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小会议室的灯光有些清冷,林枫坐在椭圆会议桌的一侧,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对面的王副司长刚刚结束了一番关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长篇大论,话语间看似在讨论宏观政策,实则字字句句都在质疑中医药领域的投入比重。会议室里其他几位司局负责人的表情晦暗不明,有人低头记录,有人目光游移。
林枫没有立即反驳。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清冽的茶香让他头脑格外清醒。他知道,这场看似平常的业务讨论会,实则是暗流涌动的试探。王副司长背后站着的是谁,他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某些与跨国药企利益捆绑深厚的势力,不愿看到中医药崛起分走蛋糕。
“王司长的担忧不无道理。”林枫放下茶杯,声音平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资源配置的确要讲究效率和全局。不过……”他话锋一转,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将屏幕转向众人,“我这里有一组刚拿到的数据,想和大家分享。”
屏幕上呈现的是近五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细分领域增长率对比图。一条代表“植物药及传统医药”的曲线,从三年前开始陡峭上扬,增速明显超过化学药和生物制剂。另一张图显示,欧盟及北美市场对植物药监管审批通过率近两年提升了15%,且相关专利申请量激增。
“数据显示,传统医药,特别是基于天然植物的创新药物,正成为全球医药市场新的增长极。这不是我们闭门造车,而是全球趋势。”林枫目光扫过众人,“如果我们此时在战略上犹豫,甚至收缩,失去的将不仅是国内市场的话语权,更是参与制定下一代国际规则的机会窗口。”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至于王司长提到的‘投入产出效率’,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在云贵川中药材GAp基地的投入产出分析。通过标准化种植和溯源体系,药农收入年均增长20%,而下游药企原料成本下降15%,更带动了乡村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这种拉动效应,是单纯投实验室难以比拟的。”
数据翔实,图表清晰,原本有些暧昧的气氛被打破。几位之前沉默的司长开始点头交耳。王副司长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一时找不到反驳的切入点。
会议结束后,林枫没有停留,快步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深吸一口气。刚才的应对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危机来自赵大山电话里提到的“调查父亲旧事”的风声。有人想从最脆弱的地方攻击他。
他立刻加密联系了李明远。电话里,他隐去敏感信息,只说是担心当年水库工程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请李叔叔通过老关系,暗中留意是否有异常动向。李明远敏锐地察觉到事态严重,郑重答应。
接着,林枫做了一件大胆的事。他让秘书预约了部分管纪检工作的张副书记的汇报时间。第二天,他带着一份关于“规范重大战略项目决策程序,防范廉政风险”的工作建议,走进了张副书记办公室。
汇报中,他绝口不提自身可能面临的调查,而是从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在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审批环节,增加“第三方评估”和“决策全程留痕”机制,并建议对项目申报单位及其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背景备案。“这样既能提高决策科学性,也能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猜疑和信访。”林枫语气诚恳。
张副书记仔细听着,目光深邃。他欣赏林枫主动从制度层面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比单纯辩解高明得多。他批示原则同意,要求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这一步棋,林枫既展现了胸怀,也在无形中给自己加了一道护身符——今后任何人想用项目审批问题做文章,都要先过“第三方评估”和“全程留痕”这一关。
周末,林枫推掉所有应酬,回家陪母亲和苏晚晴吃饭。饭桌上,李秀兰说起最近去老年大学学书法,兴致很高。苏晚晴悄悄告诉林枫,母亲似乎已经完全走出了过去的阴影。看着母亲开朗的笑容,林枫心中柔软,也更坚定了要守护这份安宁的决心。
晚饭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开始起草一份更为宏大的方案——《关于设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构想》。他要将中医药发展从部门战略提升到国家试验层面,用制度创新和实实在在的成果,彻底堵住质疑者的嘴。他深知,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只有把事业做到让人无法忽视的高度,那些暗处的冷箭才会失去靶心。
夜深人静,书房灯亮如昼。林枫伏案疾书,窗外城市的霓虹映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危机四伏,但他眼神锐利,笔下的蓝图,正是他破局的关键一步。这场帷幄之中的暗战,他不仅要守,更要主动出击,下出一盘让对手无从招架的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