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核查的风声很快在京城传开,连带醉香楼的生意都更兴隆了几分。达官显贵们在此交换信息,试探口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萧墨珩(陆雪瑶身)坐在二楼的雅间内,听着周掌柜汇报近日收集到的各路消息,心思却偶尔有些飘忽。
桌案上,摊开着的是陈明送来的关于赵元庆的最新情况,以及一些从赵元庆酒后失言中套出的、关于漕运衙门内部人事倾轧的琐碎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他的整理分析,已然形成了几条可能有用的线索。
他做得很好,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甚至比预想中更顺利,王府那边的配合也及时而有力。
然而,每当他独处时,脑海中总会不受控制地闪过那日在醉香楼楼梯上,惊鸿一瞥看到对面雅间门缝后的那道目光。
冷静,深邃,带着一种审度的意味。
那是“他”的目光。是那个占据了他身体的陆雪瑶。
当时情势紧急,他无暇细想。但事后回想,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却异常清晰。
她(他)当时在那里做什么?是巧合,还是……特意在观察他?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难以遏制。
他想起他们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风鸣塔下的对峙,王府厅前的试探,皇宫回廊里的擦肩……每一次,那个灵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冷静,坚韧,善于谋断,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懂得隐忍和利用规则。
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觉在他心中滋生。有被窥探的不悦,有棋逢对手的警惕,但似乎……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被“认可”的奇异感觉。
他甩了甩头,试图驱散这些杂念。他们是盟友,是困于同一局中的囚徒,仅此而已。任何多余的情绪,都可能影响判断,带来致命的危险。
可是,心湖一旦被搅动,又岂是轻易能够平复的?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冷的莲花玉佩。月圆之夜的尝试失败后,这玉佩似乎又变回了普通的饰物。那句“因果自渡”的偈语,如同魔咒,时常在他心中回响。
他们的“因果”,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要在这红尘俗世的权利倾轧中,共同走完这一程,才能找到归途?
“大小姐?”周掌柜见他久久不语,试探地唤了一声。
萧墨珩(陆雪瑶身)猛地回神,压下心头的纷乱,神色恢复清明:“无事。你继续说,关于那位漕运刘主事……”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棋局。无论心中如何波澜暗涌,脚下的路,还是要一步步走下去。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内,陆雪瑶(萧墨珩身)正在听取凌云关于选派何人参与漕运核查的建议。
她最终选定了一位名叫孙铭的兵部郎中。此人官职不高,但为人刚正,能力不俗,且是凌风旧部,忠诚可靠。派他去,既不会过于扎眼,又能切实发挥作用。
吩咐下去后,书房内重归寂静。
陆雪瑶(萧墨珩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开始抽出新芽的树木,怔怔出神。
她想起了那日在醉香楼,看到“自己”挺身而出,应对林飞远的情景。那一刻,她仿佛透过那具纤细的身体,看到了萧墨珩灵魂深处那不灭的火焰——骄傲,强势,不容侵犯。
即便被困于女儿身,他的本质也未曾改变。
这种认知,让她在警惕之余,竟生出一丝莫名的……安心?
她无法想象,如果那个身体里的灵魂真的变成了一个怯懦无助的深闺女子,她该如何独自面对这内忧外患的局面。正是他的不甘与反抗,他的谋算与手段,才让他们在这绝境中,看到了一丝挣扎求存的可能。
这种近乎“依赖”的感觉,让她感到陌生而惶恐。
她是陆雪瑶,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独立女性,何曾需要将希望寄托于他人?更何况,是一个如此危险、难以掌控的男人?
可是,命运却将他们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她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依旧隐隐作痛的胸口。伤势在好转,但距离完全康复还遥遥无期。朝堂的明枪,王府的暗箭,北境的烽火,漕运的暗流……每一件都需要她耗费心力去应对。
而那个在丞相府里,同样挣扎求存的灵魂,似乎成了这漫漫长夜中,唯一能理解她处境,并与她并肩而行的人。
这种联系,超越了身份,超越了性别,甚至……开始悄然超越单纯的合作。
心湖微澜,情愫暗生。在这权力与危机交织的漩涡中,两颗孤独而强大的灵魂,正在不由自主地,向着彼此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