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秦授虽然有罪,但是证据不足,而且他身有爵位,养少量私兵也是朝廷允许的。
如果强行弄死,对皇家的颜面也会有所损伤。
倒不如派他挂帅,征讨太平教。
太平教现在愈演愈烈,信徒上万。
就连当地的官军,感染瘟疫之后都会找太平教救治。
朝廷几次下令地方军队征讨,都没什么成效。
俨然成了元景帝的心头大患。
地方军队出工不出力,与太平教暗中勾结,对朝廷阳奉阴违。
元景帝震怒。
派秦授去征讨,让他们狗咬狗。
若是战败,正好以此为由,将其处死,谁也挑不出毛病。
要是秦授侥幸取胜,朝廷借机封赏,将他调到京都。
在天子脚下,严加看管。
到那时候,随便拿捏。
不管胜败,他都能从中得利。
元景帝越想越得意。
当即拟了一道圣旨,发往苍梧县。
随后又发了两道密旨,一道给虎贲军大将,一道给霍元通。
圣旨从京城出发,到苍梧县有千里之遥。
往西北三百里后,大雪封路。
人马无法通行。
送圣旨的太监愁绪如麻。
仰天长叹。
大雪一日不停,圣旨就无法送到。
这场雪,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一月有余。
北方大灾。
冻死者众。
很多百姓缺衣少食,极度痛苦。
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官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救助。
百姓只能自救,自生自灭。
这段时间,秦授也没闲着。
组织人手不断完善二龙山的工事,大量囤积物资,招兵买马。
附近几十个村子的青壮,全都被他征召到了麾下。
当然,除了杏花村外,其他村子的人他并没有带进二龙山。
而是以入伍补贴的形式救济。
每户入伍一名壮丁,给粮百斤,发棉被一床,军大衣一件。
这种优厚的待遇,吸引力无与伦比。
很多百姓存粮不足,家里也缺少御寒的衣物。
一人入伍,就少了一个人的口粮。
再加上秦授给的补助,至少能撑一月。
秦授此举,雪中送炭,迅速俘获民心。
短短半月,周围几十个村庄,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壮丁,全部加入秦授的麾下。
发粮发衣,每月还有俸钱。
挽救了无数个家庭。
所有人都对秦授感恩戴德。
誓死效忠。
秦授的私人军队人数一下子达到了八百之众。
规模接近团级。
下属两个营。
外加一个警卫连。
柳四成功晋升为一营长,山猫子任二营长。
警卫连连长赵虎。
军情七处魏勋。
柳飞鸿为团长,统帅全军。
至此,秦授一手打造的新军初具雏形。
已经有了对抗一切势力的底气。
这支新军,秦授命名为玄甲军。
雪,还在下。
最深的地方,积雪已经超过了两米。
整个苍梧县完全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灾情愈演愈烈,几乎每天都有冻死和饿死的人。
整个北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完全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
满眼都是雪白。
路上行人绝迹,鸟兽无踪。
在这样极寒的天气里,通往苍梧县的官道上,出现了一个人影。
确切地说,是一位老人。
拄着拐杖,迎着漫天风雪,在雪地上信步而行。
如此寒冷的天气里,莫说是老人,就算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不敢随意出行。
一人深的积雪上,只留下一行浅浅的脚印,似有似无。
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飞鸿留下的爪痕,很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