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正名如同一声春雷,彻底唤醒了沉寂的市场,也驱散了笼罩在“星火”上空最后的阴霾。随之而来的,是远超预期的热烈反响,以及更为繁重的发展任务。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客服人员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之前退出的王老五等人,在村里远远看到沈星澜或合作社的其他成员,都臊眉耷眼地绕道走,脸上写满了追悔莫及。更有甚者,托人传话,试探着是否还能回归,得到的自然是沈星澜客套而坚决的拒绝。“星火”的门,不是菜园子,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机遇,沈星澜和顾青舟却异常冷静。他们深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根基,不能盲目扩张,更不能降低品质。
两人关起门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战略复盘和规划。
“这次风波,虽然凶险,但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问题,更锤炼了我们的团队。”沈星澜目光沉静,指尖点着桌面上的规划图,“现在外部环境对我们有利,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把基础打得更牢,把路子拓得更宽。”
顾青舟赞同地点头:“没错。首先,现有蔬菜种植这一块,必须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稳步提升产量,优化供应链。溯源系统要真正用起来,成为我们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的利器,不能只是个摆设。”
“其次,”沈星澜接话,手指移到规划图上后山的位置,“生态养殖和林下药材这两个新项目,必须加快落地。这是我们分散风险、提升附加值的关键。尤其是药材,周期长,但一旦做成,就是我们的‘护城河’。”
两人思路高度一致,迅速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纲领:巩固基本盘,发力新赛道,修炼内功,稳健前行。
方针既定,整个“星火”合作社如同一台上好了润滑油的机器,高速且精准地运转起来。
蔬菜产区,社员们干劲十足,严格按照更趋完善的标准流程进行管理。新定制的、印有“星火”标识和溯源二维码的包装盒被大量投入使用,每一份发出的蔬菜都拥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消费者扫描后不仅能查到产地信息,甚至能看到负责这片地的社员姓名和照片,信任感与亲切感倍增。
后山的生态养殖区内,第一批五百只芦花鸡苗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褪去了绒毛,长出了健壮的翅膀。周水生按照顾青舟找来的科学养殖资料,精心调配着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鸡舍旁的活动场地也平整了出来,天气晴好时,小鸡们便被放到场上自由活动,啄食青草和昆虫,个个精神抖擞。沈星澜偶尔会过来,悄悄在它们的饮水槽里滴入一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稀释到极致的灵泉气息,不为催生,只为增强它们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林下药材的扩种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清理出的五十亩坡地,在社员们的辛勤劳作下,已经初具规模。按照规划,人参、黄芪、黄精等几种适合本地气候的林下药材将被分片种植。沈星澜亲自参与了地块的划分和种植方案的制定,她凭借着对土地和植物生机日益敏锐的感知,总能找到那些“地气”更足、更适宜药材生长的微环境。
夜幕降临时,她依旧会进入灵泉空间。那数十滴“灵髓”依旧悬浮在泉眼上方,散发着诱人的光华。但她谨记之前的警惕,不敢再轻易动用。她更多的是盘坐在泉边,感受着空间里越发浓郁的生机,利用这里远超外界的时间流速和精神恢复效果,梳理白天的思绪,规划未来的方向,或者仅仅是放空自己,让疲惫的心灵得到彻底的休憩。她能感觉到,自己与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精神力也在这种日常的“淬炼”下,缓慢而持续地增长着。
这天,顾青舟拿着初步拟定的、与省农科院进一步合作的框架协议来找沈星澜。协议内容包括共同建立“白云村特色土壤与农产品品质研究工作站”,以及联合选育适合当地的特优品种等。
“这是个好机会,”顾青舟分析道,“借助农科院的技术和平台,不仅能给我们的‘土质特殊论’持续注入权威背书,更能实实在在提升我们的科技含量和育种能力。”
沈星澜仔细看着协议条款,点了点头:“我同意。但我们核心的种植管理流程,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经验性的东西,需要设定保密边界。”
“这是自然,我已经在协议中加入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条款。”顾青舟显然考虑周全。
两人正商讨着细节,张叔一脸兴奋地跑进来:“星澜,顾老师!好消息!省里刚下来的文件,要把我们白云村,特别是咱们‘星火’合作社,列为‘省级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后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都会有倾斜支持!”
这无疑是又一剂强心针。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将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扫清很多障碍。
沈星澜和顾青舟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振奋与更重的责任。
合作社外,阳光正好,照耀着生机勃勃的土地,也照耀着每个人脸上充满希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