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海打圆场:“有公安同志帮忙,指不定马上就有信儿。”其实他早琢磨透了——刘光齐这会儿八成都到石家庄了,大海捞针哪找去?
二大妈哭成了泪人。杨建抄着手,静静瞧着这场闹剧。
(
**
他在原地停留片刻,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待得太久并不现实,毕竟还没洗漱。
其他人也是如此,能帮的忙都帮了,实在找不到,谁也无能为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大院里的人陆续回来,可结果都一样——毫无线索。
最终,刘海忠拖着疲惫的身影回来了,脸上写满失落。苦心培养了大半辈子的儿子,本指望靠他出息带自己当上领导,如今却落得一场空。
回到后院,他孤零零坐在门槛上,失声痛哭。
——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家人仍在外寻找。
大院里的邻居们热情减退,大多只是敷衍着看两眼,随口一句“没见到”便作罢。
杨建同样如此。
他会独自出门转转,若能遇上刘光齐就带回来,遇不上也无计可施。并非不愿发动所有死士帮忙,只是刘海忠不值得他如此大动干戈。
即便动用十万死士,想找到刘光齐也如同大海捞针。
这年头没有监控,人一旦消失,踪迹全无。警方甚至无法确认刘光齐是否真的去了石门城——火车无需实名购票,花钱就能乘坐,甚至有人直接溜上车。
转眼开工的日子到了。
刘海忠不得不放弃搜寻,回到工厂上班。人或许还能活着,但丢了工作,全家都得挨饿。
杨建照例先去研发部转了一圈,随后到车间继续机械改造,新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春节期间,他陪高玥和周晓白逛了京城几处景点,虽觉乏味,两人却玩得尽兴。
他还抽空给师傅拜年,与陈雪如短暂温存。
一眨眼,假期所剩无几。
“杨主任,这台机械型号不同,按原来的方法改造吗?”赵前程前来请示。
“我看看。”
(
机械运转声嗡嗡作响,杨建踩着油渍斑驳的水泥地面走向设备区。他俯身检查齿轮咬合处,沾着机油的手指抚过金属构件,点头道:传动轴组装没问题,按原方案调试就行。要是轴承承重参数有异常,立即通知我。
赵前程用棉纱擦拭着扳手,咧嘴一笑:明白!他转身招呼几个青工继续调整设备参数。
这时候吕水田哼着小调走过来,工作服口袋里还插着半截铅笔:杨主任,厂长在办公室等您。他眼角笑纹挤成一团,这段日子可多亏您了。
车间里确实热闹——墙上光荣榜又多了几张新面孔。自从一车间引进新式车床,不少学徒都提前转正了。工人们私下都说,现在全厂就数一车间最风光。
分内事。杨建在毛巾上蹭掉手上的铁屑,往办公楼走去。吕水田小跑着跟上,他也在被召见之列。
厂长办公室飘着茶香,七八个车间主任正凑在一起抽烟。见杨建推门进来,这些老油条立刻掐灭烟头围上来:杨工!最近又搞出什么新名堂了?唯独没人搭理后头的吕水田。
吕水田把安全帽砸在茶几上。杨建倒是从容,跟众人寒暄:各位都在呢。
杨厂长从文件堆里抬头:来,坐我边上。他特意指了指身旁的真皮沙发。满屋子主任都盯着那个位置——平日连副厂长都未必能坐那儿。有个机修主任已经起身让座:杨工您请。
场合气氛有些微妙,其他人的神色多少带着不甘,显然为自己没能抢占先机而懊恼。
唯独吕水田仍被晾在一旁。
趋炎附势的东西!
他低声咒骂着,悻悻地自行寻了个座位。
杨建则毫不拘束,大喇喇地挨着杨厂长落座。
今天召集各位,重点讨论机械改造的推广事宜。一车间的试点成果,想必各位都看在眼里。
确实!
众人齐声应和。
成效可谓立竿见影——仅一车间就新增了名八级钳工,这消息早就在会前传开了。
而促成这场变革的正是杨建。
这才是众人对他如此热络的真正缘由。
杨建同志功不可没。目前他在一车间组建了改造小组,我决定派他去其他车间推广这套模式,各位务必全力配合,可有异议?
杨厂长环视众人。
坚决执行!
保证配合杨工工作!
表态声此起彼伏。
吕水田却突然插话:杨厂长,我们一车间堆积的活计还多,杨工现在抽不开身。
你们车间已经设立了三个改造组,凭什么还霸着人不放?
二车间郑主任立即呛声。
就是!厂部的决策轮得到你反对?
吕水田,你这是存心破坏生产!
