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凭祥防线激战正酣时,三份急电接连送到陈峰手中。
电报纸因急促的传递而褶皱不堪,上面的字迹潦草歪斜,透着绝望的气息——
东瀛援军联合东南亚联军,趁凭祥防线激战之际,突袭了龙国西南的靖西、百色、崇左三座战略要地。
三座城市相继沦陷,残余守军被围困在城内核心区域,弹尽粮绝,随时可能全军覆没。
新补替的参谋官站在一旁,声音颤抖地念着电报内容:“靖西守军为第9独立旅残部,不足两千人,面对三万联军围攻,已坚守三天三夜,弹药仅余基数的一成,粮食断绝,伤员无药可治;
百色被五万联军包围,城防东南侧被突破,守军伤亡过半,目前退守城北高地,依托残破工事顽强抵抗;
崇左为联军重点进攻目标,东瀛第11师团主力在此集结,配属东南亚联军两个师,城内守军为第15师残部和地方保安团,共计三千余人,正在与敌人展开巷战,核心据点已被联军炮火覆盖,情况最为危急……”
陈峰盯着作战地图上被红色标记的三座城市,眉头拧成了死结。
靖西、百色、崇左呈三角之势,互为犄角,是西南防线的后方枢纽,不仅掌控着红河航运和多条公路干线,更是凭祥防线的补给通道和退路。
一旦三座城市彻底失守,联军就能形成合围之势,切断凭祥防线的后勤补给和退路,届时凭祥守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卫长官,”陈峰立刻接通电台,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三座城市绝不能丢!我请求分兵驰援,保住后方枢纽!”
电台另一端的卫立煌沉默了片刻,他深知凭祥防线的重要性,陈峰的主力部队一旦离开,凭祥的防御压力将陡增。
但三座危城同样关乎全局,若是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陈峰将军,”卫立煌的声音带着凝重的考量,
“凭祥防线不能没有你坐镇。你留下第17师和独立炮兵团死守凭祥正面,率第29师和第41师分兵驰援靖西、百色,务必尽快解围!
崇左距离凭祥最近,且为联军指挥节点,我协调桂军一部先行牵制,你后续再抽调兵力支援!”
“不行!”陈峰立刻反驳,
“崇左是联军重点设防之地,东瀛第11师团是甲级精锐,桂军一部难以形成有效牵制。
我亲自带警卫营和独立装甲团一个连,驰援崇左!第41师驰援靖西,第29师驰援百色,三路同时行动,才能最快解危!”
卫立煌迟疑片刻,最终咬牙同意:“好!就按你的部署!凭祥防线我会协调滇军和桂军抽调兵力补充,你务必速去速回,三座城市和凭祥防线,缺一不可!”
“明白!”陈峰挂断电台,转身对参谋官下达命令,语气不容置疑:
“第一,命令第17师师长秦岳,坚守凭祥正面防线,独立炮兵团、反坦克旅全部配属其指挥,优先保障弹药补给,务必坚守到援军返回;
第二,第41师师长李锐,率全师驰援靖西,沿公路快速推进,沿途可相机袭扰联军补给线,务必在两天内抵达靖西城外,与
城内守军汇合;第三,第29师师长孙毅,率主力沿山地小路驰援百色,利用地形优势隐蔽推进,避开联军大股部队,抵达后立刻从城西发起反击,缓解城北守军压力;
第四,我率警卫营、独立装甲团二连,携带足量弹药和急救物资,走急行军路线驰援崇左,直插联军指挥中枢!”
命令下达的瞬间,各部队立刻行动起来。
军营内号角齐鸣,战士们快速收拾装备、补充弹药,炊事班将刚烙好的面饼打包分发,骡马驮着弹药和物资列队待命,整个营地弥漫着紧张而决绝的气息。
秦岳在前线接到坚守命令时,正带着战士们抢修被炸毁的碉堡。
他对着电台沉声回应:“陈将军放心!第17师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会让联军跨过凭祥防线半步!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部队弹药消耗过大,防毒面具缺口严重,请求后方尽快补充。”
“我已协调后勤部门,将所有库存的防毒面具和重机枪子弹优先调给你部,一小时内送达!”陈峰的声音传来,
“秦岳,守住阵地,等我回来!”
“是!”秦岳挂断电台,将驳壳枪插回腰间,转身对身边的参谋说,
“传令下去,收缩防御,集中兵力守住核心阵地和交通壕,用缴获的武器补充弹药,坚持到援军补给抵达!”
