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班俸制颁布,如火如荼进行中,现在看优点一目了然,但是对于那个一百年没见过这玩楞的鲜卑族来说,真是个膈应人的存在。
接受新事物历来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每个异端冒出来,也总会有接受不了的人跳出来反对,一般还都是大人物,身边也围绕着一群追随者。
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拓拔王室成员,淮南王拓跋佗,说实话,他也没把冯太后放在眼里,老娘们儿家家,懂几个问题?净整新奇事,于是擅自下令在他的管辖区域停止发放俸禄!
过了很久,淮南王拓跋佗才例行公事,向朝廷奏请,仍按旧制,不执行班俸制
太皇太后冯氏,是若说没预料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她了,她一直在静静的等,看谁先跳出来,结果“嘭”一声,拓拔佗就跳到了她的眼皮子底下。
冯太后虽然怒不可遏,可是表面看却是风平浪静,郑重其事召集文武百官,讨论这件事。
冯太后展开拓拔佗的奏书念到:“大魏开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各级官吏依赖战功、剿灭敌人和陛下的赏赐来获取财富!
这样才可以鼓励全军将士上阵杀敌,领兵将士开疆拓土,实际上效果也不错,自从我祖拓拔珪立国,至武帝拓拔焘一同北方,依靠的不正是这个制度吗?
打天下还得靠我们鲜卑一族,祖宗的东西不易擅自改动,其中玄奥,岂是我辈碌碌无为之人能够窥探的?”
实际上给了俸禄,就等于上了枷锁,再不可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俗话说抢银行就不行了,鲜卑贵族适应不了,看见好东西,漂亮妞,不弄到手,心不得刺挠死啊!
冯太后放下奏书,静了几秒钟,道:“淮南王拓跋佗不是别人,拓拔珪的孙儿,辈分高,威望重,战功赫赫,说句话也是有分量的,大家研究一下吧,怎么办?咱们这班俸制还要不要推行下去?”
拓拔宏也拿眼扫视了一圈,结果众人都沉默不语,你看我,我看你,惹了这样老王爷,脑袋怎么没的,都不知道,还是慎重点好。
大殿一片死寂,针落可闻。
突然殿外车马跑动,说来也是地方够宽大,一辆牛车硬生生赶了进来!
九十一岁的高允,乘车上殿!
早有宫人苏兴寿,小步跑过去,搀扶老人家,他被冯太后安排,就干这一个事,扶持高允共三年!用他的话说宁可给高允牵马坠蹬,也不给不像样的人当祖宗。
“你老人家可慢一点,我搀您那边软椅上坐着,车得赶下去方好,牛儿哞哞乱叫,一会儿再拉几泼金光灿烂的牛屎,热气腾腾的,可就热闹了。”
高允哈哈大笑,仍然中气很足,问道:“在家也是闲着,我来看看讨论到哪里了?”
高允一来,很多人长出了一口气,拓跋佗再牛,高允一瞪眼,他还得一点蹲着去,这就是一物降一物!
中书监高闾和老人家目光相接,俩人可是老搭档了,当年高宗拓拔浚突然离世,乙浑擅权,冯太后临朝,诛杀乙浑,中书令高允坐镇朝堂为她撑腰,便将高闾引入禁内,参决大政,冯太后感觉这就是高允翻版,刚正不阿,博学多才,目光深远,赐爵安乐子。
因为俩人那时常联手决策国家大政,时称“二高” 。别以为俩人有什么亲属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纯同事!
高闾遂起身奏道:“陛下为父为君,臣下为子,总不能饥寒交迫,慈母却放任不管吧?
如今,发放俸禄有俩个好处,廉洁的官吏自然不用说,会更加清白而又能养家糊口。
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也给了约束,足以令其悬崖勒马,改过为善。
停止发放俸禄,贪官污吏便有了借口和托辞,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和下属管理,可是廉洁的人就苦了,何以维持生计?
淮南王的建议,时过境迁,不适合国家长治久安,岂不荒唐?”