杨厂长,吕水田这种行为完全是在阻碍技术革新,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众人七嘴八舌地围攻,甚至给吕水田扣上了破坏生产的罪名。
显然,他们早憋着劲要抢人了。
吕水田面色顿时煞白,嘴唇翕动着却说不出话。
面对这么多车间主任的联合施压,他独木难支。更何况这些大帽子扣下来,若传到上头耳中,吃枪子都不为过。
杨建见状适时出声。
“同志们,吕主任的考虑有道理。车间设备型号复杂,目前只掌握两种机型改造技术,需要进一步学习其他机型,后续改造才能顺利开展。”
“谁都不愿意看到改造出问题,让自家车间的工人受伤吧?”
杨建自然是站在吕水田这边,毕竟是自己车间的负责人。
听到这话,各位主任脸色都变了,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更别提放狠话了。他们确实担心杨建不好好指导改造,导致车间出事就糟糕了。
原本吵吵嚷嚷像菜市场般的办公室,霎时鸦雀无声。
吕水田眼里掠过一丝感激。要不是杨建出面,他还真对付不了这群老油条,动不动就给他扣帽子,实在可恨。
杨厂长微微颔首。他本准备出面调解,没想到杨建一句话就镇住了场面,真不简单。
“这样安排吧!”
“各车间抽调十二名钳工组成学 ** ,到一车间学习改造技术,回去先把能改的机型完成,其他型号后续再向杨建请教。”
这个方案显然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吕水田欲言又止,但在杨厂长的目光示意下,终究没再说话。
“好,就这么办!”
“杨厂长这个提议好,我们听安排。”
众人如释重负,纷纷表态。这个方案确实稳妥,派人实地学习最可靠,不用担心被杨建敷衍。
“人员名单得由我来定。”
杨建提出要求。既然要带徒弟,当然要选自己的心腹,他可不想白教外人。
杨厂长用目光征询各位主任意见。
“没问题!”
“全凭杨主任安排。”
众人异口同声表示赞同。
只需从他们车间选人即可,至于杨建是否认识这些人,大家并不在意。
“好,就这么定了!”
杨厂长表示同意。
“留下杨建、曹大雨、宋子旭,其他人都可以离开了。”
他宣布道。
听到自己被点名,杨建环顾四周,这才注意到角落里的曹大雨和宋子旭。刚才会议室里挤满了嚷嚷的车间主任,他压根没发现两人。
那两人其实早就懵了。
之前见这些主任个个和和气气、笑容可掬,没想到抢人时个个凶相毕露,着实吓人。
115:再得嘉奖,易忠海向杨建服软?
等所有主任离开后,杨厂长开口道:
“现在宣布奖励——杨建表现最优,奖励2000元及若干票证;曹大雨、宋子旭各奖500元,票证稍少些。”
“有意见吗?”
他看向三人。
杨建未作声。
“没意见!”
曹大雨和宋子旭赶忙回应。他们心知肚明,这奖励全沾了杨建的光,自己根本没出什么力。
“厂里还会为你们发布通报表扬,这是你们应得的荣誉。”
杨厂长补充道。
两人顿时喜形于色。
比起奖金,全厂通报表扬更让他们高兴,这可是最高级别的肯定。
杨建面色如常。
他对这种表扬早已司空见惯。
“另外,两个新车间已在建设中,预计三个月完工。关于车间布局和设备需求,杨建你要尽快提交方案。”
杨厂长吩咐道。
“明白。”
杨建点头应下。
**锂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的生产要领**
关于锂电池的制造工艺和电动自行车的组装流程,没人比他的经验更丰富。
“其他没什么事了。”
杨厂长简单说完,将视线转向杨建:
“杨建,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此时的杨建肩负重任,既要负责机械改造,又要指导各车间小组,还得为两个车间制定方案,忙得不可开交。
“小事!”
他摆摆手,随后便与曹大雨一同离开。
“杨主任,这次多亏您帮忙。”
曹大雨语气诚挚。
“是,多谢杨主任!”
宋子旭也跟着道谢。
“举手之劳而已。”
杨建淡然一笑,比起他们送的礼,这点帮助确实不算什么。
“你们抓紧把资料吃透,最好背熟。子旭,你得把断电保护装置做出来,这样电动自行车才算完整。”
他叮嘱道。
“明白!”
两人齐声应下,随后快步赶往研发部学习。
杨建则转身回了车间。
吕水田早已等候多时,见他走来,连忙迎上前:
“杨主任,这次真是谢谢您了!”
若非杨建援手,他恐怕会被其他主任压得抬不起头。
“吕主任,不必客气。”
杨建摆了摆手。
“杨主任,一车间往后还得请您多关照。”
吕水田语气恳切。
“吕主任,接下来有十几个车间队伍要过来,我不可能总盯着一车间。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来之前,帮一车间多培养几个改造小组。”
杨建坦言道。
他必须权衡全局,否则难以向上面交代。
好的,这是按照要求
杨主任,这些已经足够了!吕水田立即回应。一车间能多分配到几个改造小组,进度已远超其他车间。他表示:若有需要,我这边全力配合。杨建摆手婉拒,手头人员充足,再组建两个改造小组毫无压力。