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危机有惊无险地度过,工坊的生产秩序恢复了正常。陈山河把更多精力投向了市场开拓和长远规划,车间的日常管理重任,更多地压在了石根肩上。
石根是个踏实肯干的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但“管人”和“干活”是两码事。随着工坊规模扩大,工人增加到十几个,性格各异,水平参差,管理上的难题开始一个个冒出来,让这个年轻的“车间主任”焦头烂额。
难题一:工钱分配惹争议。
工坊实行“基本工资+计件奖励”。以前人少活简单,谁干得多干得好,一目了然。现在工序复杂了,有粗活有细活,耗时耗力不一样。怎么定工价才算公平?
马永贵手脚快,专干下料、刨板这些粗重活,计件数量多,月底拿钱也多。赵小满心思细,被郑怀古安排雕花、开精密榫眼,活儿慢,但技术含量高,计件数反而少。马永贵私下抱怨:“小满一天雕不了一朵花,拿得跟我差不多,凭啥?”赵小满则觉得委屈:“我这活儿费眼睛,伤神,价定低了不合理。”
两人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干活时明显有了隔阂,配合不如以前默契。
难题二:学徒培养进度不一。
新招的几个学徒,悟性有高有低。有个叫铁蛋的小子,人老实肯出力,但脑子慢,学东西费劲,同一个榫眼教五六遍还开歪,耽误整体进度。郑怀古脾气急,骂了几次,铁蛋更紧张,越急越错。另一个叫栓柱的,脑子活,学得快,但有点滑头,爱挑轻活干,不愿下苦功练基本功。
石根想重点培养栓柱,又怕寒了铁蛋的心;想多给铁蛋机会,又怕影响交货。怎么平衡?
难题三:老师傅的“习惯”难改。
郑怀古是技术权威,但有些老习惯让石根头疼。比如老爷子干活时烟袋不离手,火星子溅到木料上,留下烫痕,虽然不明显,但石根觉得影响品质。再比如,用过的工具随手放,不按定置管理要求归位,徒弟们有样学样,车间常找不到工具。
石根知道郑师傅是功臣,不敢直接说,委婉提醒几次,老爷子眼一瞪:“干你的活!哪那么多穷讲究!”石根只好闭嘴,自己偷偷把烫痕打磨掉,再把工具收好。
难题四:质量与进度的矛盾。
南方催货紧,省城的单子也不能耽误。石根压力大,有时会下意识地催进度。有次赵小满雕一个复杂的花牙,石根顺嘴说了句“稍微快点”,结果赵小满手一抖,雕坏了一个关键部位,整块料废了,耽误了更多时间。郑怀古知道后,把石根狠狠训了一顿:“萝卜快了不洗泥!欲速则不达!老祖宗的话都忘了?”
石根憋了一肚子委屈,跑到陈山河办公室诉苦:“山河哥,这主任俺干不了!管多了,得罪人;管少了,出乱子!郑师傅那儿说不得,永贵小满各有心思,学徒也带不动……俺还是回去干我的木匠活踏实!”
陈山河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干将,头发乱糟糟的,眼圈发黑,知道他是真遇到坎了。
他没有批评,也没有空泛地安慰,而是给石根倒了杯水,让他坐下,慢慢说。
听完石根的烦恼,陈山河沉吟片刻,开口道:“石根,你觉得,是开一个榫眼难,还是让十几个人心甘情愿地把榫眼都开好难?”
石根愣了一下,低下头:“管人难。”
“是啊,管人是最难的。”陈山河拍拍他肩膀,“因为人不是木头,人有想法,有脾气。但再难,也得有人管。郑师傅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得多看外面。车间这一摊,你就是顶梁柱。”
他接着帮石根分析:
“工钱的事,不能光看件数。粗活、细活、技术活,价值不一样。咱们得弄个更细的工价表,把技术难度、辛苦程度考虑进去。这事,你拿个方案,跟郑师傅、杏枝一起商量定,要让大家觉得公平。”
“带学徒,不能一刀切。铁蛋慢,但肯下力,就多安排他练基本功,干点要求不高但需要耐心的活。栓柱聪明,就压担子,让他学复杂的,但得盯紧,不能让他耍滑。因材施教。”
“郑师傅那儿,要讲究方法。他是宝贝,得敬着。他那些习惯,当面硬说不行。你不如这样,找块好料,请他做个样品,就说‘郑师傅,您这手艺绝了!这样品咱留着当标准,让徒弟们都照着学。以后干活,咱都得按这标准来,工具用完归位,料子精心着用’。把要求变成向他看齐的标准,他容易接受。”
“进度和质量,永远质量第一!下次再催货,你就把我搬出来,说‘山河哥说了,宁可晚两天,不能出次品!谁砸牌子,砸谁饭碗!’责任我担着。”
石根听着,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管理不是当官,是服务,是协调,是带着大家一起把活干好。”陈山河最后说,“你把手艺练到顶尖,靠的是自己;你把车间管好,靠的是大家。这里面的学问,比你学木匠活深多了,急不得,慢慢琢磨。”
石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重新坚定了下来:“山河哥,俺懂了!俺再试试!”
这次谈话后,石根调整了方法。他制定了更细致的工价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后公布,争议少了;对学徒因人施教,多鼓励、多示范,进步快了;对郑怀古,更加尊重,凡事多请教,用“树立标杆”的方式引导,老爷子反而更配合了;面对交期压力,他学会了下达更清晰的指令,合理调配人力,自己则带头攻坚。
车间里的气氛,慢慢又和谐起来。石根这个“车间主任”,开始当得像模像样了。
陈山河看着石根的成长,心里欣慰。他知道,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工坊发展必须跨越的坎。石根正在经历阵痛,但每一次解决难题,都是他迈向成熟管理者的一步。逆袭的路上,不仅需要技术专家,更需要善于带兵打仗的将才。石根,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