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短暂的休赛时间,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进入前二十才能晋级,而王刚目前的排名在b区三十名开外,希望渺茫。他没有心情吃饭,独自一人坐在休息区,看着那些谈笑风生、似乎稳操胜券的职业钓手,心里五味杂陈。
李鹏和小颖拿着盒饭走过来,脸上写满了担忧。
“刚哥,先吃点东西。”小颖把饭递过去,轻声安慰,“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咱们本来就是来学习的。”
李鹏也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啊,刚哥。下午还有机会,稳住,能追一点是一点。”
王刚接过饭,食不知味地扒拉了几口。他知道兄弟们是在安慰他,但内心的好胜心却被彻底激发了起来。重生一世,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奋斗,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比谁都强。就这样灰头土脸地被淘汰?他不甘心!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复盘上午的得失。
“问题核心还是出在饵料和对鱼情的判断上。”他对着李鹏和小颖,更像是对自己分析,“我太想当然了。这个竞技池的鱼,被无数高手钓放,早就成了‘滑口、回锅鱼’,警惕性极高。雾化好的饵料它们不敢吃,就认那种味道极淡、状态极黏软、到底后有扎实残留的饵料。刘斌他们,肯定早就摸透了这一点。”
他想起上午观察刘斌时,注意到对方偶尔会用手蘸水,轻轻弹在饵料上,保持饵团的湿润和柔软度,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操作。
“下午,我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他们抢快鱼,我就**反其道而行,主攻慢鱼、大鱼**。把饵料开得更黏、更软,钓得更钝,就守那几个实实在在的顿口!”
下午的比赛在沉闷的天气中开始,乌云低垂,似乎随时会下雨。王刚彻底放弃了速度,他采用极钝的钓法,双钩挂上精心拿捏的、小拇指大小的黏软搓饵,耐心地守着。浮漂如同定海神针,许久都没有动静。
旁边钓位依然保持着高频率的抛竿,渔获还在稳定增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刚的鱼护里仅仅增添了两三条小鲫鱼,排名似乎还在下滑。直播间里(李鹏开了个非官方视角的随行记录直播),一些粉丝开始焦急,甚至有些不好的言论出现。
“刚哥是不是不行了啊?”
“跟职业的比,差距还是太大了。”
“看来还是只能玩玩野钓。”
李鹏看着弹幕,想反驳又忍住了,只是将镜头紧紧对着王刚。画面里,王刚眉头微锁,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专注,握竿的手稳如磐石。这种逆境中的坚持,反而透出一种别样的力量。
就在这时,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落在水面上,激起无数涟漪。许多钓手开始抱怨天气,动作也变得有些急躁。然而,王刚却敏锐地发现,雨声似乎掩盖了岸边的动静,水中的鱼儿警惕性有所降低!
他注意到,一直没什么动静的远点深水区,似乎有零星的大鱼星冒出。
“机会!”王刚心中一动。他果断地站起身来,将钓竿向后延伸,做了一个精准的、极限的“骑摩托”动作,将钓饵远远地送到了那个刚刚冒起鱼星的位置。
这一竿,需要极强的臂力和精准度。饵料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悄无声息地落入目标点。
浮漂在雨丝中静静站立。一分钟,两分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一次徒劳的尝试时,那根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漂尾,猛地、沉稳地、没有任何前兆地,**直接黑了下去!**
不是点动,不是阴口,是毫不犹豫的大黑漂!
王刚全身肌肉瞬间绷紧,手腕发力,扬竿!
“嗡——”竿身瞬间大弯!一股沉重而庞大的力道通过鱼线狂野地传来,与上午那些小鲫鱼的手感天差地别!
“大鱼!是大家伙!”王刚内心低吼一声,立刻立起钓竿,用钓竿腰力卸力,身体后仰,开始小心翼翼地与之周旋。
这一下,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旁边高频率的刘斌也忍不住侧目看了一眼。在竞技池,能碰到这种个体的大鱼,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条就能改变排名!
水下的巨物开始发威,向左猛冲。王刚沉住气,利用竿身的腰力巧妙化解。雨越下越大,打湿了他的衣服,他却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水下的较量上。这场搏斗持续了将近两分钟,最终,一尾金鳞赤尾、健硕无比的大鲤鱼,被王刚用抄网稳稳请上岸,看体型,足有四五斤重!
“好!”
“漂亮!”
不仅是李鹏和小颖,连旁边一些钓手和观众都忍不住喝彩起来。这一条鱼,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王刚几乎黯淡的赛程。
称重时,这条大鲤鱼单独称重就达到了**2.1公斤**!加上下午的其他渔获,王刚下午场的重量达到了**3.8公斤**!虽然总分依然不高,但凭借这条关键大鱼,他的排名如同坐上了火箭,从三十名开外,一路飙升!
当第二天决赛圈的名单在大屏幕上最终定格时,王刚的名字,赫然出现在b区的**第二十位**!他以极其微弱的优势,**压线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