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的清晨,水库边弥漫着破晓前的寒意。水面如同巨大的墨色绸缎,平滑而深邃,倒映着天际那一线将明未明的鱼肚白。王刚和李鹏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露水未干的草丛,来到了王刚早已勘察好的老钓位。
“嘶……刚哥,你这选的都是什么神仙时间点,冻死老子了!”李鹏一边搓着手哈出白气,一边动作麻利地卸下肩上沉重的摄影包。与嘴上的抱怨相反,他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同即将踏入战场的士兵。
“晨昏口,鱼活性高。想拍好片子,就得吃点苦。”王刚语气平静,已经开始熟练地支开钓椅,摆放渔具包。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老钓友特有的沉稳节奏。
今天,是他们为筹备中的抖音账号“**刚哥爱钓鱼**”进行的第一次正式户外拍摄。
李鹏打开摄影包,里面琳琅满目的设备让王刚也侧目了一下:手持稳定器、无人机、几个不同焦段的镜头、反光板、甚至还有一套便携的收音麦克风。
“嚯,鹏子,你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要拍《动物世界》呢。”王刚打趣道。
“专业!懂不懂?这叫专业!”李鹏得意地扬起下巴,已经开始组装设备,“既然要搞,就得像模像样。刚哥,你等会儿就按咱们昨天商量的来,该干嘛干嘛,尽量忽略我,但偶尔也得给我点眼神交流,就像……就像跟一个隐形人聊天那样!”
王刚笑了笑,不再管他,开始专注自己的准备工作。他今天特意带了两根竿,一根五米四的综合竿,一根七米二的长竿,目标明确,主攻底层大个体鲫鱼和鲤鱼。开饵盆里,他熟练地将几种商品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拉丝粉,一边加水一边快速搅拌、揉打,感受着饵料状态的变化。
李鹏的镜头已经悄然开启。他先用一个**大景别**拍摄了水库清晨静谧的全貌,无人机无声升起,俯瞰的视角下,山水相依,王刚独自坐在水边的身影显得渺小却又坚定。然后镜头迅速拉近,**特写** 给到王刚那双正在和饵料的手——手指沾满了黄褐色的饵料,动作却稳定而富有经验,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各位钓友大家好啊,今天来到老地方水库,温度有点低,咱们开点腥香为主的饵料,加点虾粉,刺激一下鱼口……”王刚对着李鹏示意的一个点(代表未来的镜头方向),用平时和钓友聊天的语气,自然地开始了讲解。起初略微有点不自在,但一旦涉及到他熟悉的领域,话语立刻流畅起来。
李鹏在旁边不断变换着机位,时而蹲下仰拍王刚挂饵的专注侧脸,时而将镜头贴近水面,捕捉浮漂立起时那细微的涟漪。他甚至还把一个微型摄像头夹在了王刚的帽檐上,以获取第一视角的沉浸式体验。
一切准备就绪,王刚捏出一团饵料,精准地抛向窝点,然后挂饵、抛竿,动作一气呵成。浮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悄然入水,立稳。
等待,是钓鱼的主旋律,也是拍摄中最考验耐心的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浮漂如同定海神针,毫无动静。清晨的寒意更浓,李鹏穿着单薄,已经开始有些哆嗦,但他端着相机的手依旧稳定,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水面和王刚,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瞬间。
“刚哥,这……这要等到啥时候?会不会今天鱼不开口啊?”李鹏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长时间的静止让他有些焦躁。
“钓鱼就是这样,十钓九空是常态。”王刚目光依旧锁定浮漂,声音低沉而平稳,“耐得住寂寞,才守得到繁华。拍片子不也一样?”
这话让李鹏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催促,重新将注意力投入到取景框中。
就在这时,王刚的目光微微一凝。浮漂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点动**,仿佛只是被水波推了一下。
“有口了。”王刚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但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得不同,如同发现猎物的豹子,身体微微前倾,右手虚握在鱼竿柄上。
李鹏精神大振,立刻将镜头推到极致,死死盯住那支浮漂。
只见浮漂在轻微点动之后,缓缓地、沉稳地**上升了一目**!紧接着,又是一个干脆利落的一目下顿!
“打!”王刚低喝一声,手腕瞬间发力,扬竿刺鱼!
“呜——”竿尖瞬间被拉成一个优美的弯弓,鱼线切水,发出令人愉悦的嘶鸣!
“中鱼了!个头可以!”王刚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畅快的笑容,双手稳稳控住鱼竿,开始与水下的力量周旋。
“漂亮!!”李鹏激动得差点喊出来,他立刻进入状态,一边稳稳地持镜跟拍王刚沉着遛鱼的全过程,一边开始了他画外音式的“解说”,语气充满了临场感:
“来了!朋友们看!中鱼了!看这竿子的弯度,力道不小!刚哥控得住吗?……好!稳住了!慢慢来,别着急……看这水面被鱼拉出的波纹……太刺激了!”
他围绕着王刚,寻找各种角度——王刚专注的神情、绷紧的鱼线、弯曲的竿身、水面翻涌的浪花,甚至脚下被鱼挣扎时蹬乱的泥土,都被他一一捕捉。
经过一分钟的博弈,一尾银光闪闪、鳞片完整、足有一斤多的野生大板鲫被王刚成功抄入网中。
“哈哈!开门大吉!”王刚提着沉甸甸的抄网,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和成就感。
李鹏立刻给这条来之不易的“主角”来了个全方位的特写,镜头几乎要贴到鱼身上,记录下它每一次鳃盖的张合和尾鳍的摆动。
“刚哥,快,捧着鱼,说两句!分享一下心情,或者讲讲刚才那口怎么看,怎么打的!”李鹏在一旁提醒。
王刚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双手捧起那条大鲫鱼,对着镜头,笑容朴实而灿烂:“各位钓友看到没?今天第一尾,野生大板鲫,皮毛漂亮吧?刚才那个口啊,就是典型的鲫鱼口,先点动,再顶漂,然后一个顿口,这时候打,十拿九稳……”
有了这尾鱼的鼓舞,接下来的拍摄顺利了许多。王刚彻底放松下来,完全沉浸在钓鱼和与“隐形观众”的分享中。他时而讲解调漂找底的技巧,时而分析不同饵料的状态,甚至在中了一条小鲤鱼后,还演示了如何正确摘钩放流。
李鹏则完全进入了创作状态,他不只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和共情者。他会适时地提出问题,捕捉王刚最真实的反应,也会因为王刚一个幽默的自嘲而哈哈大笑,并将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镜头传递出去。
阳光渐渐驱散了晨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两个男人,一个专注于水下的世界,一个痴迷于镜头的方寸之间,却在这一刻达成了完美的默契。空气中不再只有水草的腥气和水波的轻响,还弥漫着一种名为“梦想”和“热爱”的鲜活气息。
收竿时,鱼护里有了五六条像样的渔获,而李鹏的存储卡里,也塞满了宝贵的素材。
回程的车上,李鹏一边翻看拍摄的片段,一边兴奋地规划着:“刚哥,这片子绝了!尤其是你中鱼遛鱼那段,张力十足!还有你讲解的时候,特别自然,有那种……那种老友分享经验的感觉!回去我就开剪,保证第一条视频就炸!”
王刚握着方向盘,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水库,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这一次,他不仅是在钓鱼,更是在播种。他仿佛已经看到,那颗名为“刚哥爱钓鱼”的种子,正随着今天拍摄的镜头,悄然落入名为“抖音”的广阔水域,只待时机成熟,便能生根发芽,长成一片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