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推举完毕后,宋阳立刻组织制定《议事会规则》,将“议事”的流程、权力边界、决策机制固化下来,避免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乱象。
“议事会的核心是‘制衡’与‘效率’的平衡。”宋阳在规则制定会上强调,“既要让代表充分表达意见,避免独断专行;也要明确流程,提高决策效率,不能在关键时刻扯皮。”
《议事会规则》共二十条,核心内容清晰明确:
召开频次:定期会议每月初一召开,会期一天;紧急会议(如清军突袭、重大灾害)可由盟主、三名以上代表联名召集,随时召开。
权责划分:日常政务(如民兵训练安排、公库物资日常调配、庄内纠纷调解)由执政团队(宋阳、王二柱、周文、周老栓、李崇德)处理,无需提交议事会;涉及“重大事项”的,必须经议事会讨论并多数(十一票以上)通过方可执行。
重大事项清单:明确列出需议事会表决的事项,包括宣战、媾和;约法及重大法令修订;年度预算(公库收支计划)及大规模征粮征兵;同盟边界调整、新势力加入;执政团队成员任免及弹劾;重大工程(如新建防御工事、大规模水利建设)。
盟主否决权:议事会通过的议案,宋阳拥有一票否决权,但行使否决权时必须当场陈述具体理由;若宋阳行使否决权后,议事会仍有十五票以上代表坚持原议案,宋阳需重新审议,不得再次否决。
议事流程:提交议案(代表或执政团队)→ 议案陈述(提交方说明背景、方案、预算)→ 自由辩论(代表按顺序发言,每人发言不超过三次,每次不超过一炷香时间)→ 投票表决(无记名投票,当场唱票)→ 结果公示(表决结果当天张贴至各庄)。
规则还特别加入“保障条款”:为避免大庄代表抱团压制小庄,规定“同一议题,同一村庄的代表不得投相同票超过三票”;为保障代表发言权,规定“任何代表发言时,他人不得打断,违者取消本次会议发言资格”。
周文在解读规则时,特意举例说明:“比如明年的公库收支预算,执政团队会拿出草案,列明粮食、盐铁、武器的收支计划,提交议事会讨论。代表们可以对预算提出修改意见,比如小庄觉得征粮比例过高,大庄觉得军费不足,都可以辩论,最终投票通过后,才能按预算执行。”
王二柱作为常备军代表,最关心军事相关的决策:“宣战、媾和要经议事会通过,这能避免盲目开战;但清军突袭时,盟主可以先下令抵抗,再补开紧急会议,既保证了战时效率,又不违背规则。”
孙老实最担心小庄的话语权被忽视,看到“同一村庄代表投票限制”条款,松了口气:“这样大庄就不能一起打压小庄了,俺们的意见也能被重视。”
规则制定后,宋阳组织所有代表进行了一次模拟议事,议题是“是否增加明年常备军军费,从公库多调拨五十石粮食用于武器打造”。模拟过程中,代表们按流程发言、辩论、投票,虽然有不同意见,但都在规则框架内表达,最终以十六票赞成、五票反对通过议案。
“这规则管用!”模拟结束后,李崇德感慨道,“有了流程,大家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不会乱吵架;有了制衡,既不让盟主独断,也不让代表们无理取闹。”
宋阳看着模拟议事的成果,心里踏实了。《议事会规则》的制定,让同盟的决策有了明确的“游戏规则”,既保障了民主参与,又维护了核心领导力,为议事会的高效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