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青云宗确实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平静。
那伙鬣狗似乎被那神出鬼没的冰寒指力吓破了胆。
一连数日,山门外再无鬼祟身影窥探。
林师姐等人稍稍松了口气,但并未放松警惕。
熊教习将宗门那扇歪斜的大门勉强修了修,玄石子则负责每日在几个制高点了望。
宗主的安危和宗门的存续,如今是他们心中最重的担子。
江辞则继续着他昼伏夜出的“修炼”。
魂体离石的时间越来越长,对《玄阴指》的掌控也越发纯熟。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一丝幽影狼毛的凶戾气息融入指力之中,使得玄阴指在冰寒穿透之外,更添一丝震慑心魄的效果。
虽只是雏形,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潜力。
这一夜,他并未前往后山,而是魂影飘忽,来到了宗门那间堆满杂物的藏书阁。
如果那间仅存几排空荡书架,蛛网密布的破屋子还能称之为藏书阁的话。
宗门传承早已断绝。
有价值的典籍估计早已被历代先人变卖或者遗失了。
江辞本不抱什么希望。
只是抱着捡漏的心态,想看看能否找到只言片语。
关于那“千年寒玉”或者“玄冰魄”的记载。
魂识如水流般拂过布满灰尘的书架,掠过那些早已腐朽成泥的凡俗书籍,以及一些记录着粗浅药草辨识,基础吐纳法门的破烂皮卷。
一无所获。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魂识在墙角一个被虫蛀空的破旧木箱底部,触碰到了一枚冰凉坚硬的物体。
不是书籍,更像是一块……
玉简?
他心念一动,魂力将其卷出。
那是一枚巴掌大小,颜色灰白,边缘有些破损的玉简。
表面没有任何灵气波动。
如同凡物!
若非触手冰凉,几乎会被忽略!
江辞尝试将一缕魂力探入其中。
玉简内部结构似乎受损严重,大部分信息都已湮灭,只有几段残缺不全的影像和文字断断续续地闪现:
“北域……极寒……冰川之眼……”
“有玉生于万丈玄冰之下,色如幽泉,质若寒晶,千年乃成……”
“……然冰川之眼有异兽‘冰螭’盘踞,吐息成冰,凶戾异常,非金丹不可敌……”
“宗门前辈有言,或可借‘炎阳宝玉’之力,克制寒气,短暂潜入……”
影像模糊,只能看到一片无边无际的冰原,一座如同巨大漩涡般的冰川深渊,以及深渊中一闪而过的模糊庞大兽影。
玉简到这里便彻底碎裂,化作了齑粉。
江辞魂影静立原地,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信息。
北域?
冰川之眼?
千年寒玉?
冰螭?
信息虽残缺,但指向性却异常明确!
江辞沉吟片刻,心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念头。
若换作他刚穿越过来,肉身为凡之时,哪怕这枚玉简就在眼前,对他而言,也顶多认为不过是一块普通石片。
没有灵识、没有魂力,根本无法探入其中分毫。
正因如此,这东西才能在宗门破败至今仍被遗留在角落,未被任何人发现。
至于林师姐他们?
自青云宗没落后,修炼资源匮乏,藏书阁早就成了堆放杂物的废屋。
偶尔进去,也是为了找些可用的纸张或木料、柴火。
而找这些东西又用不着灵识,所以从未细查。
久而久之,连蛛网和灰尘都懒得清理,彻底成了“禁地”般的存在。
如今他以魂体行走,灵识如网,恰好感应到那一点极细微的阴寒气息,方才无意中发现此物。
若非如此,这玉简恐怕还要再埋几年,直到彻底化尘。
这般想来,倒也算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
这枚不知何年何月留下的破损玉简,竟然真的记载了“千年寒玉”的线索!
不过,根据简中所述,虽然那地方听起来就极其凶险,还有堪比金丹期的异兽守护,但总好过像无头苍蝇一样毫无方向。
“炎阳宝玉……”
他咀嚼着这个关键物品。
听起来就是至阳至刚的宝物,正好能克制冰川之眼的极致寒气。
只是,这东西恐怕也不是寻常之物,获取难度未必就比千年寒玉低。
希望与压力并存。
重塑肉身的三样材料,如今总算对其中一样有了模糊的线索。
尽管这线索如同悬崖上的藤蔓,看得见,却难以攀摘。
“路要一步一步走……”
江辞压下心中的波澜。
当务之急,还是继续恢复魂体,提升实力。
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知道千年寒玉在哪,也只是去送死!
他将这个发现暂时埋在心里,没有立刻告知林师姐他们。
徒增压力,于事无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江辞得到寒玉线索的第二天下午。
一股强大的带着明显压迫感的气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青云宗山门之外!
来者并非黑风寨那些鬼祟之徒。
而是一个穿着锦缎长袍,面容富态,嘴角带着习惯性笑意的中年男子。
他身后跟着两名眼神锐利,气息沉稳的随从,修为赫然都在炼气后期!
中年男子并未强行闯入。
而是站在那扇刚刚被熊教习修好的依旧显得寒酸的大门之外。
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宗门:
“百宝阁钱贵,特来拜会青云宗江宗主,烦请通传!”
声声不大,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林师姐正在药田照料那些枯心草,闻声脸色骤变,手中的水瓢“哐当”落地!
熊教习从偏殿冲出,握紧了拳头,如临大敌!
玄石子更是小脸煞白,躲到了林师姐身后。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主殿内,冰魄灵石幽光流转。
江辞的魂影在内部缓缓凝聚,冰冷的意念扫过山门外那个笑容可掬的“债主”。
躲,是躲不掉了。
他深吸一口并不存在的气,意念传出,平静无波,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宗门内外: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
“钱掌柜,请入内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