李锐的第41师沿着凭祥至靖西的公路急行军,战士们背着武器装备,脚下的草鞋在碎石路上磨得发白,不少人的脚底已经磨出了血泡,却没有人停下脚步。
公路两旁的山林寂静无声,只有队伍行进的脚步声、武器碰撞声和急促的呼吸声。
“师长,前面就是鹰嘴崖,地形狭窄,两侧是高山,容易遭遇伏击!”参谋指着前方的山谷,神色警惕。
李锐举起望远镜观察,鹰嘴崖果然如名字般陡峭,公路从山谷中间穿过,最窄处仅容两辆卡车并行,两侧山坡灌木丛生,确实是伏击的绝佳地点。
“命令部队放慢速度,一团在前开路,派出尖兵分队探查两侧山坡;二团殿后,做好警戒;三团居中,随时准备支援!”
尖兵分队小心翼翼地爬上山坡,拨开茂密的灌木,果然发现了联军的伏击部队——东南亚联军的一个加强团,正隐蔽在山坡上,架设着机枪和迫击炮,瞄准了公路中央。
“师长,发现敌军伏击,约一个加强团兵力!”尖兵通过电台汇报。
李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来得正好!既然他们想打伏击,我们就将计就计!”
他立刻调整部署,“一团继续沿公路推进,佯装不知,吸引敌军火力;二团和三团悄悄从两侧山坡迂回,绕到敌军后方,形成包围之势;迫击炮连在公路两侧架设阵地,准备压制敌军火力!”
一团的战士们按照命令,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前进,当进入伏击圈时,山坡上的联军果然发起攻击,机枪子弹如雨点般射来,迫击炮炮弹在公路上炸开,尘土飞扬。
战士们立刻卧倒反击,步枪和轻机枪交替射击,佯装抵挡不住,逐渐向后撤退。
联军以为得手,纷纷从山坡上冲下来,想要扩大战果。
就在此时,两侧迂回的二团和三团突然发起攻击,手榴弹如同雨点般落入敌群,机枪扫射着联军的后背。
迫击炮连也开火了,炮弹精准命中联军的火力点,将机枪阵地炸成废墟。
联军腹背受敌,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争相逃窜,却被两侧的山坡和公路夹击,无处可逃。
李锐下令:“留部分兵力打扫战场,收缴武器弹药,主力继续向靖西推进!”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第41师歼灭联军三千六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自身伤亡不足两千人。
战士们来不及休整,带着缴获的物资,继续向靖西疾驰。
与此同时,靖西城内的守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指挥官王团长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心中满是绝望。
城内的粮食早已断绝,战士们只能靠啃树皮、喝泥水充饥,不少人因为营养不良和伤口感染,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团长,联军又发起进攻了!”一名战士跑过来汇报,声音带着哭腔,
“我们的子弹已经打光了,只能用石头和刺刀抵抗了!”
王团长拔出腰间的佩刀,眼神坚定:“弟兄们,就算没有子弹,我们还有刺刀和石头!靖西是我们的家园,绝不能让鬼子糟蹋!跟我冲!”
战士们嘶吼着,挥舞着刺刀和石头,冲向联军。
就在这危急时刻,城外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
王团长心中一动,难道是援军到了?
他爬上残破的城墙,举着望远镜望去,只见公路尽头尘土飞扬,一支大军正在向靖西推进,旗帜上“第41师”的字样清晰可见。
“是援军!援军到了!”王团长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声嘶吼着,
“弟兄们,援军来了!跟我冲出去,内外夹击,打垮鬼子!”
城内的守军士气大振,如同注入了强心剂,他们挥舞着武器,跟着王团长冲出城门,与第41师汇合。
联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纷纷向后撤退。李
锐下令发起总攻,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追歼逃敌。经过一夜激战,靖西城外的联军被彻底击溃,靖西成功解围。
孙毅的第29师沿着山地小路驰援百色,这条小路崎岖难行,杂草丛生,不少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
战士们背着武器装备,在山林中艰难跋涉,汗水浸透了军装,身上被树枝划出一道道血痕。
“师长,前面就是黑风岭,翻过这座山就能看到百色城了!”参谋指着前方的山峰,气喘吁吁地说。
孙毅停下脚步,观察着黑风岭的地形。黑风岭山势陡峭,山顶云雾缭绕,山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是通往百色的必经之路。
“命令部队在山下休整半小时,派出侦察分队探查山顶情况,谨防联军伏击!”
侦察分队很快传回消息:山顶有联军的一个混成旅驻守,配备了机枪和迫击炮,想要通过黑风岭,必须突破这个营的防守。
孙毅眉头紧锁,第29师擅长山地作战,但联军占据有利地形,正面进攻必然会造成巨大伤亡。
他沉思片刻,心中有了计策:“命令一团正面佯攻,吸引联军火力;二团和三团分成两队,从两侧的悬崖峭壁攀爬上去,绕到联军后方,发起突袭;迫击炮连在山下架设阵地,压制联军火力!”
休整结束后,一团的战士们沿着小路向山顶发起进攻,步枪和轻机枪齐发,佯装要强行突破。
山顶的联军立刻发起反击,机枪子弹如雨点般射来,迫击炮炮弹在小路两侧炸开。一团战士们节节败退,故意示弱,让联军以为他们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