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号”带回的影像和数据,在望舒基地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那块能够自适应、甚至可能具备某种初级智能的暗色核心晶体,彻底改变了他们对“镜面杀场”的认知。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陷阱或自然险地,更像是一个……活着的、基于规则的危险生态体系。
陈骏团队连夜分析“迷雾号”记录下的、晶体自适应过程的规则波动。“它在学习。”陈骏指着光谱分析图上那不断微调的能量峰值,“虽然学习速度缓慢,逻辑也显得机械呆板,但它确实在根据‘混沌帷幕’的干扰特性,调整自身反射网络的共振频率和触发阈值。就像……一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能预测它的学习上限和可能的进化方向吗?”林溪问道。一个会学习的规则险地,威胁等级呈指数上升。
“数据不足,无法精确建模。”陈骏摇头,“但可以确定,如果持续受到同类型刺激,它很可能进化出更高效的识别和反击机制。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多套应对方案,轮流使用,延缓其适应过程。”
就在此时,监测碧波境方向的远程传感器传来新的警报——那块核心晶体的能量读数正在稳步攀升!其表面的光华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开始有规律地向外发射出一种低频的、带有探寻意味的规则脉冲。脉冲扫过之处,那些构成反射网络的规则碎片如同被注入了活力,排列变得更加有序,网络覆盖范围似乎也在极其缓慢地扩张。
“它变得更‘活跃’了。”陈骏面色凝重,“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刺激,还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
几乎在同一时间,顾临渊在昆仑山也感受到了异常。
那株规则幼苗突然无风自动,枝叶指向碧波境的方向,散发出强烈的预警意念。顾临渊立刻将神识沉入龙脉,清晰地捕捉到,一股冰冷、锐利、带着强烈“镜面”特性的规则波动,正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龙脉网络中激起了一圈圈清晰的涟漪。这股波动的源头,正是碧波境的那块核心晶体!
更让他心惊的是,龙脉反馈回的信息显示,这股波动并非无序扩散,它似乎……在试图与龙脉网络中某些特定的、代表着“稳固”与“边界”的规则节点建立某种连接?就像是在探寻,在试探。
“它在尝试沟通?还是……在寻找可以‘映射’的稳定锚点?”顾临渊立刻将这一发现传递给林溪和陈骏。如果让这块晶体成功连接到龙脉节点,后果不堪设想!它可能会将致命的“镜面映射”能力,直接投射到现实世界的根基之上!
---
望舒基地主控室,气氛瞬间紧绷。
碧波境晶体异常活跃,并开始尝试向外渗透、连接。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不能让它继续下去。”林溪果断道,“必须阻止它与龙脉建立连接。陈骏,我们能否远程干扰它的这种探寻行为?”
“理论上可以,但风险很高。”陈骏快速计算着,“它的核心是高度富集的镜面法则本源,常规能量攻击很可能被反射甚至吸收。太初信息流或许有效,但需要极高的精度,否则可能再次刺激它加速进化。而且,远程干预的效果会随着距离衰减。”
“临渊,”林溪转向灵魂链接,“你能否从龙脉层面,构筑屏障,阻断它的连接尝试?”
“可以尝试引导规则幼苗的力量,结合龙脉自身的稳固特性,在关键节点构筑‘规则绝缘层’。”顾临渊回应,“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潜在连接点,只能优先保护最重要的核心龙脉。”
三方信息迅速汇总,一个联合干预方案被快速制定出来:
1. 顾临渊:立即开始,以昆仑主脉为核心,构筑龙脉防护层,阻断晶体对最重要龙脉节点的连接试探。
2. 陈骏:准备多套经过伪装的、低强度的太初信息流干扰方案,远程、间歇性地对晶体进行骚扰和误导,分散其注意力,延缓其探寻进程。
3. 林溪:坐镇中枢,协调双方行动,并以自身规则化感知监控全局,准备在必要时,动用太初定义权能进行精准打击。
行动立刻开始。
昆仑山巅,顾临渊引导规则幼苗,将柔和而坚韧的生机之力注入龙脉。土黄色的光芒沿着地脉网络流淌,在那些被晶体波动重点“关照”的节点处,形成一层层无形的、带着“拒绝”与“隔绝”意蕴的规则薄膜。
碧波境方向,陈骏团队操控着经过伪装的探测器,向核心晶体发射出第一波经过精心设计的、模拟自然规则扰动的太初信息流。信息流如同微风吹过湖面,在晶体周围引起一阵微不足道的规则涟漪。
起初,晶体似乎并未在意这微弱的干扰,依旧执着地向龙脉方向发送探寻脉冲。但随着顾临渊构筑的绝缘层逐渐生效,它的脉冲开始被大量阻隔、反弹。同时,陈骏那边持续不断、且不断变换特征的微弱干扰,也开始让它那简单的逻辑回路出现了一些“困惑”——它无法准确锁定干扰源,也无法判断这些扰动的意图。
晶体的能量波动出现了一丝紊乱,其向外扩张的反射网络速度明显放缓,探寻脉冲也变得不再那么有规律。
联合干预初见成效!
