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光透过薄雾,将赵老的院子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陈默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目光在几块木料间流转——今天,他要完成人生中第一件真正的雕刻作品。
赵老站在他身旁,神态比往日更加肃穆:“学艺三个月,是时候检验你的成果了。今天不练基本功,就专心完成一件作品。”
陈默的手心微微出汗,既紧张又兴奋。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一块黄杨木上——木质细腻,纹理均匀,是雕刻的良材。
“想好要雕什么了吗?”赵老问。
陈默沉吟片刻,脑海中闪过寺庙里见过的木鱼形象:“我想雕一个小木鱼。”这个念头一出现,他就觉得再合适不过——木鱼既是法器,也是乐器,更蕴含着“唤醒沉迷”的深意。
赵老眼中掠过一丝赞许:“好选择。木鱼形简意深,最考验基本功。”
陈默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块黄杨木,先用手指细细抚摸木料表面,感受纹理的走向。这已成为他雕刻前的习惯——与木头对话,听懂它的语言。
“下刀前,先在心里把它雕完。”赵老提醒道,“胸有成竹,方能下刀有神。”
陈默闭目凝神,脑海中浮现出木鱼完美的形态:圆润的鱼身,流畅的线条,还有那象征智慧的眼睛。当他再次睁眼时,目光已变得坚定而清明。
第一刀落下,木屑轻轻飞扬。陈默的手很稳,这三个月的磨炼让他的手腕有了记忆,知道该如何运力,如何转折。但很快,他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鱼身的弧度总是雕不对称,左侧圆润了,右侧就显得生硬。
“停。”赵老的手轻轻覆上他的手腕,“感受这个圆弧。雕刻不是用手,是用心。”
在赵老的引导下,陈默放缓呼吸,让手腕随着心中的意象自然转动。说来也怪,当他不再刻意追求对称时,两侧的弧线反而渐渐和谐起来。
午时的钟声从远处山寺传来,悠扬回荡。陈默却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手中的刻刀上。鱼身渐渐成形,接下来要雕刻鱼鳞。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每一片鳞片都要大小均匀,排列有序。
一片,两片,三片......陈默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有几次,刻刀险些滑出预定轨迹,他都及时稳住。这让他想起站桩时的感受——在颤抖中寻找稳定,在极限中突破自我。
赵老在一旁静静观察,偶尔出声指点:“鳞片要错落有致,像鱼真的在水中游动。”这话让陈默茅塞顿开,他不再机械地排列鳞片,而是想象着一条活生生的鱼在水中摆尾的姿态。
最精妙的是雕刻鱼眼。赵老说:“眼睛是灵魂之窗,雕活了眼睛,整个作品就活了。”陈默屏住呼吸,刻刀在鱼眼部位轻轻转动。他想起爷爷教他太极拳时说的“神意贯注”,便将全部精神凝聚在刀尖。
当最后一刀完成,那双鱼眼仿佛真的有了神采,透着温润的光泽。
日头偏西时,小木鱼终于完成。陈默小心地打磨着每一个细节,用砂纸细细摩擦,直到木料表面光滑如镜,纹理如水波流转。
“好了。”赵老的声音中带着难得的激动,“看看吧,你的第一件作品。”
陈默双手捧起小木鱼,心情复杂。这件作品还不够完美,鱼尾的线条稍显生硬,有几片鱼鳞的深浅不一。但这是完全由他独立完成的作品,每一个刀痕都记录着他的成长。
最神奇的是,当他轻轻敲击木鱼时,竟发出清越的声响,回荡在暮色渐浓的院子里。
“音色不错。”赵老满意地点头,“说明内部掏空得均匀,木质也好。”
回家的路上,陈默小心翼翼地捧着木鱼,像是捧着稀世珍宝。晚霞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把木鱼的影子投射在地上,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
路过村口的土地庙时,他看见几个老人在庙前闲坐。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向他招手:“小默,手里拿的什么宝贝?”
陈默腼腆地走上前,展示他的小木鱼。老人们轮流端详,啧啧称奇。
“这鱼眼雕得活灵活现!”
“音色清亮,是好木料。”
“小小年纪就有这手艺,将来不得了!”
这些称赞让陈默羞红了脸,但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原来,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是这样美好的感觉。
回到家,小妹第一个跑出来,看见木鱼就惊喜地叫起来:“鱼鱼!哥哥,鱼鱼!”
陈默把木鱼递给妹妹,教她轻轻敲击。清越的声响让小妹兴奋不已,抱着木鱼不肯松手。
母亲从厨房出来,看见这一幕,眼中闪着欣慰的泪光:“咱们小默真的长大了。”
晚饭时,木鱼被郑重地放在餐桌中央。爷爷仔细端详后,只说了一句话:“刀工虽嫩,但神意已具。”
这句话让陈默比得到任何夸奖都开心。他知道,在爷爷这里,“神意”二字是最高的评价。
夜里,陈默在油灯下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在跳动的火光中,木鱼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格外生动。他想起雕刻时的每一个瞬间——那些犹豫与决断,那些失败与突破,都化作木料上永恒的印记。
忽然,他注意到鱼身有一处不起眼的瑕疵——那是他第一次下刀时留下的,因为太过紧张,刀痕略深。当时觉得是败笔,现在再看,却像是这条鱼独特的印记,记录着它诞生的故事。
“完美固然好,但真实更有力量。”他喃喃自语,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
月光从窗口洒入,小木鱼在月华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陈默将它小心地放在枕边,决定将它送给妹妹。虽然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无比珍贵,但他更想看到妹妹开心的笑容。
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八岁的陈默完成了人生第一件雕刻作品。他收获的不仅是一件木鱼,更是一种信念——只要用心,就能赋予平凡的材料以生命;只要坚持,就能在反复磨炼中超越自我。
窗外,秋风萧瑟,但陈默的心中却充满温暖。那条小小的木鱼,仿佛不只是木质的造物,而是他成长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静静地诉说着一个道理:匠心,始于热爱,成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