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砚回到“丝路通驿”的第三天,原已确定的疏勒王与大宛国王的访驿行程突然宣布推迟。传讯兵带来的消息语焉不详,仅称两国君主“因国内事务暂缓启程”,然而递来的信函中,字里行间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疑虑。

“此事颇为蹊跷。”张骞轻抚着信函边缘,眉头紧锁,“前日岑陬的书信送出时,两国还回信说三日内必到,怎会突然变卦?”

陈砚正在调试同盟联军指挥中枢的沙盘,闻言抬头道:“定是有人在暗中作梗。盐泽关的匈奴残部无力正面抗衡,便想出这种阴险手段挑拨离间。”

他话音刚落,负责侦查的斥候便跌跌撞撞地闯入,呈上一截刻有匈奴文字的木简:“陈大人!这是在驿站外的商道旁发现的,上面刻着诋毁大汉的谣言,已有不少西域商人在传播了!”

木简上的文字经张骞翻译后,内容令人震怒——竟称大汉修建驿道与驿站是为了“借地脉之力榨取西域资源”,集齐四国信物则是要“以墨家机关术掌控西域王权”,甚至诬蔑朝廷赏赐的千匹丝绸“染有疫病,接触者必死”。

“是中行说!”张骞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怒火中烧,“除了这个熟知汉匈内情的奸贼,没人能编造出如此诛心的谣言!他当年叛投匈奴后,为单于建立文书制度、改革税制,最擅长利用舆论动摇人心!”

陈砚指尖轻敲沙盘边缘,冷静分析道:“中行说此招精准地戳中了西域诸国的软肋。大宛本就因汗血马之事对大汉心存戒备,疏勒则担忧地脉资源被过度开采,这些谣言恰好能放大他们的猜忌。若不尽快澄清,刚建立的同盟恐怕将分崩离析。”

话音未落,驿站外突然传来骚动。一名护卫慌张来报:“陈大人!市集上的大宛商人听说丝绸有疫病,正焚烧带来的汉货,疏勒的工匠也停工了,声称怕地脉水井吸走草原灵气!”

陈砚与张骞迅速赶往市集。眼前的景象一片混乱:几堆丝绸与瓷器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浓烟呛人;大宛商人围着周仲平的商队索要说法,而疏勒工匠则聚集在驿站门口,与守卫激烈争执。一名大宛贵族高举火把,愤怒地喊道:“汉军只会掠夺!当年为汗血马兴兵伐宛,如今又想借机关术榨干我们的土地!”

“住手!”陈砚快步上前,声音清亮如钟,“丝绸疫病纯属谣言!大宛的汗血马,大汉从未强取,反倒是朝廷此次赏赐乌孙的千匹良马中,便有三十匹是赠予大宛国王的礼物!”众人闻声望去,陈砚取出朝廷的赏赐文书与大宛国王的回执,高举过头顶:“文书在此,可验真伪!至于地脉水井,更是无稽之谈——昨日东部牧场的水井刚喷涌出水,救活了千亩旱田,这是榨取资源,还是造福西域?”

“这难道不是造福百姓之举?”人群中逐渐安静下来,但仍有不少人面露疑虑。就在这时,墨丁带着几名疏勒工匠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块地脉能量检测仪:“大家请看!这仪器能精准测量地脉活跃度,驿站的地脉核心不仅没有榨取能量,反而在滋养周边土地,若不信,可随我一同前往检测!”

工匠们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跟随墨丁来到地脉水井。检测仪上的指针稳稳地停留在“充盈”区域,井水依旧清澈喷涌,与谣言中所谓的“枯竭之兆”截然相反。大宛商人见到赏赐文书上的玉玺印记,又听闻朝廷赠马之事,脸色逐渐缓和。

“但中行说还声称,集齐信物是为了掌控西域王权!”人群中有人高声质疑。陈砚举起手中的金鹰信物,目光扫过众人:“这信物是乌孙岑陬太子主动相赠,祖庙机关唯有‘心怀兼爱者’方能开启。若大汉意在夺权,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他将信物放回木盒,“待集齐四件信物,开启天工核心,所有机关技术将共享给西域各国,届时人人都能用上地龙机、连弩炮,这是掌控,还是共赢?”

