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孟琦在摊子上这几日不遗余力的宣传,镇子上的人们也逐渐都知晓了这“萃香饮庐”的存在。
由于这闷热的天气,这几日来孟琦摊子上用餐的顾客几乎人手一碗酸梅汤或者绿豆沙,倒是格外的消暑解腻。
日子过的不甚宽裕的顾客只在孟琦这摊子上吃吃凉皮鸡爪,喝喝酸梅汤和绿豆沙倒也足够惬意,但若有那手头宽裕的,便少不了去那萃香饮庐走上一遭。
而孟琦这饮子铺一开始的目标,便是这一类人群。
而这些日子来,孟琦也没有懈怠,除了那黑糖珍珠奶茶、柠檬水、柠檬茶、绿豆沙和酸梅汤之外,她还又新增了茉莉奶绿、金桔柠檬、牛乳绿豆沙和黑芝麻牛乳这几个新品。
而其中,除了绿豆沙和酸梅汤只要五文钱,接下来便是柠檬水,要价十文,再就是柠檬茶、金桔柠檬和绿豆沙牛乳,都要十三文一份。
而那剩下的黑糖珍珠奶茶、茉莉奶绿和黑芝麻牛乳,则都要十五文了。
价钱对于在外讨生活的人而言似乎是有些高了,可对于那些富户家的公子小姐而言却是不值得一提。
甚至对那些工钱稍多一点的技术工种,例如绣娘、木匠、屠户等,这价钱也算不得贵。
甚至对于这些人而言,这饮子铺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比其他人都大得多。
毕竟那些富户的公子小姐们家中也日日常备着冰,这么炎热的天,在自己家中自然是比专门出来跑一趟舒服得多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些公子小姐来的,只是他们多选择了去二层——孟琦专门将二层的区域改成了一个一个的独立包厢,又在里头放了许多屏风字画和花草,还设置了最低消费五十文方可上二层包厢的门槛。
当然,这最低消费的标准对于那些公子小姐而言也实在算不得什么。
装饰了二楼,那一楼也要装饰一下,孟琦又在一楼也增添了许多东西,又将茶楼老板留下的那些屏风全部用上了,将整个一楼大厅隔成了一个个的区域,又用轻纱遮掩,如此一来虽然比不得二楼的包厢,却也能为一楼的人们多增添几分隐私性。
除了这店内的装潢,孟琦还招了一批新员工,其中一大半都是这镇上的大娘和姑娘——毕竟这世道对于平民女子着实艰难了些,许多铺子也不愿意招女子,若是没有那一技之长的,便只能干些浣衣之类的苦工。
而在孟琦这铺子里端茶倒水,挣得同浣衣差不多,却比浣衣轻松的多。
只是却不能全招女子,还得招些小厮,免得这些姑娘被人欺负了去。
员工有了,那统一的工作服自然也要配备起来,于是孟琦又给每人配了两身衣物,无论男女皆是白色窄袖麻衣,外罩轻薄缙色比甲,下身则为玄色裤子,瞧起来清爽又干练。
其中那比甲上还按每人入职的顺序绣了一、二、三的数字,据东家言,此为每人各自的“工号”,需要他们牢记。
这样一来,倒是将孟琦自己剩余的银钱全都花完了,甚至还问苏氏和孟琛“借”了点。
当然是不用还的那种借。
虽然待孟琦布置完这饮子铺已经穷得叮当响,但她十分乐观,确信这饮子铺定然可以给她成倍的挣回来。
这饮子铺倒真没有辜负孟琦的期待,不过几日的功夫,这饮子铺里头的人便已是络绎不绝,甚至偶尔还会出现排队的现象。
比如那镇上刘屠户家的姑娘,不过几日的功夫,便成了这萃香饮庐的常客。
刘姑娘是刘屠户家中最小的孩子,而在她前头出生的三个孩子则全都是男孩儿。
盼了好多年才得来这么一个姑娘,又乖巧懂事,长得还很是清秀可人,自然让刘屠户夫妻俩疼到了骨子里,因此刘姑娘每月的零钱倒比几个哥哥都多了些,甚至还给她配了个小丫头。
但刘姑娘不是那铺张的性子,那些钱除了偶尔买些胭脂水粉和书来读,多被她好好的存起来了。
因此那萃香饮庐开业的当天,她刚买了书准备回家,见新店开业,她在外头犹豫了一会,还是带着那小丫头进了店。
一进店,便让她顿觉凉爽了许多,她打眼一瞧,便看见了那放置于各处冰鉴,让她不禁咋舌——那么多冰,也不知要费上多少银钱。
见到这么多冰,她下意识地认为这饮子铺的饮子怕是价格不菲,但待那打扮十分利落清爽的姑娘递上菜单,她才发现这些饮品竟不如她想象中那般贵。
诸如那最贵的珍珠琥珀乳茶之类,也不过十五文。
“那便上一盏那珍珠琥珀乳茶吧。”
刘姑娘思忖片刻,最后还是选择了那最开始便被她一眼相中的那款,
不一会儿,方才那姑娘便又端着一壶一钵回来了。
见上来的除了那壶,竟还有个小钵,刘姑娘不禁支起了身子,往那钵中看去。
只见那小钵中是深棕色的糖浆,里面是满满当当的圆润小珠——料想这便是那“珍珠”了。
那姑娘拿起一个小勺,将珍珠舀入杯中,又拎起那壶,将那壶中乳茶缓缓注入杯中。
如此,这一杯黑糖珍珠乳茶便完成了。
刘姑娘端起杯子,先轻轻抿了一口,入口便是属于大红袍的茶香,混着牛乳的清甜滑入口中,这丝滑的口感让刘姑娘眯了眯眼。
没想到这茶与牛乳冷着喝竟也如此好喝。
下一口,刘姑娘才用小勺在这杯中搅了搅,转眼间这杯中的乳茶色泽便更深了几分,她低头轻啜一口,便觉这乳茶的口味更加香郁几分。
喝过了乳茶,刘姑娘又舀起一勺珍珠放入口中,这珍珠咀嚼起来则是弹牙与粘糯兼备,还有浓浓的焦糖风味,倒也别有几分意趣。
这一壶并一钵也并不少,足够刘姑娘用那小茶盏喝上四五盏。
这头一回尝试便让刘姑娘爱上了这等的滋味和口感,于是她第二天又去了那萃香饮庐,谁知这次再去的时候,竟又有了变化。
她此次点的是芋香茉莉乳茶,这乳茶的茶底便换成了那茉莉绿茶,里头也不再放珍珠了,而是那叫“芋圆”的。
这次的乳茶更为清爽,那芋圆咀嚼起来口感也不逊色于那珍珠,细细品去,还有几分芋头的香甜。
然而最让刘姑娘欣喜的,还是这新配的苇管。
见刘姑娘只带了个小丫头来,那拿了菜单的姑娘便极力劝说刘姑娘选用那苇管。
刘姑娘没用过苇管,听那姑娘一说,便从善如流的选了苇管。
选了苇管后,店里的姑娘小厮们呈上来的便不再是茶壶与茶盏,而是一个极深的长形杯。
刘姑娘拿了那苇管细细品了起来,吸吮间,乳茶与芋圆都可一同享用,让她惬意的闭上了眼。
若是只一人来,倒是比那茶盏好得多。
这样新奇的饮子,和这样新奇的喝法让这萃香饮庐一时间名声大噪,也吸引了不少如同刘姑娘这样的人成为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