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神殿基石与群星低语**
“距离‘收割者’主力接触,还剩47分钟。”
系统的倒计时如同冰冷的绞索,缓缓收紧。北极据点内,最后的战斗指令已经下达。由零号亲自带领,混编了“灰隼”小队成员和默守公司最精锐安保人员的突击队,搭载着高速隐形载具,如同数支离弦之箭,射向格陵兰冰盖深处那个被称为“零号神殿”的坐标。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林薇用生命换来的密钥“尤里卡”,摧毁“纯化圣火”的核心服务器,斩断“收割者”在地球上的爪牙。
陈默坐镇指挥中心,他的意识几乎与整个“生命织锦”网络同步。屏幕上,代表着零号小队的光点正沿着预设的、由“灰隼”提供的安全通道快速突进。而在更宏大的视野里,那片来自柯伊伯带的“灰色虚无”已经膨胀到足以覆盖半个屏幕,它伸出的黑暗触须,前端已经开始与“织锦”最外围的能量场发生接触。
没有声音,没有爆炸,只有数据的疯狂报警和能量读数的断崖式下跌。那“灰色”所触及之处,“织锦”的金蓝色光丝并非被撕裂,而是像遇到了最高效的“消融剂”,无声无息地黯淡、分解,归于彻底的“无”。这种基于规则层面的抹除,比任何狂暴的攻击都更令人绝望。
“外部防御圈Alpha区,失守!”
“beta区能量衰减超过70%!结构性崩塌开始!”
坏消息接踵而至。陈默脸色铁青,双手在控制台上化作残影,调动着一切备用能源和算力,试图修补被抹除的区域,但往往是刚修复一丝,便被更多的“灰色”瞬间覆盖。
“不行!修复速度远远跟不上崩塌速度!”零号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夹杂着载具引擎的轰鸣和冰原风雪的呼啸,“boSS,必须找到办法减缓它的侵蚀!不然等我们冲到神殿,老家都没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魏子清紧闭的双眼猛然睁开,惊呼道:“是那个漏洞!林薇说的‘同频共振漏洞’!‘收割者’不是在硬碰硬,它在分析‘织锦’的固有振动频率,然后模拟出完全相反的‘逆频波’进行精准抵消!它在‘解构’我们!”
陈默瞬间明白了。这就像用一把能复制任何钥匙的万能锁,对方的攻击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它在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攻击自己!必须立刻改变“织锦”的频率,打乱对方的节奏!
“菜菜!立刻开始随机波动‘织锦’的基础谐振参数!变化间隔不能超过0.1秒!”陈默下令。
魏子清立刻执行。只见屏幕上,那原本稳定流淌的金蓝色光网,开始以一种混乱无序的方式明灭、闪烁,仿佛一片跳动不安的光之海洋。
效果立竿见影!“灰色虚无”推进的速度明显一滞,它那精准的“消融”过程被打断了,转而开始用一种更粗暴、更消耗能量的方式,如同巨锤般开始硬砸“织锦”的结构。
压力骤增,但至少,毁灭的倒计时被稍微延缓了。
**(展现了林薇提供情报的关键作用,并可视化了“同频共振漏洞”的原理与应对,将抽象设定转化为具体攻防)**
然而,这种全频段的随机波动,对作为网络基石的“新芽网络”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他们纯净的意识难以适应这种混乱无序的剧烈变化。
就在这时,主屏幕上自动弹出了数十个小小的分屏窗口——是魏子清利用“初始源代码”的权限,接入了那些分散在全球、支撑着“织锦”节点的孩子们身边的监控或个人设备。
东京,玲奈的公寓。她脸色苍白地坐在一堆写满复杂公式的草稿纸中间,双手死死按住太阳穴,鼻血流淌下来也浑然不觉,嘴里喃喃着:“不对……频率不对……要找到……新的稳定点……”
冰岛,马特斯的房间。他面前的乐高模型在无形的力量震荡下不断崩塌,他又固执地一次次重新搭建,小脸憋得通红,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在搭建的是整个世界的支点。
非洲草原,那个能与动物沟通的小男孩,紧紧抱着一头瑟瑟发抖的猎豹,将自己安抚的情绪不断传递给网络中其他恐慌的意识……
亚马逊雨林、阿尔卑斯山麓、太平洋小岛……一个个孩子,在以他们稚嫩却无比坚韧的方式,承受着意识层面的巨大压力,死死支撑着那片代表希望的光网。
他们没有一个人哭喊,没有一个人放弃。他们的沉默与坚持,透过屏幕,化作一股无声却磅礴的力量,狠狠撞击着据点内每一个成年人的心脏。
苏小暖早已泪流满面,她紧紧抱着怀中依旧沉睡的小极光,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网络中每一个苦苦支撑的孩子。“坚持住……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住……”她低声呢喃,像是在祈祷。
周明教授摘下了眼镜,用力擦拭着眼角,声音哽咽:“他们……才是这个文明……最坚硬的基石……”
陈默深吸一口气,将胸腔翻涌的酸涩与感动强行压下。他不能辜负这些孩子。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代表零号小队的光点——他们已经突破了“零号神殿”最外围的防御,正在利用“尤里卡”密钥,破解那扇封锁着核心服务器的、最后的重力闸门。
“零号,报告进度!”陈默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递到遥远的格陵兰冰盖之下。
“闸门正在开启!干扰很强!妈的,里面的守卫根本不是人……”零号的声音夹杂着能量武器射击的爆鸣和某种非人生物的嘶吼,“再给我们三分钟!最多三分钟!”
三分钟。
陈默看向主屏幕。那片“灰色虚无”似乎被这种混乱的抵抗激怒了,它不再分散攻击,而是凝聚起更加庞大的黑暗,如同一只缓缓睁开的、漠视一切的巨眼,对准了“织锦”网络中最为关键、也汇聚了最多孩子意识的几个核心节点。
它准备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足以瞬间瓦解整个防御体系的毁灭性打击。
最后的四十七分钟,仿佛被压缩成了这最后的三分钟。希望与绝望,在这短暂到极致的时间里,疯狂地拉扯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格陵兰冰层下的生死时速,与全球范围内孩子们用意志筑起的脆弱防线,共同维系着文明最后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