然而,就在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时,异变突生!
那块核心晶体似乎因连接受阻和持续干扰而变得“焦躁”起来。它表面的光华骤然变得刺眼,一股远比之前强烈的、带着明显攻击性的规则脉冲猛地爆发出来!这一次,脉冲并非指向龙脉,而是无差别地横扫周边星域!
“警告!镜面杀场范围急速扩张!反射网络活性飙升!”监测员惊呼。
只见以晶体为中心,大片原本平静的星域瞬间被无形的“镜面”规则覆盖,空间结构如同被打碎的镜子般布满裂痕,致命的映射效应随时可能被触发!
更糟糕的是,这股狂暴的脉冲也冲击到了陈骏布置的干扰探测器。尽管探测器及时启动了规避程序,但还是有两台距离较近的被脉冲扫中,其自身的规则结构瞬间被复制、坍缩,无声无息地化为了宇宙尘埃。
“它被激怒了!”陈骏脸色发白,“它在进行无差别范围攻击!”
林溪眼神一凛。情况失控了。这块晶体比他们预想的更加“敏感”和具有攻击性。
“临渊,龙脉防护层情况?”
“暂时稳固,但承受压力巨大。这种强度的无差别冲击,绝缘层消耗很快。”
“陈骏,停止所有远程干扰!后撤所有监测单位!”
林溪快速做出决断。硬碰硬显然不行,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她凝视着主屏幕上那片因规则狂暴而变得光怪陆离的星域,以及那块光芒刺眼的晶体,规则化的身躯与那片混乱的规则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她意识到,这块晶体,或许并非敌人。它更像是一个拥有庞大力量、却心智未开的“婴儿”,只是凭借本能行事。刺激和压制,只会引来更剧烈的反弹。
或许……需要换一种方式。
“尝试……沟通。”林溪缓缓说道。
陈骏和顾临渊都愣了一下。
“沟通?跟一块石头?”陈骏难以置信。
“它并非纯粹的死物。”林溪道,“它能学习,能反应,甚至能表达‘愤怒’。它内部蕴含着纯粹的镜面法则本源。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向它传递一些……不那么具有威胁性的、简单的信息。比如……‘停止’,或者‘平静’。”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天方夜谭的想法。但面对眼前这僵持不下、且可能继续恶化的局面,似乎值得一试。
“用什么方式传递?”顾临渊问道,“龙脉的波动厚重沉稳,或许能传递‘稳定’与‘安宁’的意念。”
“太初信息流中,也有代表‘静止’、‘和谐’的规则片段。”陈骏补充道,“我们可以尝试将其编译成最基础的规则信号。”
“可以。”林溪点头,“我们一起。临渊,你以龙脉传递‘稳定’。陈骏,你编译‘静止’信号。我……尝试以太初之力,居中调和,赋予其‘定义’的效果,让这些信息更容易被它理解和接受。”
一场前所未有的、以规则为语言的沟通尝试,就此展开。
昆仑地脉传来浑厚、平稳的波动,如同母亲安抚哭闹婴儿的摇篮曲。
望舒基地射出编译好的、代表着“静止”与“和谐”的纯净规则信号。
林溪引动太初之力,并非定义攻击,而是定义这次沟通的“意图”——理解与共存。
三股性质迥异,却都蕴含着“秩序”与“平和”意味的规则力量,跨越遥远距离,缓缓流向那片狂暴的星域,流向那光芒刺眼的晶体。
晶体表面的狂暴光华,在接触到这股联合信息流的瞬间,明显停滞了一下。那无差别扫射的规则脉冲也出现了瞬间的减弱。
它……似乎接收到了?
它……会如何回应?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