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总觉得时间像指缝里的沙,溜得飞快。自从那晚的事过后,她和孟宴臣的交流看似回到了从前,可她总隐隐觉得,孟宴臣心里藏着块没说出口的压抑与渴望。
更重要的是,叶子对他的心态早已不同——从前是毫无顾忌的依赖,想靠近就靠近,想撒娇就撒娇,可现在两人都长大了,她慢慢的疏远他,那些容易引人误会的亲近,她终究是做不出来了。
和韩廷倒还好,又回到了世交间那种自然熟络的社交状态,相处得松弛自在。反倒是和宿舍那几个姑娘,关系一天比一天亲近,热热闹闹的,总让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不,今天刚下课,苏野就在旁边扯开嗓子喊她:“叶子!走,去溜滑板啊!跟你说,我今天这滑板状态,简直绝了!”
叶子听到“溜滑板”三个字,眼睛瞬间亮了,刚才还挂在脸上的课堂疲惫一扫而空,抓起书包往肩上一甩,动作比苏野还快:“走!谁怕谁!”
夏星晚已经蹦到了门口,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含糊不清地喊:“等等我!我去宿舍拿滑板!”
话音未落,人已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宿舍。
校园里的小道上,苏野踩着滑板原地转了个圈,冲叶子扬下巴:“上次输了还没认账呢?今天可得好好较量较量。”
叶子挑眉,拍了拍怀里抱着的滑板:“谁输还不一定呢,别忘了上回是谁差点撞到花坛上。”
正说着,夏星晚抱着她的粉色滑板跑了出来,额前的碎发跑得有些乱,却笑得一脸灿烂:“别吵了,别吵了,一起去江边那条新修的板道吧!听说路灯亮得很,晚上滑着特别舒服!”
叶子和苏野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自从那晚和孟宴臣的事情过后,她心里像卸了块石头,而宿舍这几个伙伴的热络,更像春日的阳光,一点点填满了日子的缝隙。
三个人踩着滑板往校外走,轮子碾过地面的声音轻快又规律,和着他们的说笑声,在傍晚的风里荡开。
叶子看着身边打闹的两人,忽然觉得,这样热热闹闹的时光,真好。
叶子正想着,身后突然传来林小满和沈舒瑶的声音:“我们也去!我们也去!”
当初孟怀瑾给叶子买滑板时,索性给宿舍四个姑娘都备了新的,个个都是名牌,底下还装着闪光灯,滑起来流光溢彩的。别看叶子长得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玩起滑板却格外顺溜,动作利落得很。
她回头喊了句:“那就走啊!不过先吃饭吧?”
苏野在一旁笑起来:“吃什么饭,先溜两圈再说!待会儿出去吃,我请客!”
林小满立刻接话:“老大你请客啊?那可得好好想想吃什么——”
宿舍这几位姑娘里,林小满家境不算好,性子却开朗得很,从不占人便宜。其他几人家境都不错,却从没半分看不起她,反倒处处体贴,总怕她觉得不合群。
林小满也不是那种阴沉沉的性子,平日里和大家打打闹闹,相处得热络又自然。她手工做得极好,织的小玩意儿、做的发饰,在几个女生里特别受欢迎,靠着这手艺,她也渐渐多了份自信。
这四个姑娘处得亲如姐妹,好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会儿林小满追在后面喊:“老幺,你年纪最小,别滑那么远,慢点!”
她心里最喜欢叶子,这小姑娘长得好看,人又贴心,不仅从没拿她当外人,有什么话都跟她说,还把她拉进自己的朋友圈——那圈子里的人个个有教养,绝不是些纨绔子弟。
叶子和苏星瑶还总想着帮她,教她怎么找兼职:暑假和没课的晚上可以去给孩子补课,还能去国坤集团做些临时的打印、助理之类的活儿,时薪高,又能学东西、练交际,比去酒吧刷盘子强多了。
多亏了她们,林小满找的兼职都是待遇最好的,既能赚钱,又能长见识。
叶子听着身后的叮嘱,笑着放慢了脚步,回头朝她们挥挥手:“知道啦!等你们!” 风里飘着姑娘们的笑声,轻快得像脚下即将滚动的滑板轮。
林小满家在农村,父亲是农民工,家里种着几亩地,姊妹也多,但父亲从没亏待过她。在大学里,她靠着兼职赚的钱,日子过得并不窘迫,时薪还不低,还存下了钱,这不得不说很厉害。
叶子总跟她说:“都是用人,凭什么不用自己人?”
苏野也搭腔:“我表哥包桥铺路的,叔叔要是有啥拿手手艺,去他那干活,工资肯定不比别人低。就是跟着亲戚干活,你别嫌不方便就行。”
林小满笑着摆手:“这有啥不方便的!”多亏了宿舍这帮人的互相帮衬,她父亲如今都能带村里几个人一起包活干了。
叶子还惦记着这事,常跟她说:“满,要是叔叔没活干,或者结钱不及时,千万别瞒着,跟姐妹们说一声。”
包工程常有压款、垫钱的事,林小满心里都明白,却从没想过嫉妒谁——哪怕身边的姐妹家境优渥,哪怕她们总想着给她介绍活计。她从不嫉妒三人,只是羡慕,羡慕可以,嫉妒不行。
叶子、苏野、沈舒瑶、夏星晚,每个人都帮她搭过线,找过活。凡事三人介绍的都非常靠谱,钱给的高,还给的及时。
如今的林小满,已是村里最出息的姑娘。以前村里三百多号林姓族人,不少人都觉得他家孩子多,过的艰难,平常又难处了,也都会帮衬她家,如今但凡有人来城里找活,都会先来问她。
有学问的,她帮着找对口的工作;没学问的,也能寻个踏实营生,最起码不会被人坑骗。
就像夏星晚家的服装厂,常年缺工人;沈舒瑶父母是教授,学校食堂、保安、宿管这些岗位总有空缺;苏野家是军旅世家,长辈级别不低,他叔叔做路桥工程,更需要有手艺、能吃苦的人——这些活计,对村里人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机会。
林小满成了村里和城里之间的一座桥,带着乡亲们慢慢往好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