边,语气里满是自豪。
林墨点点头,目光望向基地外的黑暗:“这只是开始。我们现在有近三十人,需要更多的物资和更大的生存空间。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更大规模的搜寻行动,寻找更多的幸存者和稀缺物资,甚至可以探索更远的区域,寻找建立第二个避难所的可能。”
沐政道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简易地图:“林墨,我和豆豆研究过,城南有一个大型物流园,里面肯定有大量物资,而且那里的仓库坚固,适合作为分基地。不过物流园距离较远,丧尸密度可能不低,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我已经做好数据分析了。”王富贵拿着笔记本电脑走过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物流园里的丧尸主要是普通丧尸,数量大约在两百只左右,没有发现高阶变异生物的迹象。我们可以分两队行动,一队负责吸引丧尸注意力,另一队负责搜寻物资。”
林墨看着身边的兄弟们,看着基地里忙碌的新成员,心中充满了希望。近三十人的团队,配备了充足的武器,拥有坚固的防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巧克力这只二阶变异神猫作为侦察兵,他们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
“好!”林墨拍板决定,“三天后,我们兵分两路,前往城南物流园。大伟、吴星海带领部分新成员组成吸引队,负责牵制丧尸;我、沐政道、豆豆、阿哲带领另一队,负责搜寻物资。富贵和张医生留守基地,负责指挥和医疗保障;巧克力负责外围侦察,随时汇报情况。”
“收到!”众人异口同声地回应,眼神里满是干劲。
篝火旁的欢声笑语不断,基地里的灯光如同黑暗中的星辰,照亮了末世的求生之路。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训和基建升级,“钢铁避风港”已经从一个临时避难所,变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末世堡垒。近三十名成员同心同德,武器精良,防御坚固,基础设施完善,他们已经具备了在末世中开拓进取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