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几人谈完女团建立的事。
这时,陈柏祥话锋一转,抱怨道:
“启哥,有件事得跟你说下。”
“现在金公主那边跟我们结算票房分账,周期是越来越慢了。”
“而且我和阿斌算过,《僵尸先生》的票房很可能不止2319万,按当时的票价和火爆程度来说,这个数有点低了。”
陈启没有立刻回答,看向另一边的梁文斌:“阿斌怎么说?”
梁文斌扶了扶眼镜,作为财务经理,他对这些数字是格外敏感的,每次去金公主领钱,他都会仔细核对。
他点了点头:“我也怀疑,但我们看不到具体的账本,只能依据他们提供的报表进行核算,里面能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根本没有实质证据。”
陈启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微冷。
果然,雷爵坤是忍不住要开始下黑手了。
陈柏祥皱着眉,试探道:“现在怎么说?要不要考虑换一家院线合作?嘉禾那边....”
“不行。”陈家英连忙打断。
她虽然不管发行这些事,但公司利益也关乎她的分红,自然有发言权。
她分析道:“我们就算现在去了嘉禾,也未必能拿到更好的条件。”
“况且,我们《皇家战士》在港岛的宣传已经打出去了。”
“这时候突然转换院线,先不说嘉禾同不同意,要是他们开的条件更苛刻,我们岂不是进退两难?”
陈启摆了摆手:“这件事就到这里,没有证据的话,暂时不要声张。”
李文杰负责发行,对这行的门道很清楚,他提醒道:
“老板,这种事很难找到证据的,院线方绝不会让我们接触到真实数据。”
“我们这样一直处于被动,长期下去损失会很大。”
陈启笑道:“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放心好了,等放完这部《皇家战士》,院线的事我自有办法。”
众人都面露好奇,不知道陈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解决院线的事?怎么解决?难道又要跳到嘉禾吧,那不是重复老路吗?
况且以梦工厂现在的体量和势头,再去做别人的“合作方”显然不合适了。
难道是要自己建院线?这投入可不是小数目。
这个念头一出,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陈启也没有解释,转而说道:“行了,说点高兴的事。”
陈启看向梁文斌,“现在公司账上有多少资金了?”
梁文斌脸上露出笑容,笑道:“公司现有资金4210万,其中3521万是电影票房收入,其余的是电影周边收入和艺人收入。”
自从《摩登保镖》那次千万分红后,梦工厂已经很久没有进行分红了。
这倒不是陈启小气,而是上次分红有些仓促,主要是为了投钱进股市。
而且大规模分红,股东和高管需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上次陈启分红900多万,光是税就交了近百万,都够拍一部电影了。
与其浪费那笔钱,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买车挂在公司名下,需要什么都走公司账。
又或者给管理层提高待遇,像办公室这几位都是公司配车的。
梦工厂后面接连投资拍摄了《僵尸先生》、《贼赃》、《开心鬼》二三,以及正在制作的《皇家战士》。
这些电影投入都很大,加起来差不多快2500万。
虽然投资很大,不过好在电影回报率也很惊人。
尤其是《僵尸先生》,光是台岛就有1200万港币票房,整个南阳更是超过2000万,日韩市场虽然低些,也有800多万。
当然,这些收入需要与各地的院线、发行商分成,最终落到梦工厂手里的,大约只有总票房的一半左右。
陈柏祥乐呵呵地提议道:“启哥,公司现在钱这么多,留着也是留着。”
“最近有很多电影公司上门找投资,我们要不要看看?”
陈启来了兴趣:“都有什么项目?说来听听。”
陈柏祥笑道:“像新浪潮导演里的,就有两位代表人物来找投资。”
“一个是许安华的《撞到正》,另一个是章国名的《边缘人》,不过两部都倾向于文艺片。”
许安华自不用说,这女人拍文艺片是一把好手。
后来她拍的《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都影响力非凡,后者更是横扫金像奖,在国际上也拿了不少声誉。
至于章国名就更有意思了。
他去年拍的《点指兵兵》反响不错,是个拍纪实片的人才。
说他有意思,是因为这家伙明明是拍警匪纪实片出的名。
结果后来邵氏非要请他去拍科幻喜剧《星际钝胎》。
请了一大堆明星,结果扑得非常彻底,被观众评价为“既不好笑也不科幻”。
邵六叔后来之所以对邵氏失去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部他寄予厚望的“大制作”扑得太过彻底,伤透了他的心。
陈启心念电转,梦工厂也不可能全是商业导演。
有时候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文艺片带来的声誉和影响力,远比一部高票房的商业片要大。
港岛本土商业电影在欧美市场影响力有限,但艺术片若能在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对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大有裨益。
不过,很多电影陈启也没看过,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潜力。
他想了一阵,开口道:“这样吧,公司成立一个编剧组,把陈寻奇、蔡乃兵这些有编剧能力的都加进去,也可以外聘一些资深编剧。”
“以后,无论是梦工厂里写的剧本,还是外面递过来的剧本,都要通过编剧组的审查。”
“编剧组实行投票制,票数超过六成的可以拍。”
“至于文艺片,必须要有拿奖潜力的才能拿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