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杭州三月,春寒未退。

钱塘江上薄雾如纱,晨光初透,一叶扁舟自北缓缓靠岸。

辛弃疾立于船头,青衫素带,眉宇间风尘不掩其锐。

他目光扫过码头——人影寥寥,唯有一人着儒服、执象笏,静候石阶之侧,正是程子修。

“辛公,别来无恙。”程子修躬身递帖,声音平稳,却难掩指尖微颤。

辛弃疾接过那封朱漆封缄的请柬,只一眼便轻笑出声:“府学设‘问心堂’,请我答疑三日?任人诘难?”他抬眸,直视对方双眼,“你可知此非讲经,乃刀笔相向之地。”

“正因知其险,故更须请公登坛。”程子修低首,“天下纷议已久,是非不明,则道不行。愿以三日问辩,决民心所向。”

舱内范如玉掀帘而出,目光冷峻地掠过程子修,低声对辛弃疾道:“此人曾附章子敬,焚你禁令之文。今忽迎候江畔,设坛邀辩,岂非诱君入瓮?”

辛弃疾却不答,反将手中焦纸残片取出,置于掌心:“你看这半角灰痕——当年他亲手焚诏,今日却遣人送来请帖。若为陷阱,何必留此信物?”

范如玉凝视良久,终叹:“夫君之心,常在九霄之外,而我只念柴扉之内。然既已至此,我不阻你,只望你记得:言可伤人,亦能焚身。”

当晚,孤山别院烛火未熄。

辛弃疾独坐书案前,闭目凝神。

金手指悄然运转,过往所阅兵书战策、历代兴亡得失,如潮水奔涌而来。

《李卫公问对》《唐太宗与李靖论兵》《孙子》《司马法》,乃至自己早年所撰《美芹十论》《御金总论》,尽数熔铸为九问九答,字字如钉,句句藏锋。

他提笔誊录讲稿,却将真义隐于夹层之间,墨迹之下暗藏密语——唯有临机触发,方显雷霆之势。

三日后,问心堂开坛。

堂前古柏森森,檐角悬铜铃,风动则响,似警世之音。

数百士子列席两侧,主和派官吏环坐高台,皆欲观其败局。

首日发难者乃太学博士赵元礼:“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岂合圣人之道?昔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公屡倡北伐,是悖仁政也!”

辛弃疾立于坛心,声如洪钟:“圣人教人孝悌忠信,可曾教人忘父仇?若见金人屠我百姓,裂我妻女,夺我祖坟,而曰‘以德报怨’,是谓仁乎?是谓忍乎?仁而不勇,是伪仁;德而不刚,是懦德!”

满座哗然,竟无人再起驳难。

次日,转运判官王景衡起身质询:“无诏出兵,擅启边衅,岂非跋扈专权?古有霍光废立,虽功高亦遭后世非议,公独不惧史笔如刀?”

辛弃疾冷笑,从袖中抽出一卷《孝经》,当众展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今父母之土被夺,陵寝蒙尘,子女坐视不争,是谓孝乎?朝廷一日不下诏,难道百姓就永世不做儿子?”

他掷卷于案,声震梁木:“若孝在庙堂沉默之时,那我不如归耕陇亩,免玷斯文!”

堂中寂然,连反对者亦垂目不语。

至第三日,风云骤变。

章子敬门生周延儒率数十学子涌入,手持所谓“铁证”:几幅绣布图样,声称出自范如玉之手,暗记江北地形、集结时辰,控其“私传军机,图谋不轨”。

“辛某纵有异志,何须妇人织锦为谋?”周延儒厉声喝问,“此乃通敌大罪,请押送大理寺勘问!”

群情汹汹,眼看局势将溃。

忽闻一声苍老嗓音破空而起:“且慢!”

众人回首,见一跛足老者拄杖而出,褐衣麻履,面容枯槁——竟是江南说书人沈十二!

他步至堂中,双手捧出一只乌木匣,当众打开,满匣泛黄稿纸,皆是他三十年来说书手记。

“这是我一生所说《岳武穆传》《韩蕲王破虏记》《中兴英烈录》的底本。”沈十二声音嘶哑,却字字清晰,“每一字,皆采自老兵口述、阵图遗卷、遗民血书。我不编故事,只传实录。”

他俯身点燃蜡炬,火舌瞬息吞没纸页。

“今日焚之!”他仰天长呼,“以明我心——我所说者,非一人之功名,乃万民之志;所恨者,非一时胜负,乃百年沉沦!若说传军机便是罪,那天下听我说书的百万百姓,人人皆该下狱吗?”

