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关于规范厂矿企业保卫组织权限的文件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到各个角落。经保科科长马新建的预感应验了,他的科室瞬间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电话铃声几乎就没停过。各个厂矿企业保卫科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询问的都是类似的问题:
“马科长,我们厂老刘,干保卫十多年了,经验没得说,就是文化程度低了点,以前也没办过什么内保干部的手续,这次能不能给他备案上?” “文件里说的‘备案内保干部’具体啥标准啊?需要考试吗?培训什么时候搞?” “我们科长问,这配枪资格审核严不严?以前有些老同志虽然没正式名分,但一直也摸枪的……” “以后普通队员不能处理案子了,那现场发现了问题怎么办?就干看着等干部来?”
马新建和科里的干事们疲于应付,嗓子都快说哑了。解释政策、说明要求、安抚情绪、记录问题,忙得焦头烂额。一份份要求上报“符合资格人员名单”的通知发下去,换回来的是各式各样、水平参差不齐的名单,看得马新建直摇头,很多明显不符合条件也想蒙混过关。
“老马,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赖副局长抽空来到经保科,看着一片忙乱的景象,苦笑着说,“阵痛期啊!但这一步必须走。不把规矩立起来,以后更麻烦。你们辛苦点,把好审核关,宁严勿宽!特别是配枪人员资格,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
“放心吧赖局,原则我们肯定把握住。”马新建揉着太阳穴,“就是这工作量……而且下面抵触情绪也不小,好多老保卫觉得寒了心。”
“多做思想工作吧。”赖副局长叹口气,“时代在变,要求也在提高。告诉他们,分局后续会组织培训考核,给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机会。但不是现在,现在先把架子搭起来,把最紧要的规矩先严格执行下去。”
赖副局长在经保科布置完工作后,脚步一转,又来到了隔壁的法制科。科长老周正对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发愁,看到赖副局长进来,心里咯噔一下,预感到没什么好事。
“老周,忙呢?”赖副局长开门见山,也没绕弯子,“刚才我在经保科那边说了市局新文件的事,规范厂矿保卫科权限那件。”
老周点点头:“听说了,动静不小。这下马科长有的忙了。”
“光他们经保科忙不过来!”赖副局长摆摆手,“规范的关键在于懂法、依法!很多厂保卫科那帮大老粗,你让他打架抓人行,让他按法律程序办案子,那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所以,你们法制科得派人下去!”
他语气坚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几个指导组,分头下到咱们辖区重点的厂矿企业去,给他们保卫科的干部,特别是那些老保卫按新规定没办案资格的,进行法规制度培训!重点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询问笔录的制作规范、证据的收集固定、涉案财物的管理这些实用内容!务必让他们尽快上手,别再像以前那样胡来!”
老周一听,脸就垮了下来,苦着脸道:“赖局,您这不是为难我吗?您看看我们科现在这情况!立案审批、案卷评查、新法规学习、还有日常的法律咨询答疑,哪一样能落下?尤其是二股,成钢他们股,是绝对主力啊!这要是抽走了,科里好多活儿就得停摆!”
赖副局长显然早就料到老周会叫苦,他双手按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不容置疑:“老周,困难我知道!但这是当前分局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基层执法规范化和维稳大局!工作再忙,也得给重点任务让路!人手不够,你自己内部协调,克服一下!”
他目光扫过办公室,最终定格在李成钢身上,直接点了将:“我看,这个指导组的组长,就让成钢同志来担任!他业务熟,作风扎实,前段时间案卷倒查就是他牵头搞的,对下面存在的问题最清楚,他去指导,最有针对性!”
李成钢正在整理材料,听到自己被点名,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
老周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李成钢是他的得力干将,科里很多棘手的工作都指望着二股呢。但他看赖副局长的态度如此坚决,知道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妥协道:“行吧……赖局您都这么说了,我们法制科肯定全力支持。成钢,那……那就辛苦你挑个头?科里的事……我再想办法。”
最后那句“我再想办法”说得是有气无力,充满了焦虑。
李成钢站起身,表态道:“赖局,周科,我服从安排。只是下去指导需要准备系统的讲义和案例,可能需要点时间。”
“这个没问题!”赖副局长见目的达到,脸色缓和下来,“需要什么资料,请老周协调支持。时间紧,任务重,给你们一个星期准备,下周一就开始下厂指导!第一批就先从几个大国营厂开始!成钢,你把组员名单尽快报给老周和我。”
赖副局长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转身离开。
法制科里一时安静下来。老周看着李成钢,无奈地摇摇头:“成钢啊,你看这……科里这一大摊子……”
李成钢笑了笑,安慰道:“科长,您别太着急。指导组的工作我尽快弄,科里的活儿我也不会撂下,晚上加点班吧。我挑几个年轻脑子活的同志进组,正好也带带他们,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话虽这么说,但李成钢自己也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要忙得脚不沾地了。一边要准备全新的培训课程,应对基层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另一边还要兼顾科里日益繁重的日常业务。这盏“省油的灯”,这次是被领导亲自拨亮,放到风口上去了。而科长老周的叹息声,恐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少了。
与此同时,基层派出所也感受到了变化。片警罗超下片区走访时,明显感觉到那些厂保卫科的人说话办事不像以前那么“冲”了,多了几分谨慎。
“罗哥,您来得正好!”一个相熟的保卫干事拉着罗超诉苦,“这新文件一下来,我们科长天天盯着我们学习,处理个偷拿材料的毛贼,都得按流程来,笔录做得那叫一个仔细,生怕哪点不合规。以前哪这么麻烦啊!”
