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太极课,如同在燕园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第二周,当他再次提前来到草坪时,发现学员人数又增加了不少,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位外国留学生的身影不仅还在,甚至还带来了新的同伴。
不同肤色的面孔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他们带着好奇、困惑以及跃跃欲试的表情,构成了课堂上独特的风景线。
课程依旧从无极桩开始。陈默用平缓清晰的汉语重复着要领,目光扫过全场,特别留意着那些国际学员。他看到那位名叫迈克的美国留学生,身材高大,肌肉线条分明,此刻正努力模仿着“沉肩坠肘”的动作,但长期健身形成的肌肉记忆让他显得异常僵硬,肩膀不自觉地耸起,仿佛随时准备举起杠铃。
陈默缓步走过去,用简单的英语配合手势:“迈克,放松你的肩榜,想象它们很沉重,正在下沉
他伸出手指,在迈克的肩井穴附近轻轻一点,一股柔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劲力透入。迈克浑身微微一颤,感觉那处紧绷的肌肉仿佛被一道暖流化开,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传来,肩膀自然而然地沉下去几分。他惊讶地瞪大了蓝色的眼睛,脱口而出:“哇!太神奇了!你怎么做到的?
陈默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内劲的奥秘,只是说:“不是魔法。是‘气’……或者,你可以理解为内在的觉知与放松。他无法准确翻译“气”的概念,只能尝试用西方人能理解的词汇去描述。
另一个来自法国的女生索菲,则对“虚领顶劲”和“含胸拔背”感到无比困惑。在她看来,既要头顶虚空上领,又要胸部内含、背部舒展,这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指令。她不断调整着姿态,却总是感觉别扭,要么挺成了僵硬的军姿,要么含胸驼背失了精神。
陈默走到她面前,示意她看着自己。他做了一个极细微的调整,头颈自然竖直,下颌微收,眼神平视而内涵光华,胸腔似乎没有刻意挺起,却自然有一种开阔舒展之感,整个背部仿佛一张拉满的弓,蕴含着沉稳的力量。
陈默轻声说, “不要用力。去感受……像有一根线从你的头顶向上提,而你的身体自然地向下悬挂,像一个木偶……但是一个放松的、有力量的木偶。”
他让索菲用手轻轻放在他的背心处,感受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却整体保持舒展稳定的状态。索菲感受着那奇妙的张力,脸上露出了悟的神情,她尝试着模仿,虽然依旧生涩,但那份刻意的僵硬感却减少了许多。
当进行到“金刚捣碓”的单式练习时,外国学员们的困惑达到了顶点。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看似向下砸拳、跺脚的动作,会被要求做得如此缓慢而充满控制,并且还被赋予了“掤、捋、挤、按”这么多复杂的内部劲力要求。
迈克忍不住在练习间隙大声问道:“陈师傅!这个动作,为什么这么慢?如果是为了战斗,不应该更快、更有力吗?”他比划着一个迅猛的直拳动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包括许多中国学员,他们也存在着同样的疑问。
陈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迈克招了招手:“迈克,用你最快的拳头,攻击我,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迈克愣了一下,看了看周围,有些犹豫。在陈默鼓励的目光下,他吸了口气,一记迅猛的右直拳带着风声击向陈默前胸。他毕竟练过健身和拳击,这一拳速度力量都不弱。
就在拳头即将及体的瞬间,陈默动了。他没有闪避,也没有硬格,只是身体微微一侧,右手如同灵蛇般迎上,在接触迈克手腕的刹那,用一个极小弧度的“捋”劲向侧后方轻轻一引。同时,他左腿后撤半步,重心微妙转换。
迈克只觉得一股完全不受自己控制的力量牵引着他的拳头,原本凝聚的力量瞬间被带偏,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冲去,脚下踉跄,差点扑倒在地。而陈默,依旧稳稳地站在原地,仿佛只是随手拂开了一片落叶。
全场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
“看到了吗?” 陈默平静地开口,目光扫过所有震惊的学员,“缓慢不是为了战斗本身,而是为了训练这种感知和控制——去感受对手的力量,引导它,改变它。”
他重新开始演示“金刚捣碓”的慢动作,一边做一边解释:“当我慢速练习时,我在感受自身内部能量的流动。我在练习如何将力量从地面升起,通过双腿,在腰胯的引导下,最终从手脚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他指了指自己的手臂,又指了指腰胯和脚底说到:“这不关乎肌肉力量,而是关乎全身的协调,关乎运用结构和意念,而不仅仅是局部力量。”
这番结合了实战演示的理论讲解,如同醍醐灌顶,不仅让外国学员们恍然大悟,也让许多中国学员对太极拳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们不再将其视为简单的养生操或神秘的内功,而是开始理解其背后严谨的身体力学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接下来的练习中,外国学员们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虽然动作依旧笨拙,但神情却无比专注和兴奋。他们努力地尝试着去“感受”而非单纯“模仿”,去体会那种内在的劲力流转和身体的整体协调。
课程结束时,迈克、索菲和其他几位国际学员激动地围住陈默,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他们的惊叹。
“陈师傅!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完全改变了我对中国功夫的看法!”
“这就像动态的冥想!太深邃了!”
“谢谢你,老师!不,师傅!谢谢你!”
他们用夹杂着各种语言的词汇,努力表达着内心的震撼和感激。陈默看着他们因兴奋而发光的脸庞,看着他们眼中那种对未知文化瑰宝的发现之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武术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共鸣。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将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智慧,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递给了这些来自远方的年轻人。看着他们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叹神情,陈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在这片兼容并包的燕园里,将这份承载着千年智慧的“身体文献”,传递给更多愿意倾听和理解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