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搞政治教育和信仰灌输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秦授觉得,柳飞鸿属下这三个天罡骑士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先把他们给挖过来,灌输红色思想,然后再让他们给其他人洗脑。
通过信仰灌输、心里引导、制度保障、文化塑造,结合个性化关怀、技术赋能、持续反馈,系统化提升士兵的忠诚度,确保战斗力和凝聚力。
将忠诚教育融入士兵的日常生活每一个环节。
形成“润物细无声”的长效机制。
想到这,秦授目光投向三个卧底。
“你们三个,这次是首功,想要什么奖励?”
三人看着柳飞鸿,不说话。
他们只听柳飞鸿的,至于奖赏啥的,根本不在乎。
柳飞鸿淡淡开口:“校尉大人的奖励不可浪费,兵器,铠甲,提升功力的丹药,他都有,你们尽管开口。”
跟了秦授这么久,她知道秦授身上有不少好东西。
机会难得,必须要把握住。
柳飞鸿提醒的这么明显,三人立即明白过来。
还没开口,秦授就说道:“丹药暂时没有,兵器,铠甲,钱财你们随便挑。”
系统奖励的大大糖,给了柳飞鸿一颗,还有两颗。
对方有三人,不够分。
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这三个人只听命柳飞鸿,还不算他的人,没必要给大大糖。
三人闻言,略有失落。
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提升功力的丹药。
至于钱财兵器,他们并不缺。
“这样吧,我送你们每人一把唐刀。”
秦授说着,装模做样从长形背包中掏了掏,拿出三把崭新的唐刀。
边上的路丁山、崔浩然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秦授的唐刀,他们眼馋好久。
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工艺非常先进。
刃口锋利坚硬,可以劈砍破甲。
而且刀身还具有韧性,不易变形,非常耐用。
是战场上的神兵利器。
目前军中只有秦授和他的几位亲兵拥有。
全军上下,无不羡慕。
两人找了秦授好几次,打听秦授从哪里打造的。
都被秦授给糊弄过去。
现在,他居然一下子拿出三把送人。
军中知道唐刀价值的全都酸了。
三个卧底都是百战精兵,对兵器非常了解,拿在手里试了试,就知道是宝刀。
当即大喜。
一脸兴奋的收下。
“你们三个,愿意当我的亲兵吗?”
秦授抛出橄榄枝,“只要你们愿意,以后各种神兵利器,先进铠甲,乃至于提升功力的丹药,都不会少!”
秦授给出的条件,不懂得人可能感觉没什么。
但是柳飞鸿明白,这是天大的机会。
秦授给的东西,就没有差的。
根本不能用银钱衡量。
属于有钱都买不到。
这是天大的机缘。
不过这家伙当着她的面挖人,是不是太过分了?
挖墙脚也没有这么挖的。
三人都是柳家的家将,忠心不二。
自然不可能被秦授三言两语挖走。
正想拒绝,柳飞鸿忍不住了。
“他们愿意!”
三人:“???”
好吧,他们都是忠于柳飞鸿的私兵死士。
既然主子都开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当即上前单膝跪地:“我等愿意为将军牵马坠蹬,不离左右!”
“好!”
秦授大喜。
将三人扶起。
“你们叫什么名字?”
刚才山猫子喊他们王五、张三、赵六。
秦授知道这肯定是化名。
谁当卧底会用真名?
“柳四!”
“柳十六!”
“柳二十一!”
天罡三十六骑都是柳公权的忠仆家将。
全都改柳姓,以示忠心。
为了方便记忆,名字也按照地位从一排到三十六。
秦授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还真是忠诚,连姓氏都给改了。
边上的山猫子听罢,一脸的蛋疼。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自己跟人称兄道弟,掏心掏肺,结果不仅全是卧底,连名字都是假的。
这一刻,山猫子心碎了一地。
伤不起!
感觉再也没有爱了!
受降结束,又到了秦授最喜欢的环节。
清点战利品!
不过这一次,秦授有点失望。
青岩寨是真穷,除了一些储备的粮食和散碎银两,毛都没有。
是秦授见过最穷的土匪窝,没有之一。
也侧面印证了青岩寨的土匪确实不够坏,还有底线。
此后两日,秦授马不停蹄,以雷霆之势出击。
用火攻大破云雾岭,斩匪一百余人,活捉八十人。
烧死两百多人。
缴获物资钱财近万两。
而后以优势兵力,一鼓作气,荡平野猪林。
杀敌数百,缴获物资无数。
在卧底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又拿下了断魂崖。
随后大军化整为零,分成十几个作战单元,犁庭扫穴,将苍梧县大大小小数十股土匪全部荡平。
三日之内,平息了祸害苍梧县数十年的匪患。
整个苍梧县都为之震动。
百姓无不感恩戴德,直呼青天大老爷。
很多饱受匪患的村镇,要给秦授立生祠。
秦授之名,迅速传遍苍梧县。
于此同时,朝廷派来的钦差在范特熙的协助下,将黄石人的罪行梳理完毕。
共有七宗大罪:虐民害民、贪污腐败、打压同僚、通匪罪、抢劫财物、欺瞒上官、私藏兵甲。
至于黄少阳所谓的攻打县城谋反,经查不实,钦差并未采纳。
这一点,范特熙心中有数。
一旦坐实了谋反的罪名,牵扯可就大了。
不光光黄石人一家要被杀头,整个黄氏家族,九族之内都会受到影响。
黄家在京都还有高官在朝,谋逆之罪没那么容易定下。
不过,在各方的博弈之下,黄家最终舍弃了黄石人这个旁支。
选择弃卒保帅。
各方见好就收,此案就此下了定论。
最终,黄石人父子被判斩立决。
其他家眷流放三千里。
经此一案,范特熙将县衙多年的旧账冤案全都推到黄石人头上。
一举平账!
大大松了口气。
黄石人一案尘埃落定。
各方心照不宣。
钦差临行前一天,范特熙在鸿宴楼设宴。
秦授作为剿匪功臣,自然也在宴请之列。
席间,秦授大手一挥,送给钦差一套精美的茶具。
就连范特熙,也收到一套玻璃杯。
宾主尽欢,皆大欢喜。
次日,钦差带着黄石人案的卷宗和秦授扫灭土匪的功劳簿回京都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