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芈声认为,只要非是人为,人体的各种异象其实都是人体的潜能得以部分体现,完全不必大惊小怿,不管出于何因,几十亿人中总要有一些异象,多了也就成了人类的进化结果。
至后来,开始集中详解《黄帝内经》,高愚心神激荡,听得入迷,不知为觉间,室内已经黑得对面看不清面孔。外面下起小雨,梦汐过来点燃蜡烛和送了一些饭菜白酒。两人胡乱吃了些继续交谈。
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总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哪种对自身和宇宙的解释,总会有一些未知不通之处,但终归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道家以“炁”和阴阳五行解释这个世界,便有了中医的伟大成就。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潜入水中,就会觉得空气的宝贵,平时则不会理会这些。每个生长在中化大地的中国人其实都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会在国外生活时相对地体现出来。高愚对生活、生命的体悟其实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脉络可循的。芈声的讲解,使高愚对这种影响显化、清晰,从而能更好的内省。虽然这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至少不会令高愚认为自己是一个怪物。
自意外与梦汐相遇到今天,高愚总如梦游一般。他也在处理事情,但大都机械式的。他非常投入地与萧冉、李熙做爱做的事,那种感觉怎么可能做梦?他非常投入地读书,很多书没读过甚至都没听说过的,梦境里应该不会自动出现没读过的书中内容......吧?自己为什么会是书中的主角?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是某人构想的世界?
有些问题现在注定没有答案,只得留待将来了。
捧了本《黄帝内经》,高愚忽觉有犹千斤重。两千年前的智慧啊,被国人丢掉的太多了。随手翻开一页便在心里读了下去: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