火焰腾起,映红半座殿堂。

就在此刻,门外童声齐鸣。

阿言领百名童子鱼贯而入,白衣胜雪,手执竹简,齐声诵唱:

“辛公走,野艾枯;

辛公回,火满湖;

不等诏,自举戈,

江南父老等一呼!”

歌声清越,如泉击石,又似春风拂原。

台下无数士子眼中含泪,老学究掩面而泣,连守卫衙役亦松了刀柄。

堂外忽起微光——不知何时,百姓已聚于街巷,手持艾草束,一一点燃。

点点星火汇成河,沿西湖堤岸蜿蜒而去,宛如银河倒泻人间。

风起,艾香弥漫全城。

辛弃疾立于高坛,望着那一片无声燃烧的民火,久久不能言语。

终于,他缓缓抬头,望向角落。

程子修仍坐在那里,袍袖紧攥,额角沁汗。

待童声止息,他忽然起身,整衣正冠,迈步向前。

全场寂静。

他走到辛弃疾面前,双膝缓缓跪地,长揖至地,额头触尘。

(续)

程子修双膝触地,尘埃微扬,仿佛压垮了多年执守的经义高台。

他额头贴着冰冷青砖,声音却如裂帛:“某昔执‘正统’之名,蔽于章句,今知‘民心’即大义。”语毕,起身整冠,袍袖一振,竟似脱去千斤桎梏。

他从怀中取出府学印信——一方沉沉铜玺,刻“文教所系”四字,当众按于辛弃疾讲稿封页之上。

“请以府学为驿,传《辛公十二讲》至七十二州!”他朗声宣告,命刻坊诸生即刻誊录、刊印,不得延误。

灯火次第亮起,墨香混着松烟在夜风中翻涌,如同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缕气息。

辛弃疾上前扶起程子修,目光深邃如渊。

他并未多言嘉许,只轻声道:“非我之言可传,乃诸君心中早有此念。火种不自外来,生于暗室久矣,唯待一声惊雷。”

话音落处,天边忽飘细雪。

归舟行至断桥残雪处,老吴撑篙缓渡,湖面已覆薄霜。

辛弃疾立于船头,衣袂染寒,望见两岸村落悄然燃起点点野艾。

起初不过三五星火,继而十数、百数,如春雷惊蛰后草芽破土,连缀成线,蜿蜒北去,直指那遥不可见的江北故土。

“十三渔驿皆燃。”老吴低声禀报,嗓音微颤,“百姓说——‘辛公无令,我自举火。’”

范如玉悄然握紧丈夫的手,指尖冰凉,却有力。

她仰首凝视远处雪野,忽道:“夫君,你听。”

风歇雪寂,万籁俱空。

唯有旷野深处,传来低沉而齐整的吟唱,由远及近,如潮暗涌:

“野艾生,火不熄;

民心在,国不灭……”

歌声不成乐律,却字字如钉入骨,是农夫肩挑柴禾时的低哼,是妇人纺纱夜织中的呢喃,是孩童蒙学初识字后的口诵。

它不属于庙堂钟鼓,却比金戈铁马更撼山河。

辛弃疾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眸中已有烈焰奔流。

他缓缓拔出腰间佩剑——那柄随他南征北战、曾斩敌酋首级的龙泉古刃,在雪光映照下泛出幽蓝寒芒。

剑锋向北,直指汴梁旧都方向。

一声长啸划破寂静:“此火若燃至汴梁,我辈,岂能不归?!”

声震四野,惊起栖鸦无数,扑簌飞过茫茫雪幕。

湖中渔火为之摇曳,岸上艾焰似应其誓,骤然炽盛,宛如星河倒卷人间。

舟行渐远,雪势转急,天地重归素白。

唯有那一脉不灭的火线,在江南冻土之上静静燃烧,像一道苏醒的龙脊,蛰伏待春。

而临安宫阙依旧沉寂,未有一纸诏书落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