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冬日,天色总是灰蒙蒙的,连续多日的阴霾,仿佛酝酿着一场大雪,也压抑着朝堂上日益紧张的气氛。弹劾陆北辰的奏章有增无减,晋王一党见皇帝迟迟未作决断,气焰越发嚣张,甚至开始在朝会上公开质疑长风军的战斗力和陆北辰的统帅能力。
这一日,大朝会。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几名御史再次出列,言辞激烈,重复着“轻敌致败”、“有负圣恩”的陈词滥调,并暗示若再不严惩,恐寒了天下将士之心,实则暗指会纵容边将骄横。
龙椅上的皇帝赵珩,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的龙首,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他心中自有权衡。陆北辰是他一手提拔的年轻将领,能力出众,忠心亦无可疑,此次失利确实蹊跷。但朝议汹汹,证据看似对陆北辰不利,他也不能一味偏袒。
就在几名御史唱罢,殿中一片寂静,众人皆等待皇帝表态的微妙时刻,一向在朝堂上沉默寡言、只论军务的太子赵琛,却出乎意料地轻咳一声,出列躬身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满朝文武皆是一怔,连晋王赵珩也微微挑眉,看向这位素来低调的皇兄。
“太子有何事奏?”皇帝开口,声音平静。
太子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儿臣近日偶得一些民间传言,并附有若干证物线索,事关北境军械供给与边关安危,干系重大,儿臣不敢专断,特呈报父皇圣裁。” 他话语含蓄,并未直接点明何事,但“军械供给”、“边关安危”八字,已如惊雷,在殿中炸响!
内侍将奏折呈送御前。皇帝展开,快速浏览。太子的奏折写得极有技巧,并未直接指控任何人,只是以“据闻”、“或有”等不确定口吻,转述了有关军械采买环节存在虚高报价、异常高损耗、以及部分军械疑似流入非法渠道的传闻,并附上了一份简洁的线索梳理图,指向性已然明确。最后,太子表示,此事若属实,则动摇国本,恳请父皇彻查。
皇帝看着奏折,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目光如电,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晋王,以及户部、兵部几位相关官员。那几人虽强自镇定,但额角已隐隐见汗。
晋王心知不妙,立刻出列,沉声道:“父皇!此乃无稽之谈!定是有人为脱战败之罪,恶意构陷!请父皇明察!”
皇帝尚未开口,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报!北境镇北将军,八百里加急军报!”
“宣!”皇帝精神一振。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染尘的信使疾步上殿,单膝跪地,高举军报:“陛下!镇北将军陆北辰紧急军报!”
皇帝接过军报,打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这并非寻常的战情汇报,而是一份字字泣血、锋芒毕露的弹劾奏章!
陆北辰在奏章中,首先如实汇报了鹰嘴崖失利的经过,重点强调了敌军使用了疑似本应装备长风军的新式神机弩这一关键细节。接着,他话锋一转,以无比沉痛和愤怒的语气,直接弹劾兵部、户部相关官员与皇商“隆昌号”勾结,在军械采买、运输环节长期系统性贪腐,克扣军械,以次充好,中饱私囊!并直言此次鹰嘴崖将士之血,实乃贪官污吏所酿成!他详细列举了账目异常、编号对应、水手证词等关键证据,与太子所奏线索相互印证,最后,他掷地有声地写道:
“臣受皇恩,镇守北疆,唯知尽忠职守,保境安民。然,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背后却有蠹虫啃食国本,资敌以刃,此等行径,与通敌叛国何异!臣恳请陛下,彻查此案,严惩国贼,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以正朝纲!臣陆北辰,愿与此等蠹虫,对质公堂!若查有虚言,臣甘当军法!”
奏章最后,并非为自己求情,而是为部下请命:“北境苦寒,将士缺衣少药,新式军械更迟迟未至。臣恳请陛下,念在边关将士忠勇,速拨粮饷军械,补齐缺额,以防狄人趁虚而入!”
这封奏章,如同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刺入了朝堂的脓疮!陆北辰没有为自己失利做任何辩解,而是将矛头直指导致失利的根源——军械贪腐!他将一次战术失利,上升到了动摇国本的政治高度!其言辞之激烈,证据之具体,决心之坚定,震撼了整个朝堂!
太子的旁敲侧击,陆北辰的正面猛攻,一前一后,一柔一刚,配合得天衣无缝!瞬间将晋王一党打了个措手不及!
皇帝的脸色已由阴沉转为铁青!他“啪”地一声合上奏章,目光如寒冰般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脸色微变的晋王脸上。
“好!好一个军械贪腐!好一个资敌以刃!”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朕的将士在前线用命,你们却在后方喝兵血?甚至把刀递给敌人?!”
“陛下息怒!”晋王连忙跪下,“此乃陆北辰一面之词,构陷忠良……”
“构陷?”皇帝冷笑一声,将太子的奏折和陆北辰的军报狠狠摔在御阶之下,“太子听闻的传言是构陷?陆北辰列出的账目编号、水手证词也是构陷?要不要朕立刻派銮仪卫去查一查那个‘隆昌号’的货仓?去问问那个运货的水手?!”
皇帝盛怒之下,直接点出了“隆昌号”和“水手”,显然已对太子和陆北辰提供的证据信了七八分!
晋王及一干党羽顿时面如土色,汗出如浆。他们万万没想到,陆北辰竟然掌握了如此具体的证据,更没想到太子会突然插手!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部署。
“查!给朕一查到底!”皇帝猛地站起身,声震殿宇,“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给朕彻查兵部、户部相关官员、皇商隆昌号!所有涉及军械采买、运输的环节,给朕翻个底朝天!涉案人员,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停职查办!胆敢隐瞒包庇者,同罪论处!”
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雳!一场席卷朝堂的廉政风暴,即将来临!
退朝后,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传遍京城。晋王一党如丧考妣,人心惶惶。而众多正直官员则拍手称快。镇北将军府内,沈清弦收到林嬷嬷的急报,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第一步,成了!皇帝已然震怒,立案严查,晋王党羽必将遭到重创!
然而,她也清楚,想要借此一举扳倒根深蒂固的晋王,几乎不可能。晋王必定会断尾求生。接下来的较量,将更加微妙。如何在这场风暴中,为长风军争取到最大的实际利益,并进一步巩固胜果,才是关键。
她铺开信纸,开始给陆北辰写回信。风暴已起,接下来,要看如何乘风破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