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园,梧桐叶已落了大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秋风中摇曳。
期中考试周的图书馆,俨然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每天早上七点开馆前,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学生们裹着厚外套,手里捧着热豆浆,一边跺脚取暖一边背诵知识点。
张晨风通常选择在下午去图书馆,这个时间段相对人少一些。
他习惯性地走向四楼东南角那个靠窗的位置,那里采光好,又远离楼梯口,是个安静的角落。
然而这个周三下午,当他抱着复习资料走近时,发现那个位置已经有人了——苏晚晴正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三本厚厚的参考书。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专注的侧影。张晨风正准备转身换个位置,苏晚晴却抬起头来:这里还有空位。
她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张晨风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对面坐了下来。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宽大的橡木桌,形成了临时的关系。
复习到高数部分时,张晨风遇到一道关于多元函数极值的难题,皱着眉思考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头绪。
苏晚晴瞥了一眼他的草稿纸,随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步骤,轻轻推到他面前。
张晨风仔细一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需要先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再结合边界条件讨论。
他感激地对苏晚晴做了个的口型,对方只是微微点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这种默契的相处持续了约莫一个小时,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晨风!我可算找到你了!王晓曦抱着几本教材站在桌边,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我高数复习不下去了,能教教我吗?
苏晚晴合上书本站起身:我复习完了,先走。她收拾东西的动作干净利落,离开时甚至没有看王晓曦一眼。
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王晓曦有些不安地问。
没事,张晨风挪出位置,哪里不会?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张晨风耐心地给王晓曦讲解高数重点。
他发现这个经管学院的女生虽然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学习态度十分认真,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重点和例题。
原来这个定理是要这样用的啊!王晓曦恍然大悟,我们老师讲得太快了,我都没听懂。
要多做题,张晨风建议,光听理论是不够的。
教到函数极限部分时,王晓曦突然说:其实我知道自己不如苏晚晴聪明。上次看到你们讨论问题,那些公式我连看都看不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张晨风安慰她,你在经管方面的天赋,别人也比不上。
复习结束后,王晓曦坚持要请张晨风喝奶茶。
两人来到图书馆一楼的咖啡厅,王晓曦捧着热奶茶,语气真诚:今天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次高数肯定要挂科了。
不至于,张晨风笑笑,你只是需要有人帮你理清思路。
期中考试成绩在周五公布。张晨风走进教室时,看到成绩单已经贴在了公告栏上。苏晚晴的名字高居榜首,总分98分;他自己以95分排在第二。往下找了找,在中间位置看到了王晓曦的名字,72分,刚好及格。
课间休息时,张晨风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晓曦发来的消息:「我及格了!太开心了!谢谢你那天帮我复习!!!下次请你吃大餐!」
他回复了一个笑脸,抬头时正好对上苏晚晴的目光。
她正在和老师讨论最后一道大题的解法,神情专注而认真。张晨风突然想起复习那天,苏晚晴在草稿纸上写下的解题思路是如此简洁优雅,就像她这个人一样,总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抓住问题的核心。
放学后,张晨风在走廊上遇到王晓曦。她开心地跑过来:你看成绩了吗?我居然及格了!我们经管学院这次高数挂了好多人呢!
恭喜,张晨风由衷地说,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实...王晓曦压低声音,考试最后一道大题,就是你考前教我的那种类型。我按照你教的方法做,居然做出来了!
这时苏晚晴从旁边经过,听到这句话脚步顿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就继续往前走。张晨风注意到,她手里拿着的那本参考书,正是那天在图书馆看的那本。
晚上回到宿舍,张晨风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周的点点滴滴。
苏晚晴的聪慧敏锐,王晓曦的勤奋努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在他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挑战,还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