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苑内,初战告捷的兴奋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便被更具体、更繁琐的难题所取代。公输哲瞪着眼前几块经过不同方式处理的钢坯,眉头拧成了疙瘩。
一块水淬的,坚硬无比,可以轻易在青铜上划出深痕,但用力敲击,竟脆生生断裂。另一块尝试了油淬,韧性似乎好些,但硬度又嫌不足。还有几块尝试了在不同温度下回火,颜色各异,性能也千奇百怪。
“为何会如此?”公输哲抓着自己本就凌乱的头发,百思不得其解。扶苏殿下只给出了“不同淬火、回火影响性能”的方向,却没有具体的法门。这感觉如同在漆黑的迷宫里,被告知出口在某处,却没有任何路径指引。
“巨子,殿下所言‘高碳’、‘低碳’,究竟是何意?莫非与这焦炭有关?”一名参与锻打的铁匠小声提出疑问。他们注意到,不同炉次出的钢水,即便用同样方法锻造淬火,性能也有差异,似乎与投入的焦炭量和矿石品质有关。
公输哲猛地一震。焦炭……碳?殿下在《格物初编》化学篇里,似乎提到过“碳”是一种元素,存在于煤、木炭之中……难道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碳”,就是决定钢铁软硬的关键?
这个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微光,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他立刻下令:“记录!从今日起,每一炉所用矿石产地、重量,焦炭用量、品质,锻打次数,淬火介质,回火温度与时间,以及最终成品的硬度、韧性测试结果,全部记录下来,不得有丝毫遗漏!”
他决定,用最笨拙也最可靠的方法——建立庞大的试验数据库,从中寻找规律。天工苑的资源被再次大量投入到这种重复而枯燥的试错中。
与此同时,理论组那边,腹朜等人依旧在《格物初编》的迷雾中艰难跋涉。扶苏关于“元素”、“分子”、“原子”的设想,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为了理解“力”的概念,他们制作了各种精巧的杠杆、斜面、滑轮装置,反复测量、计算,试图验证 F=ma 这个简洁而神秘的公式。进展缓慢,争论却日益激烈。
一名年轻气盛的墨家弟子甚至与一位年长的学者就“力是否真的需要‘加速度’这个概念才能描述”吵得面红耳赤。老学者认为凭经验足以判断用力大小,年轻人则坚持殿下引入的“加速度”是更精确的描述方式。
腹朜没有制止这些争论,反而鼓励。他知道,僵化的思想需要被打破,哪怕过程充满痛苦和混乱。他自己也沉浸在扶苏留下的那些化学符号中,尝试用不同的矿物相互煅烧、混合酸液,观察那些奇妙甚至危险的反应,试图理解“元素”之间结合的规律。
整个天工苑,陷入了一种混乱而充满活力的“学术狂欢”之中。有人执着于实践记录的每一个数据,有人沉迷于理论推演的符号迷宫。他们走的未必是扶苏预设的捷径,甚至可能走上歧路,但无疑,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理解并掌握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碎片。
扶苏通过黑冰台得知天工苑的现状,心中五味杂陈。他看到公输哲开始自发地记录工艺参数,意识到他们正在摸索“质量控制”和“材料科学”的雏形;他看到理论组的争论,知道科学的怀疑精神正在萌芽。这偏离了他“精准灌输”的初衷,却可能孕育出更坚韧、更具生命力的本土科技树。
他没有干涉,只是默默地关注,并加快了自身“抢救性记录”的速度。他不再试图构建完整体系,而是更像一个潦草的抄写员,将脑海中那些即将湮灭的“关键词”和“核心结论”记录下来:“电磁感应”、“光合作用”、“细菌致病说”、“概率统计”、“世界洋流图”…… 不管它们此刻看起来多么荒谬和难以理解。
他知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可能会让天工苑的未来更加迷茫,但也可能在某一天,被某个灵光一闪的头脑点亮,成为照亮另一个方向的火炬。
就在这种混乱与希望交织的氛围中,靖安司的第一批情报,如同潜入深水的鱼线,开始轻轻颤动。
来自沛县的消息:刘季妻兄吕泽,近日频繁出入沛县周边的几处冶铁作坊,并非购买铁器,而是与坊主密谈,似乎在打听某种特殊的铁料处理工艺,或是试图招揽技艺高超的铁匠。同时,刘季本人看似依旧悠闲,但其门下食客中,多了几个自称精通“堪舆”(风水)和“寻脉”(矿藏)的方士。
江东方面,项梁索要军械未果后,似乎改变了策略。密探发现,有来自百越之地的商人,通过隐秘渠道与项氏接触,疑似交易一种质地坚韧、适合制作弓弩的木材和某种特殊的藤类。而项羽则在一次酒后,对麾下将领放言:“秦廷吝啬,吾等便自取之!江东儿郎,何须仰人鼻息!”
张良的动向依旧最难捕捉。但黑冰台综合分析各方信息,认为齐地私盐网络的沉寂,可能与西域胡商带来的那些罕见矿物有关。一种推测是,张良可能在利用这些矿物,尝试制作某种不同于食盐的东西?同时,北疆“山中老人”活动区域附近的地形勘察仍在继续,目的不明。
扶苏看着这些零碎的情报,如同在观看一幅巨大的、尚未完成的拼图。刘季在寻求技术?项氏在寻求替代资源?张良则在谋划着什么更隐秘的勾当?
他铺开地图,目光在沛县、吴中、旧齐之地和北疆山区之间游移。这些分散的星火,暂时还未连成燎原之势,但他必须保持最高的警惕。
“传令靖安司,加大对吕泽、百越商人、以及西域胡商遗留线索的追查力度。重点查明刘季寻求何种工艺,项氏获取何种资源,张良……究竟想用那些矿物做什么。”
“诺!”
歧路之上,微光闪烁。天工苑在混乱中摸索着科技的未来,而帝国的暗处,野心家们也在各自的歧路上,寻找着颠覆秩序的可能。扶苏站在风暴眼的中心,一边奋力播撒着知识的火种,一边冷静地审视着四面八方的潜流。
时间,依然是他最冷酷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