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回门,靖王府备下的礼车足足排了半条街。
萧景珩亲自扶着乔兰菁登上装饰华丽的朱轮华盖车,引来无数百姓围观窃语。
“紧张?”车内,萧景珩握住她微凉的手。
乔兰菁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渐近,诚实点头:“有点。”
虽说是回自己家,但如今身份不同,心境也迥异。
萧景珩捏了捏她的指尖,语气笃定:“有我在。”
车驾甫一停稳,乔府中门大开。
以乔正松、林秀仪为首,乔家上下竟已齐齐等在门外。
不仅乔伯谦、周婉贞、乔仲远、苏清韵等长辈在,连已在朝为官的乔山谦、乔海瀚、乔林栋,以及出嫁的乔兰心、乔兰芷等人,也都携夫婿到了。
一时间,门口冠盖云集,绯袍玉带,珠翠环绕。
吏部尚书乔山谦与朝阳长公主萧云岫站在一处,户部尚书之子张文瑾伴着乔兰心,国子监祭酒之子王允之与乔山慧并肩,更有二皇子萧砚舟、三皇子萧砚宁这两位身份尊贵的女婿在场,场面之煊赫,引得路人远远驻足。
乔兰菁一下车,见到这阵仗,心头微暖,眼眶也有些发热。
她快步上前,便要向祖父祖母及父母行大礼。
“快免礼!”乔正松声音洪亮,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林秀仪更是直接上前扶住她,上下打量,眼圈泛红:“好,好,气色很好。”
苏清韵拉着女儿的手,话未出口,泪先盈眶:“菁儿……”
乔仲远虽克制,也是面露欣慰,看向萧景珩的目光带着审视与托付。
“孙女婿\/小婿见过祖父、祖母,岳父、岳母。”萧景珩执礼甚恭,毫无世子架子,给足了乔家颜面。
“好,好,快进府,快进府!”乔正松连连招呼,众人簇拥着一对新人入内。
花厅内早已备好香茶果点,依序落座,满堂济济。
乔兰菁被祖母和母亲一左一右拉着坐在身边,细细询问在王府可还习惯,王爷王妃待她如何。
乔兰菁一一笑着应答:“都好,父王母妃待我极好,世子也……很好。”
说到最后,略带羞涩地瞥了萧景珩一眼。
萧景珩正与乔仲远、乔山谦等人说话,感受到她的目光,回望过来,唇角微扬。
这小动作落入众人眼中,皆心照不宣地笑了。
“妹妹。”
已是二皇子妃的乔兰若笑着打趣,“看来靖王世子府上的茶水格外养人,这才三日,姐姐眼角眉梢都带着甜意呢。”
三皇子妃乔山静也文静附和:“兰若说得是。”
乔兰菁嗔了她们一眼:“就你们话多。”
大姐乔兰心端着长姐风范,温柔道:“看到你们姐妹和睦,各自安好,我便放心了。”她身边的张文瑾笑着点头。
乔山慧则更关心实际:“四妹妹掌家可还顺手?若有不懂的,尽管来问我们。”
乔兰菁开心的应答道。
男宾那边,话题则更多围绕着朝局、西北事务。
乔山谦身为吏部尚书,气场沉稳:“世子,西北流民安置后续,陛下颇为关切。”
萧景珩颔首:“岳父大人前期基础打得牢固,后续按部即可。目前重点是土豆、红薯的推广,以期彻底解决粮荒。”
乔海瀚在户部,对钱粮敏感:“新品种推广,耗资不小。度支司这边,还需更详尽的预算。”
“这个自然。”萧景珩应下。
二皇子萧砚舟笑道:“有四妹夫这能臣在工部督建水利,西北民生可期。”他口中的三妹夫正是乔林栋。
乔林栋忙谦道:“二殿下过誉,分内之事。”
三皇子萧砚宁话不多,偶尔与身旁的乔山静低语两句,神色温和。
午宴后,姐妹们寻了机会聚到后园水榭说体己话。
乔兰芷性格爽利,拉着乔兰菁道:“四妹妹,快说说,那靖王世子私下待你到底如何?。”
乔兰菁抿唇笑:“他……外表有些冷,内里……还好。”
“只是还好?”乔兰若挑眉,“方才在花厅,那眼神都快黏在你身上了。”
乔兰蕊年纪小些,好奇追问:“四姐姐,王府规矩大不大?你怕不怕?”
“规矩是有,但有理可循便不怕。”乔兰菁答道,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从容,“只要立身正,处事公,便无惧。”
乔山静轻声细语:“四姐姐说得是。无论在何处,自身立得住最重要。”
姐妹几人说说笑笑,仿佛又回到了未嫁时的光景,只是话题中多了几分为人妇的体悟与牵挂。
夕阳西下,回府的时刻将至。
萧景珩与乔兰菁拜别长辈。
乔正松看着眼前这对璧人,殷殷嘱咐:“往后夫妻一体,互敬互爱,同心同德。”
“孙女(孙婿)谨记祖父教诲。”
马车缓缓驶离乔府。
乔兰菁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渐远的家门,心中感慨万千。
“累了?”萧景珩将她揽入怀中。
乔兰菁摇头,靠在他肩头,轻声说:“只是觉得,有娘家可回,有你在身旁,很好。”
萧景珩收紧了手臂,低沉应道:“嗯。会一直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