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下周正阳的邀请,并不意味着陈默立刻就要走马上任。他需要一个过程来观察、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周三下午,是武术协会固定的集体活动时间,陈默如约再次来到了活动中心那间宽敞的排练厅。
与周一初见时相比,此刻的武协更显其全貌。人数多了近一倍,气氛也更加热烈。除了散打、摔跤这类现代搏击区域外,传统武术的练习者也占据了半壁江山。陈默静立门口,目光如平静的湖面,缓缓扫过全场,心中渐起微澜。
周正阳正在指导几个八极拳爱好者练习“顶肘”和“贴山靠”,动作刚猛暴烈,发力如山崩,引得旁边几个新生阵阵低呼。而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一个穿着黑色练功服的男生,身形矫健如豹,正独自练习着形意拳的“五行连环”。劈拳如斧,钻拳似电,崩拳若箭,炮拳猛,横拳稳,动作简洁古朴,劲力却透体而出,带着一股原始的野性与穿透力。陈默注意到他每出一拳,气息都与动作完美相合,吐气开声短促有力,显然已得内家发劲的三昧。
“那是刘猛,生物系的,练形意拳快十年了,是个狠角色。”张毅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低声介绍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忌惮,“他平时话不多,但手底下极硬,会里没几个人愿意跟他实战。”
陈默微微颔首,目光继续移动。在靠近镜墙的一角,几个女生正在练习咏春拳的“小念头”,动作细腻,节奏紧凑。为首指导的那个女生,身材高挑,扎着利落的马尾,面容清秀却目光沉静。她一边示范,一边用清晰的声音讲解:“摊手不是格挡,是听劲,是控制。守住中线,来留去送……”她的动作精准而高效,寸劲瞬间爆发时,空气都发出轻微的炸响。
“叶知秋,法学院大三,咱们武协的副会长,也是咏春拳的顶梁柱。”张毅继续充当解说,“别看她是个女生,实战能力超强,上次高校武术比赛,她拿了女子传统拳法和实战对抗的双料冠军。”
陈默心中了然,这武协果然如张毅所说,藏龙卧虎。八极的刚猛,形意的狠辣,咏春的灵巧,各有千秋,而且看周正阳、刘猛、叶知秋这几人的功底,都绝非等闲之辈,是真正下过苦功,得了真传的。这让他收起了初来时或许有的一丝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见猎心喜的郑重。
周正阳看到陈默,结束了指导,大步走了过来,笑道:“陈默,来了就好。正好,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他拍了拍手,洪亮的声音压过了场内的嘈杂,“大家安静一下!”
众人的目光汇聚过来。
“这位是陈默师弟,古典文献专业的大一新生。同时,也是河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的正宗传人。”周正阳的介绍言简意赅,却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好奇、审视、怀疑、期待,种种目光交织在陈默身上。太极拳的名头太大,但公园里慢悠悠的形象也太过深入人心,一个如此年轻的“正宗传人”,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陈默师弟已经答应加入我们武协,并且之后会考虑开设太极拳的课程。”周正阳继续说道,“今天,不如就先让大家对太极拳有个直观的了解?陈默,你看……”
陈默知道,这是必经的一步。空口无凭,尤其是在这群崇尚实战的习武之人面前。他上前一步,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朗声道:“各位师兄师姐,我叫陈默。太极拳并非只有大家常见的那种慢练形式,其核心在于‘听劲’、‘化劲’与‘发劲’。今天人多,系统讲解不便,如果哪位师兄师姐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推手’稍微体会一下。”
“推手”,再次被提了出来。这显然比直接动手切磋更温和,也更适合展示太极的特点。
“我来试试!”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是那个练形意拳的刘猛。他排众而出,眼神锐利地盯着陈默,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挑战意味。“早就想领教一下传说中的太极拳了,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神!”
周正阳微微皱眉,似乎觉得刘猛有些冒失,但并未阻止。他也想看看,陈默在面对不同风格、尤其像刘猛这样劲力刚猛疾速的对手时,表现如何。
两人再次相对而立,右臂相搭。与和周正阳推手时那种沉稳如山的感觉不同,刘猛的劲力如同他的拳法,迅疾、刁钻、穿透力极强,如同毒蛇出洞,不断试探着陈默的防御,寻找着缝隙,试图以最快的速度突破中线。
陈默凝神静气,将“听劲”的功夫发挥到极致。刘猛的劲路变化极快,但他心静如水,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力量动向,都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清晰地反映在他的感知里。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化”,而是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刘猛迅猛的崩拳劲力被他轻轻一捋引向身侧;刁钻的钻拳劲力则被一个微小的挤按按捺下去。
刘猛越打越是心惊,他感觉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像是打在了空处,或者被一种旋转的力量带偏,有力无处使。他性子刚猛,不信邪地骤然加力,一记凶狠的形意炮拳劲力猛然爆发,试图强行震开陈默的手臂。
就在他发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瞬间,陈默动了。他感知到了那个稍纵即逝的平衡点,身体如同被压缩的弹簧,腰胯微转,一直含而不发的内劲骤然吐出。这一次,不再是逼退周正阳时那种精准的“寸劲”,而是一种更加浑厚、带着螺旋穿透的“绷劲”。
“嘭!”一声沉闷的气劲交击声。
刘猛只觉得一股磅礴而旋转的力量透体而入,脚下再也无法稳住,整个人被带得向后踉跄跌出,足足退了五六步才勉强站住,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愕然。
全场再次寂静。如果说上次逼退周正阳还可能是取巧或意外,那么这次干净利落地“放”翻以刚猛疾速着称的刘猛,则彻底证明了陈默的实力。
叶知秋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异彩。她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陈默抱了抱拳,眼神里是武人间才懂的认可与尊重。
周正阳深吸一口气,脸上笑容更盛,扬声道:“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传统太极拳的实战劲法!以后谁还想质疑陈默师弟的实力,或者觉得太极拳不能打的,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在刘猛手下走过三招!”
这话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却无人反驳。刘猛喘匀了气,看向陈默的目光中,敌意和挑衅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强者的尊重和浓浓的好奇。他走上前,瓮声瓮气地说:“我服了!陈默,以后有机会,多指点!”
气氛彻底改变了。原本那些怀疑、审视的目光,此刻大多变成了敬佩和热切。不少会员,尤其是那些练习传统武术的,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关于太极拳的问题。
“陈默师弟,刚才那个化劲是怎么做到的?”
“太极拳真的能四两拨千斤吗?”
“平时应该怎么练习才能练出内劲?”
陈默被热情的人群包围,并没有不耐烦。他挑选着问题,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太极的原理,偶尔辅以简单的动作示范。他讲“松沉”,讲“用意不用力”,讲“周身一家”,虽然只是基础概念,却让这些有一定武术根基的同学们听得若有所思,如痴如醉。
周正阳和叶知秋在一旁看着,相视一笑。他们都明白,陈默的加入,不仅为武协增添了一位实力超群的高手,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武术理念和训练体系,这对于拓宽会员们的视野,提升武协的整体层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藏龙卧虎的武术协会,今日,迎来了一条真正潜于深渊的“龙”。而陈默也在这片新的“江湖”中,找到了印证所学、传播所知的又一个平台。他知道,在这里,他不仅能教,更能学。与这些不同流派的佼佼者交流,对他自身功夫的锤炼与升华,同样至关重要。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要深,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