罗超心里其实觉得这是好事,但嘴上还是安慰道:“规范点好,规范点好!对你们也是种保护嘛!不然哪天处理错了,说不清楚。”
而在一些工厂里,微妙的变化也在发生。那些被列入资格名单的保卫干事,腰杆似乎更硬了些,说话也更有分量了。而一些被排除在外的老队员,则显得有些失落和边缘化,干活的热情都消退了不少。甚至有些工人私下议论:“瞧见没?以后得罪人也得看准了,得罪有资格的,人家能处理你;得罪没资格的,屁用没有。”
领受任务后,李成钢没有丝毫拖延,立刻行动起来。他深知面对如此庞杂的任务,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他快速梳理了一下思路,将指导工作的核心明确为两大块:法规培训和枪械督导。
他首先找到了经保科科长马新建。两人关起门来聊了半个多小时,迅速达成了共识。
“马科,赖局的意思很明确,咱们几家得紧密配合。”李成钢摊开笔记本,“我的想法是,法规培训这块,我们法制科主抓,重点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应用。你们经保科提供各厂保卫干部名单和之前掌握的问题线索,咱们一起弄个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马新建立刻点头:“没问题!名单和情况我马上让人整理给你。重点是做笔录、取证、还有量罚标准这些容易出岔子的地方!很多老保卫,习惯凭经验办事,得把他们这弯给拧过来!”
“没错。”李成钢接着说,“第二块,枪械管理的督导,这是重中之重,也是难点。这块必须汇同治安科一起搞! 枪械的配备标准、日常管理、使用规定,他们是最权威的。我们法制科派个人跟着,主要从法律角度,强调违规持枪、用枪的严重法律后果,配合你们两家进行联合检查。这样力度更大,也更专业。”
“对对对!太对了!”马新建一拍大腿,“我光想着文件规定了,忘了这茬!治安科是老钟的地盘,他们管枪械是正管!有他们出面,再加上你们讲法律责任,这联合督导的分量就够了!正愁怎么镇住那帮老油条呢!我这就给老钟打电话约时间!”
分工明确后,李成钢回到法制科,立刻从二股和一股抽调了三名年轻但脑子活、文字能力强的同志,组成了临时指导组。他亲自担任组长。
他没有急着让大家埋头写讲稿,而是先组织了一次小组会。
“同志们,这次任务不同往常,咱们不是去检查,是去当先生(老师)的。”李成钢开门见山,“下面的保卫干部,很多是老师傅,经验有,但法律程序是短板。咱们不能照本宣科,得让他们听得懂、用得上。”
他布置任务:“小王,你负责梳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里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偷拿物料、打架斗殴、赌博这些,做成案例,重点讲清楚怎么调查、怎么取证、笔录要记哪些关键点。” “小张,你重点准备涉案财物保管、法律文书规范填写这部分,很多厂子这方面极其混乱。” “小李,你重点配合经保科和治安科,研究枪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准备几个反面典型案例,说明滥用枪械、违规持枪的严重法律后果。”
“我负责总体把关,并准备应对现场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李成钢最后强调,“所有培训内容,必须务实、具体、可操作!一周时间,拿出初稿,咱们内部先试讲、修改!”
接下来的几天,法制科指导组的灯光每晚都亮到很晚。李成钢身先士卒,不仅要修改组员的讲稿,自己还要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同时还得见缝插针处理科里必须由他过目的文件。
一周后,指导组拿出了厚厚一摞培训材料和一整套演示图表。在李成钢的坚持下,他们还在科里进行了一次模拟试讲,请马科长、治安科钟科长和老周来挑毛病。
试讲效果不错,马新建和老钟给出了不少来自基层的实际案例补充进去,特别是老钟从专业角度对枪械管理部分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让培训内容更加精准和权威。科长老周虽然心疼被占用的时间和人力,但看到成果,也不得不承认李成钢确实抓到了点子上。
经过赖副局长最终审定后,李成钢带领的法制指导组,联合经保科和治安科的骨干,开始奔赴各个重点厂矿。
培训现场的气氛往往一开始有些沉闷甚至抵触。但当李成钢他们不讲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一个个保卫干部日常真正遇到的难题,用案例说话,讲明法律依据和正确程序,甚至演示如何做一份能经得起检验的笔录时,台下那些原本不以为然的“老保卫”们,眼神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特别是在联合检查枪械库和讲解枪械责任时,治安科同志的专业检查和李成钢提供的法律案例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果,会场更是鸦雀无声,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李成钢的务实作风和扎实业务能力,很快就在各个厂矿传开了。不少保卫科长私下表示:“分局来的这个李股长,是真懂行,讲的东西实在,不玩虚的!而且这次是动真格的,法制、经保、治安三科联动,厉害!”
这项工作远比想象中繁琐艰苦,但李成钢带领着他的小组,协调着兄弟科室,一步一个脚印,将“依法办事”的理念和严格的管理要求,慢慢地灌输到那些曾经习惯于“三不管”基层保卫干部心中。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对自己分管的法律工作以及跨部门协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