高允立马点头,揣着袖子咳嗽两声后,指了指他,道:“高大人说的挺好,是这么个理!”
冯太后面露笑容,遂拍板定论,朝廷颁诏,采纳高闾的建议,淮南王需遵皇命而行。否则以抗旨论,予以法办!”
拓拔宏也很开心,既然老令公来了,虽然没说太多的话,但是无声胜有声,怪辛苦的,加封高允为光禄大夫,金章紫缓。特赐高允四望蜀车一辆,蜀牛一头,蜀刀一口,又告诉御膳房,把那些珍奇食物都给老恩师装车上!
高允颤巍巍起身,笑道:“看看,这次又没白来,满载而归,这回孩子们来看我,我可有好东西分给他们了!”
此时苏兴寿早赶了过来,妥妥搀扶起老人家,牛车复又赶了上来,老人家稳稳坐好,和大家挥挥手,走了!
平息了王室捣乱,便是外戚,拓拔宏的表舅李盛之,凭着和拓拔宏沾亲带故的关系,身份显贵,贪赃枉法不过,还素来为官残暴。
本来密奏他的折子已经堆积如山,拓拔宏为人良善,觉得自己娘舅家已经快被冯太后杀没了,于是一直隐忍不发,可是实行俸禄制度后,李盛之贪污事露,第一个就被揭发了出来。
这可怎么办?顶风作案!
孝文帝看着检举材料,气得阵阵发昏,我想留着你,你也不往好草上赶啊?这是什么时候,找死!
遂下诏命将表舅李盛之上戴上手铐脚镣,押赴平城;
文武百官再一次被召集起来,这回看的是表舅!
拓拔宏把各种密奏一封一封扔下去,摔在他面前,历数他的罪状。
李盛之这才知道自己踩雷了,涕泪横流,请求陛下看在已故表姐的份上,饶他一命。
拓拔宏也是心在滴血,可是国法难违,道:“你毕竟是朕的长辈,留些颜面吧,不必拉上街头,在家里自行了断吧!”
一起被揭发出来的地方官大约有四十多人,都是贪赃枉法,贪污受贿,面子是没有的,排成排,十字街头,斩立决!
拓拔宏这波操作,威吓警示作用相当强大,那些受过贿的人,无不恐慌害怕,寝食难安,听到街上人喊马嘶,就以为官兵来抓自己了。大门风动,都会钻进被子里瑟瑟发抖,脖子后面直冒凉风!
行贿受贿,在北魏几乎绝迹!
别以为拓拔宏残暴好杀,其实正相反,官吏和老百姓犯了其他罪过,只要情有可原,他大都会宽大处理。
拓拔焘时期将死刑复核权收到皇帝手中,拓拔宏对缺少确凿证据的死刑犯审核时,会反复斟酌,大多免除死刑,改为流放。
结果刑部每年上交复核的死刑案件数以千计,真正获准的也不过五六个人而已。
人命至贵,死难复生,拓拔宏心性透彻,从不滥杀无辜。
冯太后对孙儿相当满意,不是大事,基本上不怎么插手过问,有时间逗逗重孙子,和几个侄女腻在一起,感受她们青春浪漫的气息。
此时她的二侄女冯清已满十四岁,对拓拔宏情根深种,小心思完全摆在了脸上。
冯太后也乐得其成,赐婚!冯太后到底有几个侄女?四个,个个国色天香,都嫁给了拓拔宏。
冯清与姐姐相貌相近,但是气质稍有不同,她更端庄,更温婉一些。
而且她有个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是冯润做梦都想得到的,那就是冯清为嫡出,姐姐冯润为庶出。
在那个时代,出身可要了命了。
冯清一入宫,冯太后便时常将她带在身边,手把手教诲宫规礼仪,这就是照着后宫继承人培养的。
好在拓拔宏更喜欢冯润,人家会啊,技术是一等一的,总是能让他沉醉不已,难以自拔。
男人嘛,还是比较实际的,注重实效、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