正说着,驿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疏勒王的使者率领十名护卫火速赶来,神色焦急:“陈大人!中行说派人携带伪造的汉军文书,声称要在疏勒设立‘都护府’,接管防御,国王正为此事犹豫是否前来!”

“伪造文书?”陈砚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带我去见疏勒王!我要当面揭穿中行说的阴谋!”

当日午后,陈砚与张骞乘坐山地驿道运输车,直奔疏勒都城。途中,他们遇到了同样因谣言而滞留的大宛国王使者。使者带来了更为惊人的消息:中行说已亲自前往盐泽关,协助匈奴残部,并承诺“传授冶铁技术,打造比连弩炮更强大的武器”,以此诱使西域诸国背叛同盟。

抵达疏勒都城时,王宫内外已聚集了不少贵族与大臣。中行所派来的使者正手持伪造文书,煽动人心:“汉军迟早会像当年讨伐大宛一样进攻疏勒!唯有依附匈奴,才能保住王权!”

“一派胡言!”陈砚推门而入,将真正的同盟盟约摔在案上,“这才是我们的约定——军事协作是为了共同抵御外敌,技术共享是为了互利共赢,何来接管王权之说?”他转向疏勒王,“大王可派人前往乌孙查验,岑陬太子不仅赠出信物,还将三座牧场划归联军。若大汉存有异心,他会如此信任我们?”

疏勒王看着盟约上的印章,又望向陈砚坦荡的目光,神色渐渐缓和。此时,张骞取出一份地图,指着盐泽关说道:“中行说辅佐匈奴残部,不过是想借他们的力量报复大汉。当年他叛逃后,曾教唆匈奴算计汉军,如今又想挑拨我们自相残杀,最终得利的只会是匈奴!”

正当此时,墨丁遣人火速送来急报:大月氏的山地驿站突遭匈奴残部偷袭,幸得乌孙派遣的骑兵及时驰援,方才击退敌军。而偷袭者所使用的,正是中行说传授给匈奴的新式战术。“果然是中行说的阴谋!”疏勒王猛然一拍桌案,终于下定决心,“我即刻动身前往‘丝路通驿’,与众位共商围剿大计!那些谣言,我将亲自向百姓澄清!”

大宛国王的使者也急切地说道:“我这就回禀国王,明日便携带火玉信物的线索前来!中行说企图摧毁丝绸之路,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

返程途中,张骞望着窗外逐渐平息的草原,感慨道:“中行说这奸贼,真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非我们及时应对,同盟恐怕真要被他搅散了。”

陈砚却陷入沉思:“他的反扑也警示我们,同盟的根基尚不稳固。待围剿匈奴残部之后,我们必须召开西域大会,将军事、贸易、技术协作的细则公之于众,让百姓真正理解同盟的意义。”

回到驿站时,系统提示音恰好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挫败中行说的谣言攻势,巩固同盟信任,完成支线任务:破局舆论战】

【任务奖励:系统积分

点、墨家机关“真伪文书鉴别仪”图纸、中行说战术手册(残缺)】

【主线任务更新:迎接疏勒王与大宛国王,获取玉璧、火玉信物线索,部署盐泽关围剿行动】

陈砚立于城楼之上,远眺疏勒方向缓缓驶来的车队,手中紧握着鉴别仪的图纸。尽管中行的反扑未能得逞,却让他洞悉了同盟的脆弱之处——唯有让西域各国切实感受到和平与繁荣的福祉,方能彻底抵御流言蜚语的侵蚀。他目光转向盐泽关的方向,眼中闪现出坚定的光芒:此番围剿,不仅要清除匈奴的残余势力,更要彻底铲除中行说在西域的所有根基。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