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最后定格在屋内,女儿刚刚躺过的摇篮藤条上,有一处细微的焦痕。
那是嬴琰某次情绪激动时,左眼一闪而过留下的印记。
“蓝开。”
白芷转过身,异色双瞳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我们不能这样下去了!看着她天真烂漫,看着她懵懂无知地挥霍天赋,看着她...日后被那沉重的宿命碾碎!”
她指向窗外:“你看那花!还有这摇篮!
她每一次无意识的嬉戏,每一次情绪的波动,都在消耗、在扭曲、在暴露!
她现在啃的是脚丫,可以后呢?
啃噬她的,将是这天地间最冰冷的法则和最残酷的算计!”
白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欢喜是真的,心疼也是真的!可光欢喜心疼有什么用?
我们要为她谋划!为她增加每一份力量!
在她还懵懂的时候,在她还有时间的时候,把能抓住的一切,都堆到她脚下!”
蓝开的心被妻子的话狠狠揪住。
他看着白芷眼中那份不顾一切的母性光辉。
看着摇篮上那点焦痕,再回想女儿那奇异又充满隐患的力量特征。
沉默了片刻,眼神也从惊愕变得无比凝重。
他站起身,走到白芷身边,握住了她因激动而微凉的手。
“你说得对。是我想得太简单了。父王...不会给她太多时间。”
他想起嬴稷赐名“琰”时的冰冷目光,那目光穿透千里,审视的不是外孙女,而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器物。
“那你想怎么做?她的力量太特殊,也太不稳定,寻常的教导恐怕...”
“寻常不行,那就用不寻常的!”
白芷反手紧紧握住蓝开的手,仿佛要从他那里汲取力量。
“我白家千年传承,虽已凋零,但真正的核心并非那些掠夺的巫术,而是...
与灵沟通的本源感知!只是后来走偏了路,变成了索取和榨取。
我要把这份被遗忘的‘感知’之力,重新唤醒,种在她心里!”
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的右眼主灵与变,这是天赋!
与其压制,不如引导她真正去‘倾听’万物的声音,理解它们的韵律。
当她能与草木共情,与山川同息,她的巫力就不再是破坏的刀,而是沟通的桥!
这份对天地灵性的深刻理解,将是未来对抗冰冷法则侵蚀的根基!”
蓝开点头,思路也被打开。
“左眼主序与镇,这是嬴氏血脉与人道的联系。
我要教她真正的‘秩序’为何物!
不是冰冷的秦律铁条,而是四季轮转的规律,是水流向下的必然,是万物生灭的平衡!
让她从心底理解并认同这份‘序’。
她左眼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守护自身的壁垒,而非被他人操控的枷锁!”
“还有那青莲印记!”
白芷补充道,语气急促而充满希望。
“它现在只是被动调和。我们要主动强化它!利用西南大地的独特灵韵!
祖祠虽然毁了,但祖地深处还有几处残留的‘灵眼’。我们带她去!
让她沐浴在那些纯净、温和的灵性之中,让青莲印记主动汲取、成长!
它越强大,就越能成为她体内两股力量的熔炉,而不是战场!”
夫妻俩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之前的温馨被一种肃杀又充满希望的紧迫感取代。
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命运降临的父母,而是主动为女儿劈山开路的战士。
“还有时间!”
蓝开眼神锐利,“我们要为她打下最坚实的根基!”
白芷重重点头:“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
嬴稷的棋局早已布下,不,不如说是天意威胁步步紧逼。
但他们为女儿争取的每一份力量,打下的每一寸根基,都是在与那既定的命运角力。
他们的琰儿,不能只做一个懵懂啃脚丫、最终被投入熔炉的祭品。
她要成为——也必须成为——手握力量、理解世界、最终有能力在宿命洪流中劈出自己道路的 “人”。
这份谋划,不为逆天改命,只为在绝境中,为女儿多挣一线生机!
白芷不再阻止嬴琰对花草石头的兴趣。
巴蜀的雨季,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草木清香。
庭院里,高大的楠竹被雨水洗刷得青翠欲滴,竹叶尖儿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时不时“啪嗒”一声坠落在青石板上。
白芷抱着刚满周岁的嬴琰,坐在廊檐下的竹席上。
小嬴琰穿着靛蓝色的小袄。
正努力地想抓住从廊檐滴落的水线,小脸上满是专注,靛蓝的右眼随着水滴的下落轨迹微微转动。
“琰儿,看……”
白芷的声音轻柔得像拂过竹叶的风。
她伸出修长的手指,没有动用丝毫巫力,只是纯粹地用指尖,轻轻托住一片被雨水打弯的竹叶。
竹叶在她指尖微微颤动,水珠顺着叶脉滚落。
“感觉到了吗?”
白芷将那片竹叶小心地摘下,放到嬴琰努力张开的小手里。
“它在呼吸。”
嬴琰好奇地用肉乎乎的手指捏着湿漉漉的竹叶,先是习惯性地想往嘴里塞,被白芷温柔地阻止了。
“这个不能吃哦,要‘听’。”
“听?”
嬴琰发出一个模糊的音节,异色双瞳充满了困惑。竹叶怎么听?
白芷笑了,她没有急于解释。
她抱着女儿,让她的小身体更贴近自己。
然后,她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雨雾和竹叶清香的空气。
白芷的气息变得极其悠长、平稳。
她并非沉睡,而是进入了一种奇特的专注状态。
她将自己对这片竹林、对这片土地、对这场雨、对手中这片小小竹叶的所有感知。
那份被雨水浸润的清凉饱满。
那叶脉中汁液缓慢流动的细微生机,那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柔韧。
都通过她温热的怀抱、平稳的心跳、以及一种极其内敛、近乎于无的巫力波动,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传递给她怀中的女儿。
这是一种最本源的“巫”的传承,无关咒语,无关力量,只关乎心与灵的敞开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