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曹操将第三封军报重重拍在桌子上,只觉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那困扰他多年的头风病瞬间发作,疼痛欲裂。他以手扶额,手指用力按压着太阳穴,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吕布……马腾……刘备……好,好得很!”曹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名字,胸中怒火与忧愤交织。他的地盘虽广,雄踞中原,但此刻却仿佛陷入了四面起火的境地:东南,吕布新得广陵,兵锋正盛;西面,马腾韩遂蠢蠢欲动,威胁关中;北面,刘备在河内聚集,虎视眈眈!
“传令!”曹操强忍着头痛,声音沙哑地喝道,“即刻召集文武重臣,速来府中议事!快!”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不过半个时辰,接到紧急通知的核心文武们便纷纷赶至丞相府议事厅。众人见曹操脸色铁青,以手扶额,皆知必有惊天大事发生,厅内气氛顿时凝重得如同结冰。
曹操见人已到齐,勉强坐直身体,将三封军报的内容,言简意赅地告知了众人。
消息一出,满堂皆惊!东南失地,西凉异动,河内聚兵!这三方面的威胁几乎同时传来,让在座的谋臣武将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诸公,”曹操环视众人,声音带着疲惫与决绝,“局势至此,可谓四面受敌。当务之急,需确定主次,分清缓急!我军兵力虽众,亦不能同时应对三线作战。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议定一个方略,先破何处?后定何方?各线又当如何防守应对?望诸公畅所欲言,以解当前危局!”
片刻后,郭嘉率先开口:“丞相,刘备于河内聚集兵马,其势虽显,然其绝不敢直接南渡黄河,强攻我中原重镇。黄河天险,加之我沿岸布防,彼若强渡,必遭半渡而击之险。,且孤军深入,风险极大。以嘉观之,刘备若动,必是西取河东郡,然后自龙门渡口西渡黄河,沿大路南下,方可威胁长安,觊觎关中!此乃迂回之策,亦是稳妥之策。”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关中:“而马腾、韩遂聚兵漆县,其意已然明朗,便是欲趁我主力被牵制之际,南下夺取关中!关中乃我西部屏障,长安更是旧都,绝不可失!”
郭嘉综合两者,提出核心方略:“故此,嘉以为,当以关中为重中之重!明公应立即下令,将洛阳、弘农等地粮草,大量运往潼关囤积,以作持久之战备。同时,亲率大军主力,西进至冯翊郡临晋城(今陕西大荔)驻扎!”
他手指点向临晋位置:“临晋此地,北可防御自河东而来的刘备,西可迎击自漆县南下的马腾、韩遂!我军屯驻于此,以逸待劳,静观其变。若刘备先至,则击刘备;若马腾、韩遂先来,则破马、韩!此乃‘扼守中枢,机动应敌’之策,可同时应对西北两路威胁!”
荀彧闻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奉孝之策,深得兵法要旨,临晋确是枢纽之地,进驻此地,可收一石二鸟之效,彧附议,关中稳固,则洛阳无西顾之忧,可集中精力应对东南。此乃当前最为稳妥之策。”
曹操听罢,觉得郭嘉分析得有理,但东南的吕布依旧让他如鲠在喉:“奉孝、文若所言甚善。然,东南吕布,新得广陵,气焰嚣张,若其趁我西顾,再度北犯,如之奈何?”
这时,荀攸接口道:“据细作回报,广陵之战,并非吕布亲自下令发动,而是合肥张辽、徐庶等人,抓住了曹洪将军回师下邳、广陵空虚之机,主动发起的一场局部战役。可见吕布目前之战略重心,或许并未放在北进之上。”
郭嘉紧接着补充,语气肯定:“明公!吕布如今坐拥荆、扬,兼有淮南,其势已成,急切之间,绝难图之!与之硬拼,只会两败俱伤,让刘备、马腾等人坐收渔利。当此之际,明公当行‘远交近攻,先弱后强’之策!张鲁、马腾、刘璋,乃至刘备,其势皆弱于吕布,当先行剿灭,整合北方与西方,壮大我方实力,待北方、西方平定,再携大势,与吕布决战于江淮,方为上策!”
他看向曹操,提出具体建议:“对于吕布,目下不宜刺激,反而应暂作安抚,以骄其心,懈其志。明公可派遣一能言善辩、洞察人心之士为使者,前往荆州,假意对吕布加以册封、安抚,观察吕布态度及其内部动向。只要其短期内不再北犯,我便能赢得解决西北危机的时间!”
曹操听完众人分析,沉思良久。他虽心高气傲,但也知审时度势。眼下三面受敌,若同时开战,必败无疑。必须先稳住一方,集中力量打破一路。吕布势大,确非旦夕可图。
他终于缓缓点头,采纳了郭嘉等人的战略:“诸公之论,老成谋国,就依此计行事。”随即,他目光扫过众臣,点名道:“刘晔!”
“晔在!”刘晔应声出列。
曹操沉声道:“命你为使者,持我书信与朝廷诏令,出使荆州,面见吕布。”他略一思索,为了显示“诚意”和稳住吕布,决定给予更高的虚名,“吕布已是温侯、平东将军,位高权重。今再加封其为 ‘骠骑将军’ ,假节钺,总督荆州、扬州、淮南三地军事!再赐其 ‘楚公’ 爵位,允其开府建制,仪同三司!”
骠骑将军位比三公,仅次于大将军;假节钺意味着可代表皇帝行使诛杀之权;而楚公的爵位更是异姓封公,地位尊崇无比,开府仪同三司则享有与三公相同的待遇和自置僚属的权力。这一连串的封赏,堪称极致,足以让任何诸侯心动。
“你此去,一要确保封赏顺利传达,示我‘结好’之意;二要仔细观察吕布及其麾下文武反应,探听其真实意图与动向!务必小心谨慎,随机应变!能使其暂缓兵锋,便是大功一件!”曹操盯着刘晔,语重心长地吩咐。
“晔,领命!必不辱使命!”刘晔肃然躬身。一场带着厚重“糖衣”的外交使命,就此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