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曜科技”顾淮之的邮件,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溪和沈倦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他们没有立刻回复,而是选择先将它搁置一旁。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将他们自己的蓝图,从构想变为现实。
接下来的几周,忙碌而充实。沈倦和陆晨几乎住在了临时租用的共享办公室里,日夜不停地完善商业计划书,筛选合适的初创团队成员,并与几家经过陆晨严格背景审查的、规模不大但理念相合的投资基金进行初步接触。沈倦提出的“联邦制”模式虽然新颖,但其清晰的边界和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反而赢得了一些注重长期价值和技术伦理的投资人的欣赏。
林溪则开始着手工作室的升级。她婉拒了大部分商业合作,只保留了少数几个与她的新理念契合度高的项目。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阅读了大量关于科技伦理、人工智能与社会交互的书籍和论文,试图为未来的跨界创作打下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她也开始构思新的作品系列,灵感来源于“创世项目”中关于“秩序与混沌”、“逻辑与直觉”的哲学思辨。
一个周五的傍晚,沈倦提前结束了工作,来到林溪的工作室接她。夕阳的余晖将街道染成暖金色,空气中弥漫着周末即将到来的松弛气息。
“带你去个地方。”沈倦牵起林溪的手,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
他开车载着她来到一个位于创意产业园区的独栋小楼前。小楼外观是现代简约风格,通体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反射着温暖的光,楼前有一小片精心打理过的绿地。
“这是?”林溪有些疑惑。
沈倦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玻璃门。
里面是开阔的挑高空间,刚刚完成基础装修,空气里还带着一点点涂料和新材料的气息。但已经可以看出未来的轮廓——流畅的线条,充足的光线,划分出了办公区、讨论区和安静的研发区域。
“这是我们的新起点。”沈倦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星图科技’。”他指向一面空白的墙,那里未来会悬挂公司的标志,“星辰为引,绘制未来科技的可能性版图。”
林溪环顾四周,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能想象出这里未来充满活力的样子,想象出沈倦在这里带领团队攻克难题的场景。
“名字真好。”她轻声说,带着由衷的骄傲。
“还有更好的。”沈倦牵着她,走到隔壁一个稍小但同样明亮温馨的空间。这个空间的设计明显不同,更有艺术感,预留了展示墙、材料区和舒适的创作角落。“这是‘溪光设计’。”他看着她,目光温柔而坚定,“你的光芒,值得被所有人看见。希望这里,能成为你施展才华,照亮更多人的地方。”
林溪愣住了,她没想到沈倦连她的新工作室都一并准备好了,而且就在他的公司隔壁!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未来也将是真正意义上并肩作战的战友,物理上的距离几乎为零。
感动如同暖流,瞬间淹没了她的心房。她扑进沈倦怀里,紧紧抱住他,声音哽咽:“谢谢你,倦……这太好了……”
沈倦回抱住她,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是我们一起的星辰大海。”
为了庆祝这重要的时刻,他们叫来了周雨晴和陆晨。四个人在新公司的空地上铺开野餐垫,点了外卖,开了香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业预热派对”。
为了‘星图’和‘溪光’!为了咱们的铁四角!周雨晴高举酒杯,兴奋地喊道。
为了倦哥和小溪嫂子即将开启的‘妇唱夫随’、‘公费恋爱’的新篇章!陆晨一如既往地贫嘴,换来周雨晴一记白眼,但大家都笑了起来。
沈倦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林溪,再看看插科打诨的陆晨和爽朗的周雨晴,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就是他的世界,由理想、爱情和友情共同构筑的世界。
月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清辉满地。酒至微醺,周雨晴搂着林溪的肩膀,看着在另一边讨论技术的沈倦和陆晨,小声说:“看到你们这样,真好。感觉什么都打不倒你们。”
林溪靠着闺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啊。”
派对散场后,沈倦和林溪留下来做最后的收拾。他们并肩站在窗前,望着园区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城市的璀璨光芒。
“星图……溪光……”林溪轻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忽然明白了沈倦的深意,“你的星图,指引方向;我的溪光,照亮沿途。我们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探索与前行,对吗?”
沈倦侧过头,在她唇上落下轻柔一吻:“嗯。我的星光。”
就在这温情脉脉的时刻,沈倦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一看,是陆晨发来的信息,语气一反之前的轻松:
「倦哥,刚查到点东西。‘辰曜科技’的顾淮之,明天下午的航班抵达本市。他这次来访的公开行程很少,但其中一个非公开的行程是——参观本市新落成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那个中心的负责人,恰好是乔纳斯·李当年在mIt的学长。」
沈倦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顾淮之的动作比他预想的更快,而且,对方显然在国内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人脉网络。他选择参观与乔纳斯·李有关联的地方,是巧合,还是某种暗示?
他收起手机,重新望向窗外。脚下的新起点坚实而充满希望,但远处的暗影,也已悄然蔓延而至。
“星图”已展开,但通往未来的航路上,注定不会只有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